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明义

作品数:114 被引量:71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3篇农业科学
  • 8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4篇土壤
  • 45篇土壤侵蚀
  • 42篇坡面
  • 22篇泥沙
  • 14篇坡面侵蚀
  • 13篇黄土坡面
  • 12篇示踪
  • 12篇泥沙来源
  • 12篇细沟
  • 12篇小流域
  • 12篇降雨
  • 11篇耕地
  • 10篇示踪法
  • 10篇细沟侵蚀
  • 8篇黄土高原
  • 8篇CS
  • 7篇示踪技术
  • 7篇土壤侵蚀研究
  • 7篇侵蚀速率
  • 6篇植被

机构

  • 92篇中国科学院
  • 83篇西北农林科技...
  • 14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西安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4篇三峡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黄河水利科学...
  • 2篇国家林业局
  • 2篇包头稀土研究...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14篇杨明义
  • 50篇张风宝
  • 38篇刘普灵
  • 28篇田均良
  • 17篇张加琼
  • 10篇张宽地
  • 8篇李占斌
  • 8篇王晓燕
  • 7篇琚彤军
  • 7篇杨帆
  • 6篇马小玲
  • 5篇薛亚洲
  • 5篇李立青
  • 4篇宋炜
  • 4篇赵恬茵
  • 4篇杨婕
  • 3篇王光谦
  • 3篇李斌斌
  • 3篇张博
  • 3篇刘淼

