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彤

作品数:88 被引量:42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语言文字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细胞
  • 11篇痤疮
  • 10篇激光
  • 9篇血管
  • 9篇皮肤
  • 8篇疗效
  • 8篇激光治疗
  • 8篇光动力
  • 8篇黑素
  • 8篇红斑
  • 7篇疗法
  • 6篇蛋白
  • 6篇强脉冲光
  • 6篇面部
  • 6篇斑痣
  • 5篇强脉冲光治疗
  • 5篇鲜红斑痣
  • 4篇血卟啉
  • 4篇血卟啉单甲醚
  • 4篇皮炎

机构

  • 86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江苏省血液中...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无锡市第五人...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市皮肤病...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88篇林彤
  • 21篇孙建方
  • 14篇吴秋菊
  • 12篇王辉
  • 11篇曾学思
  • 8篇周展超
  • 8篇郭丽芳
  • 7篇吴余乐
  • 7篇王千秋
  • 6篇葛一平
  • 6篇崔盘根
  • 6篇贾虹
  • 5篇姜祎群
  • 5篇林麟
  • 5篇张国毅
  • 4篇曹元华
  • 4篇李光
  • 4篇曾荣
  • 4篇陈浩
  • 4篇桑红桂

传媒

  • 2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6篇临床皮肤科杂...
  • 1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2篇国际皮肤性病...
  • 3篇国外医学(皮...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2005全国...
  • 1篇2005中国...
  • 1篇2012北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太田痣激光治疗疗效及复发率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对激光治疗的成人太田痣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分析,并与儿童进行比较.方法 435 例18 岁以上的成人太田痣患者,男性85 名,女性350 名,进行临床特点、激光疗效、复发及不良反应等的临床分析.
粟倩雅林彤郭丽芳葛一平吴余乐吴秋菊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的作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ALA-PDT)对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的作用。方法在细胞爬片上培养构建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然后进行ALA-PDT处理。将实验分为不同光照剂量(50、100、200 J/cm^2)的ALA-PDT组(ALA-PDT1、ALA-PDT2、ALA-PDT3组)和单纯ALA作用组(ALA组)、单纯LED光照射组(LED组)及阴性对照组(ALA-PDT-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生物膜结构及死菌/活菌比值,四甲基氮盐法(XTT)检测生物膜活力。结果CLSM观察结果显示,与ALA-PDT-组相比,ALA组和LED组的生物膜结构无明显差异;ALA-PDT1组、ALA-PDT2组和ALA-PDT3组的生物膜结构则明显被破坏,且光照强度越强,生物膜结构破坏越严重。ALA-PDT-组、ALA组、LED组、ALA-PDT1组、ALA-PDT2组和ALA-PDT3组的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死菌/活菌比值分别为0.350±0.033、0.305±0.046、0.330±0.032、1.525±0.439、2.293±0.148和3.092±0.189,其中,ALA组(md=0.003,P=1.000)和LED组(md=-0.025,P=1.000)与ALA-PD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A-PDT1组(md=-0.162,P<0.001)、ALA-PDT2组(md=-0.254,P<0.001)和ALA-PDT3组(md=-0.352,P<0.001)明显高于ALA-PDT-组。XTT检测结果显示,ALA-PDT-组、ALA组、LED组、ALA-PDT1组、ALA-PDT2组和ALA-PDT3组的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活力分别为0.462±0.028、0.465±0.044、0.437±0.047、0.301±0.040、0.207±0.001和0.110±0.007,其中,ALA组(md=-0.044,P=1.000)和LED组(md=-0.020,P=1.000)与ALA-PDT-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LA-PDT1(md=1.175,P<0.001)、ALA-PDT2(md=1.942,P<0.001)和ALA-PDT3组(md=2.742,P<0.001)明显低于ALA-PDT-组。结论ALA-PDT对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有抑制作用,不仅能够破坏生物膜的结构,还能够抑制生物膜的活力。
刘宇甄曾荣段志敏徐浩翔吴秋菊陈青林彤李岷
关键词:痤疮丙酸杆菌生物膜
无肌病性皮肌炎--附1例报告被引量:2
2000年
患者女性,54岁,两上眼睑紫红色水肿性红斑3年,未出现肌肉损害的临床表现,与肌肉损害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及肌电图、肌活检均无异常发现。JO 1抗体弱阳性,ANA滴度1∶160,皮损的组织病理变化及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符合皮肌炎诊断。
孙建方林路泽姜祎群林彤王一玲吴瑞彬曾学思
关键词:无肌病性皮肌炎病因
扁平寻常狼疮一例
2009年
