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国祚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生理特性
  • 4篇尾巨桉
  • 4篇苗木
  • 4篇巨桉
  • 3篇幼苗
  • 3篇幼苗生长
  • 3篇苗生长
  • 2篇指数施肥
  • 2篇水肥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含水量
  • 2篇苗木培育
  • 2篇含水量
  • 1篇稻壳
  • 1篇营养液
  • 1篇营养诊断
  • 1篇容器苗
  • 1篇生长性状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剂

机构

  • 7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8篇林国祚
  • 6篇彭彦
  • 6篇谢耀坚
  • 2篇尚秀华
  • 1篇张华林
  • 1篇张沛健

传媒

  • 3篇桉树科技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林学会桉...
  • 1篇中国林学会桉...

年份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水肥调控对桉树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桉树工厂化育苗技术在我国南方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我国南方各省桉树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桉树苗木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这就对现行的工厂化育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桉树工厂化育苗主要采用...
林国祚
关键词:尾巨桉水肥耦合生理特性
文献传递
我国苗木培育水肥管理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本文从苗木营养诊断技术方面介绍了当前植株营养分析的进展;同时从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等方面阐述了苗木培育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苗木培育水肥管理提供一定思路。
林国祚彭彦谢耀坚
关键词:营养诊断水肥管理指数施肥
苗木培育调控技术研究综述
工厂化育苗已经成为目前育苗的主要技术手段,而且已经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同时苗木在生长期的水肥调控控制对于苗木的生长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如何管理好苗木的水分、养分等条件是急需解决的难题,同时也为我们生产提...
林国祚
关键词:指数施肥
土壤含水量对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以2月生尾巨桉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控水的方法,设置5个水分梯度(CK、T1、T2、T3、T4),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尾巨桉幼苗在生长及生理特性上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尾巨桉幼苗形态生长及生物量等均呈下降的趋势,CK、T1下各项生长指标要显著优于T2、T3,而CK与T1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时各处理下根冠比呈上升的趋势;尾巨桉幼苗叶片P n、Tr、G s、FV/Fm及ФPSⅡ随土壤含水量下降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C i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POD活性在T1下显著降低,而在T2、T3下又显著地提高,根系活力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其中CK与T1、T1与T2之间差异各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说明,各单项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主成分综合评价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优劣顺序为T1>CK>T2>T3。
林国祚彭彦谢耀坚尚秀华张华林
关键词:尾巨桉土壤含水量光合特性生理特性
国内外容器苗控根技术研究被引量:27
2012年
根系畸形是容器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容器苗控根技术是解决根系畸形最有效而直接的手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控根技术方面的研究水平,同时对不同的控根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最后对容器苗控根技术未来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林国祚彭彦谢耀坚
关键词:容器苗根系质量苗木质量
不同营养液下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砂培的方法研究不同营养液配比下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配比对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有显著影响,高氮处理下尾巨桉幼苗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显著高于中氮和低氮处理,低磷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尾巨桉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随着氮水平的提高而升高,而随着磷、钾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时间的变化(4~6月),尾巨桉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反,高氮磷钾能够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中氮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不同营养液配比下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分析表明:高氮低磷中钾处理下尾巨桉幼苗在生长及生理特性方面均有较好表现。
林国祚彭彦谢耀坚
关键词:营养液尾巨桉生理特性
稻壳基质化腐熟处理微生物菌剂添加量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以稻壳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菌剂添加量为稻壳干物质重量的1%、2%、3%、5%、7%、9%,对稻壳基质化腐熟处理微生物菌剂最适添加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越多,物料堆体温度达到最高温度的速度越快,但维持的高温时间较短,添加1%菌剂稻壳达到温度最高,为52℃,且高温过程维持时间较长;菌剂不同添加量对稻壳有机质含量、C/N比影响不大,均达到腐熟标准;从基质理化性质、育苗效果及生产成本综合考虑,添加干物质量1%菌剂腐熟效果最好,大规模生产中添加量可减少。
尚秀华谢耀坚张沛健林国祚彭彦
关键词:稻壳腐熟微生物菌剂
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以2月生尾巨桉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控水的方法,设置5个水分梯度(CK、T1、Tz、T3、T4),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尾巨桉幼苗在生长及生理特性上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尾巨桉幼苗形态生长及生物...
林国祚谢耀坚彭彦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生长性状生理特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