传媒

  • 16篇水土保持研究
  • 16篇核农学报
  • 12篇水土保持学报
  • 7篇泥沙研究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6篇水土保持通报
  • 6篇中国水土保持...
  • 5篇土壤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水科学进展
  • 3篇核技术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稀土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渭河陕西段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来源解析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了解渭河陕西段河道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对渭河陕西段干流及其支流17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的10种重金属元素(Cd、Sb、As、Co、Cu、Pb、Ni、Cr、Zn、Mn)含量进行测定及来源辨析。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Cd、Sb、As、Co、Cu、Pb、Ni、Cr、Zn、M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0、1.24、11.73、11.95、24.90、24.91、29.31、54.18、72.74、626.85 mg·kg-1,除Cd的变异系数大于1以外,其他元素的变异系数均低于0.5。其中,Cd、Pb、Cr含量于灞河入渭处达到峰值,Co和Mn在黑河入渭处达到峰值,Cu和Zn在清姜河入渭处达到峰值,Sb、As和Ni分别于沙王渡、咸阳铁桥和林家村处达到峰值。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Cd、Co、Cu、Pb、Ni、Cr、Zn、Mn主要来源于以工业源和生活源为主的污染源;Sb、As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地球化学污染源。
李玄添张风宝张风宝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污染来源
坡耕地小区坡面不同坡段侵蚀泥沙贡献率的^7Be示踪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侵蚀泥沙来源的研究对深化侵蚀规律的认识,优化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等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7Be示踪技术结合传统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坡度的径流小区,分别探讨了坡耕地小区坡面不同坡段片蚀、细沟侵蚀对侵蚀泥沙的贡献率及小区泥沙输移比。研究发现,片蚀主要发生在小区坡面距坡顶0~2m区域,占总片蚀量的60%以上,细沟侵蚀主要发生在小区坡面距坡顶2~5m区域,占总细沟侵蚀总量的75%以上,总体而言,侵蚀泥沙主要来源于小区坡面距坡顶1~4m区域,上部和下部泥沙贡献相对较小。对于降雨强度高的15°小区,片蚀泥沙几乎来自与全坡面,坡面不同坡段对总侵蚀泥沙的贡献率从坡顶向坡脚呈增加趋势。利用7Be示踪计算出各小区泥沙输移比在0.643~0.979之内,除5°小区外,其它小区泥沙输移比都大于0.9。
张风宝杨明义王光谦
关键词:泥沙输移比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耕地土壤风蚀特征被引量:4
2019年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受风力及水力共同作用,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区域之一。研究通过选取神木县六道沟流域迎风坡和背风坡4块坡耕地,所选样地进行留茬和翻耕处理,利用~7Be示踪技术测试表层土壤样品(0—20 mm),估算土壤风蚀速率,以期阐明坡面风蚀速率空间分布特征,明确有效防治风蚀的农田耕作措施。结果表明:迎风坡风蚀速率显著高于背风坡(p<0.05),留茬可显著减少坡面风蚀速率(p<0.05),迎风坡翻耕地、迎风坡留茬地、背风坡翻耕地和背风坡留茬地平均风蚀速率分别为778.2,388.4,78.5,4.7 t/(km^2·a)。风蚀速率沿坡面由上而下均呈现递减趋势,且留茬地更为显著。4块样地风蚀速率等值线的局部形变显示了坡面的微地貌变化,其中以留茬地更为明显且出现高侵蚀中心和沉积中心。因此,为有效防治该区域的土壤风蚀,建议采取秋收后留茬、春季播种前翻耕的方式,并根据坡向和作物类型等调整留茬高度。
邓鑫欣张加琼张加琼张风宝杨明义
关键词:空间分布特征水蚀风蚀交错带
黄土高原淤地坝沉积泥沙在小流域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总结利用黄土高原淤地坝沉积泥沙研究小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成果,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以后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深度解译淤地坝沉积泥沙中赋存的小流域土壤侵蚀信息提供基础支撑。[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野外调查和研究经验,总结利用淤地坝沉积泥沙研究小流域土壤侵蚀的相关工作。[结果]黄土高原大量的淤地坝、坝地泥沙明显的沉积旋回和现有的可靠断代技术是利用淤地坝沉积泥沙研究小流域土壤侵蚀的基础;利用淤地坝沉积泥沙可估算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识别小流域侵蚀泥沙来源;淤地坝内的泥沙沉积量、理化性质及生物标志物的变化能够反演小流域环境演变过程。[结论]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的淤地坝沉积泥沙赋存有大量小流域土壤侵蚀和侵蚀环境演变的信息,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机理及小流域环境演变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张风宝张风宝张加琼杨明义赵国平
关键词:黄土高原淤地坝小流域土壤侵蚀泥沙来源
土壤中环境散落放射性核素含量测定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04年
利用环境中散落的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土壤侵蚀是近几十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介绍了137Cs测量的原理、过程和仪器对核素计数效率的计算,影响核素测量分析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样品质量、计数时间和样品的核素比活度的大小,并分析了这3个因素各自对分析精度的影响程度,对尽量减少测量中的人为误差、提高结果的精度所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王晓燕田均良杨明义
关键词:影响因素
坡面侵蚀形态演变的REE示踪法研究
采取沿坡面垂直分层布设稀土元素(REE)的新试验研究方法,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次降雨条件下坡面侵蚀形态演变和细沟发生发展过程.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初期坡面侵蚀以片蚀为主,细沟出现后,坡面侵蚀加剧;随着降雨时间的...
刘普灵宋炜杨明义
关键词:REE示踪法面蚀稀土元素
文献传递
基于^7Be示踪和细沟沟网分形维数研究坡面土壤侵蚀被引量:14
2010年
本文试图结合7Be示踪和分形理论定量化描述降雨对坡面的侵蚀过程。7Be示踪结果显示,降雨初期,坡面细沟间侵蚀贡献率高,细沟侵蚀贡献率低,随着降雨的进行,细沟间侵蚀贡献率降低,而细沟侵蚀贡献率增大并处优势,在降雨后期,细沟间侵蚀贡献率又有增大的趋势。整个降雨过程坡面细沟沟网分形维数整体呈增大趋势,在细沟发育中前期增加快,后期增加变缓,中间有波动。细沟沟网分形维数与总侵蚀量和细沟侵蚀量均呈正相关,分维变与相对应总侵蚀量和细沟侵蚀量也均呈正相关,但与细沟侵蚀量的相关性最好,说明细沟沟网分形维数可表征细沟发育过程和坡面侵蚀强度的变化。
张风宝杨明义
关键词:土壤侵蚀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影响因素响应的定量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东北黑土区坡地耕作方式多样,侵蚀过程复杂,形成了强烈的水土流失,须加强土壤侵蚀影响因子对产流产沙影响的定量化研究。本文利用2013—2017年东北典型黑土区海伦市光荣小流域不同处理方式的坡耕地径流小区监测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法和通径分析法,系统研究了不同降雨类型事件中坡耕地产流产沙对影响因素的响应。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以中等历时、中等雨强、中等雨量的降雨(RⅢ)为主,其次是长历时、中等雨量的变雨强类型降雨(RⅡ),长历时、大雨量、大雨强的大暴雨(RⅠ)极少发生。横坡垄作对RⅢ的水土保持防护效益明显优于RⅡ。在免耕、少耕、顺坡垄作和裸坡小区,RⅡ和RⅢ的平均次降雨径流深相差较小,但RⅢ的土壤流失量明显高于RⅡ,RⅢ是研究区土壤流失的主要贡献者。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分别在RⅢ和RⅡ中对产流具有较大影响。水土保持措施通过直接和间接影响径流深的作用进而控制土壤流失量。作物经营管理对土壤流失量的影响以间接效应为主。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小区的径流深和土壤流失量均具有显著差异,实施水土保持措施能明显减少产流产沙。单纯从防治水土流失的角度考虑,横坡垄作是该区最为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其次是免耕,不推荐少耕措施。
何琪琳李斌斌张风宝杨明义
关键词:土壤侵蚀K均值聚类通径分析黑土区
土壤侵蚀稀土元素示踪法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1年
作为研究土壤侵蚀垂直分布的新方法 ,较详细地描述了稳定性稀土元素 (REE)示踪法的原理与操作技术 ;通过实例说明了诸如示踪元素的选择原则、施放量的计算、施放方法及其注意事项等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 ;给出了该方法的精度计算公式。
刘普灵田均良周佩华杨明义琚彤军
关键词:土壤侵蚀稀土元素示踪法示踪元素水土保持
渭河陕西段河道沉积物中碳氮磷来源分析及污染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基于渭河陕西段及其支流河道16个采样点中沉积物的总氮(TN)、总磷(TP)和总有机碳(TOC)含量,运用C/N和N/P比值法研究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可能来源,并采用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沉积物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沉积物中TN含量为0.069~3.839g/kg,66.1%的样品含量低于平均值0.639g/kg;TP含量为0.453~1.841g/kg,62.7%的样品含量低于平均值0.713g/kg;TOC含量为0.772~25.221g/kg,62.3%的样品含量低于平均值5.609g/kg。渭河陕西段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受内源影响,以藻类和浮游动植物为主;沉积物中磷的来源主要为外源输入。2014—2016年所有采样点的N/P值均小于Redfield比,这可能与沉积物中碳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有关。2016年11月,在局部河道如林家村、卧龙寺桥、常兴桥、兴平、草滩、清姜河入渭处可能受到外源有机质的影响。2015年内有机指数与有机氮指数变化一致,即汛前<汛中<汛后。在2014—2016年,渭河陕西段沉积物中有机氮污染和有机污染整体上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局部河道如咸阳铁桥、草滩、黑河入渭和灞河入渭处等距离城市较近区域存在污染反弹可能,需引起注意。
何琪琳张风宝杨明义
关键词:沉积物有机质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