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剂量
  • 1篇对比噪声比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噪声
  • 1篇信号噪声比
  • 1篇疑诊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噪声
  • 1篇矢状
  • 1篇矢状位
  • 1篇数字化X线摄...
  • 1篇颈椎
  • 1篇骨盆
  • 1篇放射摄影
  • 1篇放射摄影术
  • 1篇成像
  • 1篇磁共振
  • 1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杨民
  • 2篇田俊
  • 1篇韩晖云
  • 1篇李海歌
  • 1篇翟华俊
  • 1篇刘浩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婴幼儿低剂量骨盆数字化X线摄影探讨
2017年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骨盆数字化X线摄影(DR)中运用低剂量摄影的可行性,及在自动曝光控制(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AEC)下摄影管电压的选择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选取最佳照射条件。方法设置摄影管电压分别为60 kV,70 kV,80 kV三组,每组收集30例病例。使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曝光后分别记录曝光剂量m As,ms和剂量面积值(dose area product DAP)。获得90幅图像后,按照欧共体(CEC)图像质量标准对图像进行主观评价。运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病例图像质量评价均符合诊断标准,不同kV组曝光剂量、曝光时间及剂量面积值均有统计学差异,随着kV值的增加,曝光剂量、曝光时间及剂量面积值逐渐减少,60 kV组剂量组曝光量值最高(4.10±0.71)mAs,(5.59±1.43)ms,(0.82±0.18)dGy·cm^2,其次是70 kV组(2.04±0.42)mAs,(3.30±0.74)ms,(0.60±0.17)dGy·cm^2,80 kV剂量组的曝光量值最低(1.10±0.34)mAs,(2.09±0.58)ms,(0.42±0.13)dGy·cm^2。根据骨盆诊断学要求的影像标准和重要影像细节标准对3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结果显示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kV值的增加评分逐渐降低。结论 60 kV组图像质量最好,摄影剂量最高。80 kV组剂量最低,图像质量较其他2组差。自动曝光控制下70 kV组曝光剂量和图像质量最为平衡,70 kV管电压在婴幼儿骨盆数字化摄影中值得推荐。
杨民李海歌田俊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骨盆婴幼儿
不同BMI的疑诊颈椎病患者颈椎矢状位磁共振T_2WI扫描图像质量对比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疑诊颈椎病患者颈椎矢状位磁共振T_2WI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疑诊颈椎病行磁共振常规扫描的患者123例,按照BMI分组,偏轻组(BMI<20)12例、正常组(20≤BMI<24)34例、超重组(24≤BMI<28)55例、肥胖组(BMI≥28)22例。采用GE HDxt3.0T超导型磁共振仪扫描,矢状位T_2WI扫描序列为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成像。选择颈椎正中矢状位T_2WI像,分别测量C_5或C_6椎体和其后方对应颈髓的信噪比以及椎体与脊髓之间的对比噪声比。观察并比较各组介电效应和吞咽伪影出现情况。结果各组颈椎椎体、脊髓信噪比及椎体与脊髓之间对比噪声比相比,P均>0.05。偏轻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分别有2、14、19、11例出现吞咽伪影,各组吞咽伪影发生例数相比,P均>0.05。各组中,仅偏轻组发生介电效应3例,与其余各组相比,P均<0.05。结论 BMI偏低(<18.5)患者颈椎矢状位3.0T磁共振T_2WI图像的介电效应发生率相对较高,BMI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像质量。
田俊翟华俊杨民刘浩韩晖云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信号噪声比对比噪声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