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林
- 作品数:25 被引量:183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宁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济宁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马普替林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比被引量:4
- 1994年
- 报道国产马普替林(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龄37±s13a)与阿米替林(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38±11a)治疗56例抑郁症的对照实验。开始剂量均为50mg/d,lwk内加至150-250mg/d,共4wk。结果显示:2个药抗抑郁疗效相仿,HAMD总分的减分,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2个药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便秘、头晕、视物模糊等抗胆碱能症状。
- 曾昭祥申连城杨冬林何任李志成毕玉义
- 关键词:马普替林阿米替林抑郁症
- 影响难治性老年抑郁症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张传芝李绍敏时忠丽于兴旺杨冬林
-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病例对照研究
- 精神分裂症自臭妄想1例报告
- 1989年
- 自臭妄想有人称为自臭体验、体臭妄想、自体臭(Selfolfactory)。国外对本症状报道较多,但国内报道甚少见。现将本院所遇1例报道如下: 患者,张某,男,18岁,住院号16444。因疑自身有臭味不愿出门三年收入院。家族史:其姨表兄患有精神分裂症,现未愈。
- 杨冬林陈风山
- 关键词:自知力重性精神病现病史关系妄想抗焦虑药物
- 躯体形式障碍伴发抑郁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伴发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躯体症状报告单、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多伦多述情量表(TAS)对115例SFD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纳入研究的109例SFD中,69例(SFD抑郁组)BDI总分≥14分,40例(SFD非抑郁组)BDI总分≤13分。SFD抑郁组CERQ—C不适应性策略总分[(46.83±7.58)比(41.35±9.32)]、TAS总分[(61.55±7.05)比(55.20±9.84)]均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FD抑郁组的认知功能、运动系统、疼痛、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及症状清单总分[(26.38±6.80)比(22.35±6.30)]显著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是否抑郁为因变量,对有关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CERQ—C不适应性策略总分、性别、受教育年限依次进入方程。结论SFD伴发抑郁较为常见,SFD抑郁组较非抑郁组存在更为严重的述情障碍与躯体化症状。SFD抑郁的发生与不适应性策略、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等密切相关。
- 李武翟金国杨冬林胡春凤
- 关键词:躯体形式障碍抑郁述情障碍
- 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就医行为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探讨躯体形式障碍(SFD)患者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的就医行为与躯体症状报告单对115例SFD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完成研究的109例SFD中,首诊于综合性医院者73例(67%),私人诊所者10例(9%),药店购药者4例(4%),求助于巫医者2例(2%),精神病专科医院者19例(17%);曾经到非精神专科诊疗的98例患者中,仅有24例患者得到明确诊断.相关分析显示,非专科诊疗次数与患者年龄、对精神疾病相关信息了解程度、前后非专科诊疗的经济花费、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感觉系统功能障碍及症状清单总分呈正相关(r =0.21 ~0.35,P<0.05或0.01).患者对精神疾病相关信息了解程度、症状清单总分、经济花费、年龄依次进入非专科治疗次数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 SFD患者首诊于精神专科的比率较低,非精神专科对疾病的检出率较低.对精神疾病相关信息了解少、躯体化症状严重等可能为SFD患者就诊于非专科的重要影响因素.
- 李武胡春凤杨冬林翟金国
- 关键词:躯体形式障碍就医行为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100例──附西药对照组100例被引量:4
- 1996年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100例──附西药对照组100例刘立芬,张继营,杨冬林,李红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济宁272151)关键词宁神解郁汤,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疗法自1989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10O例,取得满意效果,...
- 刘立芬张继营杨冬林李红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生活事件及生活质量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37
- 2017年
-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症状与其心理、生活事件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关联性。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在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FD患者100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受试者100例纳入对照组,测评分析两组对象焦虑及抑郁、生活事件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与症状的关系。结果 FD组症状分、SAS、SDS评分以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FD症状与SAS及SDS均呈正相关(r=0.649,0.723;P=0.000,0.000)。FD组的生活事件中正性事件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负性事件及生活事件总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的FD症状与正性事件、负性事件以及生活事件总值均无明显的相关性(r=-0.236,0.125,0.221;P=0.134,0.217,0.148)。FD组患者8个健康概念上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FD症状与生理功能(r=-0.633,P=0.001)、生理职能(r=-0.783,P=0.000)、情感职能(r=-0.649,P=0.000)、精神健康(r=-0.751,P=0.000)、社会功能(r=-0.686,P=0.000)以及总体健康(r=-0.742,P=0.000)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具有紧密相关性,值得临床重视。
- 刘立芬李稳杨冬林卞清涛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精神心理生活质量
- 伴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63例和162名正常对照,患者按是否伴有抑郁症状分为单纯焦虑组以及焦虑-抑郁共存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等分别评定受试者的情绪症状、睡眠和生活质量,采用SPSS18.0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46.6%(76/163)的焦虑障碍患者伴有抑郁症状。焦虑-抑郁共存组的SAS标准分、PSQI总分均高于单纯焦虑组(P<0.01),WHOQOL-BREF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47.92±8.52)、(10.17±2.64)、(11.12±2.55)、(11.29±2.27)、(10.69±2.65)],而单纯焦虑组和健康对照组相应得分分别为[(57.88±9.43)、(13.02±2.61)、(13.08±2.29)、(13.44±2.41)、(12.47±2.63)和(65.14±9.42)、(14.99±2.41)、(11.12±2.55)、(11.29±2.27)、(10.69±2.65)],前者各得分均分别高于后两者(P均小于0.01)。结论焦虑障碍患者常伴发抑郁症状,伴有抑郁症状的焦虑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更低。
- 成媛媛唐茂芹杨冬林贾裕堂寻广磊
- 关键词:焦虑障碍抑郁生活质量
- 男性服刑罪犯精神障碍流行学调查被引量:8
- 1999年
- 赵万利栾清明曹中昌卞清涛杨冬林马恩轩
- 关键词:犯罪流行病学司法精神病学
- 重度抑郁症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及其跟踪随访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度抑郁症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及对复发的影响。方法:8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增加认知行为治疗。两组治疗观察时间均为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和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测评两组康复效果。并且于出院后,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及治疗1周和2周后,两组HAMD、CGI、PSP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和6周后,研究者组HAMD、CGI、PSP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前后,研究组HAMD、CGI、PSP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度抑郁症药物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降低复发率,促进康复。
- 杨冬林申连城李遵清柳群方栾清明钱丽菊
- 关键词:重度抑郁症认知行为治疗疗效复发率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