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军
- 作品数:77 被引量:610H指数:15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管理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基于三项内容的考察
- 多中心协同治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出场"于NPO新的治理模型,立足于多中心治理与协同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权威的多样性,努力寻求政府和其他公共性主体的合作路径,期望建立一种共同解决公共问题的纵向的、横向的...
- 杨志军
- 文献传递
- 城市公共危机治理:体系结构与框架战略被引量:10
- 2012年
- 城市公共危机在社会需求和政府能力之间存在一种极大的张力,其本质不仅是构建现代危机管理体系的问题,还是政府与社会权力关系重构的问题。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目标的根本在于建立"自治、共治、公治"并行的现代公共危机治理模式,在公共危机事件干预全过程和公共危机治理全要素支持的双层叠加回应机制中设计城市公共危机治理的体系结构,将风险管理(R)、危胁管理(H)、应急管理(E)和灾害管理(D)整合形成连续统的治理框架,打造全主体参与、全要素剖析、全过程应对的协作网络和制度平台,形成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应急预案有效、机构职能明确、技术手段先进的创新战略。
- 杨志军
- 关键词:城市公共危机体系结构
- 内涵挖掘与外延拓展: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研究被引量:25
- 2012年
- 多中心协同治理(PCGM)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权威的多样性,努力寻求政府与其它各类公共性主体的合作路径,期望建立一种共同解决公共问题的高度弹性化的协作性组织网络,从而取得持久性共同利益的实现。其特点一乃是在一个促进型的政治体制中,利用渐进、连续和自主转化的制度变迁来创造出有利于个人作出服从规则并相互监督的权变承诺和可信而确定的环境,从而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特点二是采取制度化调控为主、组织化吸纳调控为辅的方式,超越传统运动式治理模式,形成政党领政、政府行政、多元参政、社会监政的良性循环治理格局。本文最后从制度价值分析进发,克服单中心权威治理理论和实证上的致命缺陷,将治理范式引向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最终实现建设民主文明国家的目标。
- 杨志军
- 关键词:运动式治理
- 理性选择与区域治理--基于大都市区域治理结构的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本文提出了一个针对自愿性区域治理的"第二代"理性选择解释。它确定了激发地方政府间合作的收益所在,认为区域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自愿性协定从一个动态的政治合同制过程中显现出来,其收益超过了通过讨价还价达成协议的交易成本。本文还解释了具体的社区特征和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如何降低信息/协调、谈判、执行和代理方面的交易成本。基于这一框架逻辑,本文提出了关于这些情境因素如何影响合作行为的交易成本的一组命题集,并对支持这些命题的证据进行评估,随后探讨了第二代理性选择理论在区域治理研究和实践方面的影响。
- 理查德.C.菲沃克彭勃杨志军
- 关键词:分权
- 理解政策过程并探析其影响因素
- 2017年
- 本文试图将既有政策过程研究中的一些深层次逻辑转化为一系列塑造政策议程和影响政策发展与变迁的策略。这项工作建立在个体综合模型和对政治系统的简化描述之上。三个总体策略被限定于政策子系统层次进行运用:发展深入的知识、建立网络和长时期的参与。然后讨论民主伦理是怎样影响这些策略的。最后指出影响政策过程的成败是几率的问题,但如果个体长期实践这三种策略,这种几率便能够根据偏好加以改变。结论部分将这项工作处境化并将策略视作一种政治影响力的元理论。
- 克里斯托弗.韦伯坦雅.黑科拉彼得.德利翁保罗.萨巴蒂尔杨志军杨志军
- 关键词:公共政策
- 当代中国政府“运动式”治理模式的解释与反思被引量:12
- 2012年
- 治理理论讨论的开放性和模糊性并没有遮蔽和掩盖其旺盛的学术生命力,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在相当程度上重新诠释了治理理论的新内涵,建构了全球治理的新模式,是治理理论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当代中国政府"运动式"治理模式以改革开放时代下的后全能主义政治形态为背景,以专项治理的方式进行迅疾治理,可细分为扫黄打非、网络网吧的专项整治活动,重大安全事故专项治理,生态环保治理行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和整治黑车行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五种类型,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树立政府形象和建构国家权威。这种治理模式表现出偶发性全能主义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运动式治理取向,在重大紧急突发性事件上具有泛政治动员化的倾向,在一些影响恶劣、久拖不决、积重难返式的社会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上则表现出泛经济化的倾向,在特定的问题和时间段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实践效能,但是其依靠强势行政发动和过度张扬工具理性的"制度化运动悖论"在网络化治理格局中劣势明显,需要回归常态政治,在反思运动式治理的基础上,探索真正的治理转型之道。
- 杨志军
- 关键词:运动式治理
- 地下管线电磁探测方法及误差分析研究
- 地下管线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由于没有科学地管理好地下管线数据,或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地下管线资料的缺漏、偏差和滞后,给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许多不便,甚至重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准确可靠的地下管线探测对提高工作效...
- 杨志军
- 关键词:地下管线电磁场埋深
- 文献传递
- 城管和摊贩“互动”关系的过程解读与路径优化探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城管与摊贩的冲突是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的难题之一,二者冲突是如何形成的?除了冲突是否还有别的状态?要如何全面准确地描述并加以破解呢?通过分析GY市HX区城管和摊贩行为,发现二者呈现出"流动中的博弈"和"静默中的盯守"两种状态,是一种动静结合的"互动"过程。因此,有必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人本意识、源头治理、清单制度和管理能力四个方面采取措施,改变城管游击式运动执法风格,构建摊贩与城管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目标。
- 杨志军
- 关键词:城管摊贩良性互动
- 德尔菲神谕:模糊性、制度和多源流被引量:5
- 2017年
- "多源流理论"作为西方公共政策过程分析中广泛应用的工具,缺乏制度因素的考量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将制度因素融入多源流框架是十分有必要的。制度通过倡导价值等方式促进或限制决策,而模糊性引起制度理解上的多样化,模糊性程度和政策执行内容的双重作用又形塑政策变迁的方式。同时,政策企业家的行动策略对政策执行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由于个人特质和操作技术方面存在差异,制度和行动者策略会影响到决策者的注意力、方案选择乃至政策产出。尽管制度变量没有改变多源流理论的内在逻辑,但是制度因素对多源流理论产生的影响是未来公共政策研究的一个方向1。
- 尼古拉斯.扎哈里尔迪斯杨志军欧阳文忠
- 关键词:多源流
- 消极改变政策决策:当代中国城市邻避抗争的结果效应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中国的邻避抗争实践挑战了经典的社会运动理论。原因在于大部分见诸报端的邻避抗争事件成功地改变了政府决策,但最终却出现了政府邻避决策的回退现象。本文主要研究第一个层面的问题,即分析邻避抗争为什么会改变地方政府的既有政策安排,地方政府采用了何种回应邻避事件的方式来进行政策决策的消极改变。据此,主要从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解析邻避事件的抗争过程、结构及其机理;二是阐释邻避事件如何成功改变政府决策行为。前者运用的是框塑理论(framing),后者采用政府回应的四维框架。最后,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城市邻避抗争已经严重阻碍了作为国家治理中观平台和区域背景的地方治理现代化的步伐。在地方治理过程中,亟需消解当代中国城市邻避抗争的结果效应,重点在于构建协商型地方治理模式。
- 杨志军欧阳文忠
- 关键词:环境抗争政府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