患者女,70岁,因胸背部红色斑片伴瘙痒2年就诊。皮损为胸背部大片红褐色浸润性斑片、丘疹、斑块,部分表面有血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浅中部多数上皮样细胞团块,部分周边有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真菌镜检及培养阴性;组织液行分枝杆菌培养8周显示阳性菌落生长,抗酸染色阳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证实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扁平寻常狼疮。
康玉英张璐璐林彤王洪生张彩萍陈浩顾恒
关键词:狼疮分枝杆菌结核
播散型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粒细胞增多一例被引量:3
2002年
张国毅蒋娟林彤王千秋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增多并发症病例报告
射频点阵技术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疗效评价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评价射频点阵技术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3例患者,采用MatrixTM RF射频点阵技术每4~6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采用Dreno推荐的ECCA权重评分表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ECCA权重评分值分别为47.50±24.35和85.60±4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轻微色素沉着,避强光后3个月内自行消退。结论:射频点阵技术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安全、有效。
吴秋菊林彤粟倩雅史华玲
关键词:凹陷性瘢痕痤疮
具有特殊表现的蕈样肉芽肿一例被引量:1
2001年
刘爱英崔盘根孙建方林彤
关键词:蕈样肉芽肿病例报告症状
17-β雌二醇对人表皮黑素细胞非经典Wnt通路作用的初步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非经典的Wnt通路对雌激素刺激后黑素生成相关基因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用含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的培养基培养黑素细胞,采用CCK-8法测定黑素细胞增殖率、多巴比色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NaOH溶解法测定黑素含量。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雌激素浓度作用于黑素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作用后非经典通路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作用前后非经典通路相关因子蛋白的表达。使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法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雌激素浓度为10^(-13)~10^(-5)mol/L时黑素细胞增殖率较对照上升(P<0.01)。雌激素刺激后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10^(-9)mol/L雌激素作用后,WIF-1基因mRNA表达升高(P<0.01),JNK、MITF基因mRNA表达均降低(P<0.01),WNT5A,TYR基因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10-9mol/L雌激素作用后,WNT5A,WIF-1,TYR基因蛋白表达升高,MITF,JNK基因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非经典通路相关基因参与了雌激素对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的调节作用。
王辉王千秋林彤
关键词:雌二醇黑素细胞WNT通路
可耐受高温对黑曲霉生物膜体外模型构建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在可耐受高温作用下构建黑曲霉生物膜模型,探讨可耐受高温效应对其形成结构及活力的影响。方法对比37℃下,分别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甲基四氮盐法探索在不同高温效应下(39℃或41℃)体外黑曲霉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多个时间观察点(4、8、10、16、24、48和72 h)的超微结构差异及活力变化。结果与37℃相比,在4 h时,温度较高的39℃组和41℃组黏附率均显著降低(t=8.603,P=0.047;t=14.550,P=0.008),黏附浓度也均显著降低(t=8.315,P=0.0021;t=11.748,P=0.0015);在8 h时,温度越高,出芽率越低(t=8.906,P=0.049;t=23.310,P=0.009)、菌丝长度越短(t=35.118,P=0.039;t=63.450,P=0.006);在10~16 h菌丝生长阶段,温度越高菌丝极性生长破坏越严重,菌丝越弯曲,且分枝越多,活力越高(t=24.262,P=0.038;t=7.556,P=0.031);24 h时,温度越高生物膜厚度越薄(t=2.375,P=0.043,t=5.263,P=0.031),菌丝方向性越差,活力越低(t=24.262,P=0.038;t=7.556,P=0.031)。结论可耐受高温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黑曲霉生物膜的形成及其活力。
曾荣童建波刘宇甄陈青林彤李岷吕桂霞
关键词:黑曲霉生物膜高温作用
强脉冲光脱腋毛疗效观察
2013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审美观的改变,要求脱腋毛的女性越来越多。目前已有多种激光和光子设备成功用于脱毛治疗。我们采用强脉冲光(IPL)对52例女性进行腋部脱毛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冯雨苗林彤
关键词:疗效观察强脉冲光腋毛审美观生活水脱毛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