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大鼠涎腺放射损伤模型的建立及NBS1的表达变化
- 2011年
- 目的:研究大鼠涎腺放射损伤模型中NBS1基因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放射性涎腺上皮细胞损伤修复中的调控作用。方法:放射组40只大鼠以60Coγ射线分次照射,每次3GY,隔天1次,共5次,累积剂量分别为3、6、9、12、15 GY,对照组40只大鼠同期进行麻醉。照射后2~4 h,收集大鼠腮腺,颌下腺。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和透射电镜观察涎腺组织的显微和超微结构变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PCR)检测腮腺、颌下腺NBS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腮腺较颌下腺组织损伤严重;放射组和正常组比较,腮腺放射剂量9 GY组起,颌下腺于12 GY组起,NBS1mRNA表达水平减少(P<0.05)。结论:大鼠涎腺放射损伤模型建立成功,NBS1可能参与涎腺放射损伤修复。
- 林丹王代友杨亦萍卿海云曹阳陈超梅沈洁欧健波
- NBS1在大鼠唾液腺放射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鼠γ射线照射后唾液腺组织NBS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唾液腺上皮细胞放射性损伤修复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8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健康对照组和照射组,各40只。照射组大鼠以 ^60Coγ 射线分次照射,每次3Gy,隔天1次,共5次,累积剂量为3、6、9、12和15Gy。应用电镜观察唾液腺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和反转录聚合酶链技术(RT-PCR)分别检测照射后2-4h的腮腺、颌下腺NBS1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照射组腮腺组织萎缩和损伤程度重于颌下腺。腮腺组织吸收剂量为9.12和15Gy时、颌下腺组织吸收剂量为9和12Gy时,NBS1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7.10、17.93、20.86,P〈0.05;t=3.13和7.53,P〈0.05)。照射组腮腺浆液细胞吸收剂量为9.12和15Gy时、导管上皮细胞剂量为12和15Gy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17.91、91.29,P〈0.05;t=3.09和5.62,P〈0.05)。颌下腺浆液细胞在12Gy时,NBS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t=4.61和11.84,P〈0.05)。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及黏液细胞其NBS1蛋白表达在整个照射过程中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γ射线照射后大鼠唾液腺组织NBS1mRNA和蛋白水平均出现下降,推测NBS1可能参与唾液腺放射损伤和修复的过程。
- 林丹王代友杨亦萍卿海云曹阳陈超梅沈洁欧健波
- 关键词:唾液腺上皮细胞
- ^(60)Coγ射线照射大鼠涎腺组织后Mrell蛋白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检测Mre11基因及其蛋白在放疗后的大鼠腮腺和颌下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近交系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单次照射0 Gy,3 Gy、6 Gy、9 Gy、12 Gy、15 Gy剂量分成6组,用60Coγ射线照射大鼠头颈部,2h后收集大鼠两侧腮腺和颌下腺组织。用透射电镜观察涎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RT-PCR检测Mre11的基因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检测Mre1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透射电镜显示:放射后大鼠腮腺腺泡细胞胞质和胞膜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随着剂量的增加,这种损坏逐渐加剧,未见到再生、恢复的变化。颌下腺和导管变化不明显。RT-PCR检测Mre11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检测Mre11蛋白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剂量的60Coγ照射对正常涎腺组织呈不可逆的损伤,损伤的程度具有剂量依赖性;大鼠涎腺细胞Mre11mRNA的表达无剂量依赖性;大鼠涎腺细胞Mre11蛋白的表达与辐射剂量以及组织类型有关,随剂量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
- 沈洁王代友曹阳林丹陈超梅
- 关键词:DNA双链断裂
- 先天性唇腭裂949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949例唇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唇裂240例(25.29%),唇裂合并腭裂237例(24.97%),单纯腭裂472例(49.74%);男∶女=1.77∶1;单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明显多于双侧者,两者之比为5.67∶1,其中左侧多于右侧(1.82∶1)。出生于秋冬季的患儿稍多(53.00%)。结论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发病以单纯腭裂居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单侧发病多于双侧,单侧发病中左侧多于右侧,出生于秋冬季的患儿居多。
- 杨媛媛黄素华黄孟燕陆薇邓汉辉黎敏斯陈超梅林丹陈小群玉琨
- 关键词:先天性唇腭裂回顾性分析
- Rad50在放射后大鼠涎腺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检测Rad50在放射后大鼠涎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选用60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为对照组(未照射)、3 Gy组、6 Gy组、9 Gy组、12 Gy组、15 Gy组。放射组大白鼠用60Co一次性照射后2 h内处死,立即取出其腮腺、下颌下腺组织备用。用电镜观察放射后各组涎腺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ad50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各放射组涎腺组织中Rad50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放射剂量的各放射组之间Rad50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大鼠腮腺、下颌下腺细胞超微结构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发生较明显改变。结论:放射可引起涎腺组织Rad50表达水平增高,但其表达水平并未随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增高,提示Rad50在涎腺放射损伤修复中的表达水平有限,这可能是涎腺放射敏感性机制之一。
- 陈超梅王代友林丹沈洁陆新萍
- 关键词:腮腺下颌下腺
- 不同剂量放射线对大鼠涎腺Rad 50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放射线对大鼠涎腺Rad 5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为对照组(未放射),实验组为3 Gy组、6 Gy组、9 Gy组、12 Gy组、15 Gy组。实验组用Co60一次性放射后,2 h内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了解Rad 50在大鼠腮腺、颌下腺表达水平和定位。结果:Rad 50在大鼠腮腺中主要表达于导管系统和浆液性腺泡,在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中也有表达,在导管和黏液性腺泡中弱表达。大鼠浆液性腺泡中15 Gy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放射组与对照组涎腺组织中的Rad 5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d 50表达水平和定位在大鼠腮腺和颌下腺中有些差异,可能参与了涎腺放射敏感性的机制。
- 陈超梅王代友杨亦萍卿海云曹阳林丹沈洁尹恒山
- 关键词:RAD腮腺颌下腺
- 顺应时代《口腔科学》教学过程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 2022年
- 在健康中国的伟大征程中,综合程度较高的临床医学人才的质量与数量亟待增高。《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学生教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连接口腔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文章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顺应时代需求,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口腔科学》教学过程中,建立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及多元化的监督与评价体系,旨在提高临床医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率,激发社会责任感,为成为“德才兼备”的临床医生打下坚实基础。
- 林丹王玉琛朱光宇
- 关键词:口腔科学全科医师批判性思维人文精神
- MRN复合体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20年
- 目的分析MRN复合体的MRE11、RAD50和NBS13种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OSCC根治术切取的癌组织标本作为观察组(50例),癌旁组织及良性疾病组织作为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RE11、RAD50和NBS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MRE11、RAD50和NBS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38%和60%,对照组分别为56%、60%和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RE11、RAD50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NBS1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BS1的表达率在OSCC不同组织学分型、淋巴结有无转移和临床分期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S1在低、中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组(P<0.05),NBS1在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NBS1在Ⅲ、Ⅳ期患者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观察组MRE11和RAD50的阳性表达率在OSCC不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特征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E11、RAD50和NBS1阳性表达率在OSCC组织中存在异常,NBS1与OSCC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
- 林丹王代友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