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第 作品数:38 被引量:124 H指数:6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生物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系列Mn(Ⅱ)配位超分子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表面光电压研究 被引量:17 2007年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三种Mn(Ⅱ)配位超分子:Mn(2,5-dcp)2(H2O)2(1),Mn(INA)2(H2O)4(2)和Mn(phen)2Cl2(3)(2,5-dcp=pyridine-2,5-dicarboxylic acid,INA=iso-nicotinic acid,phen=1,10-phenanthroline).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三种化合物中均存在大量的氢键,使化合物晶体构成了无限延伸的三维网络结构.表面光电压谱显示了化合物1~3在300~600nm范围内呈现出正的光伏响应带,具有P-型半导体的特征.讨论了氢键在超分子构建中的作用以及不同配位环境对于配合物表面光电压的影响. 张丽 牛淑云 金晶 孙丽萍 杨光第 叶玲关键词:锰配合物 配位超分子 氢键 表面光电压 含柠檬酸配体的钨氧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及电子结构 2006年 报道了W/O柠檬酸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光电子能谱、核磁、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而且还用EHMO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解释了该类配合物的羧基红外振动峰是一宽峰且有劈裂的特点. 白凤英 牛淑云 邢永恒 郭纯孝 杨光第 叶玲 徐吉庆关键词:柠檬酸 电子结构 基于1,2-二(2-吡啶甲酰胺基)苯铜形成的配位聚合物网络晶体 被引量:4 2004年 合成了1,2-二(2-吡啶甲酰胺基)苯铜(Cu(bpb))配合物,以该配合物为基本构筑基元(buildingblock),通过分子间配位键及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的方法获得了配位聚合物的单晶结构,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Cu(bpb)晶体中由于分子间一维无限伸展的弱配位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维分子柱(molecularcolumn),许多一维分子柱沿同一方向取向、排列构成三维网络晶体,分子柱之间有氢键相连,这些氢键沿晶体学bc平面无限伸展.以Cu(bpb)为构筑基元,通过分子间一维配位键作用结合二维氢键作用,形成了超分子配位聚合物. 叶开其 吴英 张红雨 叶玲 于景生 杨光第 王悦关键词:配位聚合物 分子间 配位键 单晶结构 基元 [(C_2H_5)_4N]_2{Fe_4S_4[S_2CN(C_2H_5)_2]_4}的晶体和分子结构 1989年 [(C_2H_5)_4N]_2{Fe_4S_4[S_2CN(C_2H_5)_2]_4}单晶样品在Nicolet-R3四圆衍射仪上收集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结果给出其晶胞参数:a=22.125(6),b=11.313(3),c=25.053(8)A;β=118.05(2)°;V=5534.19A^3,Z=4,空间群Cc。衍射数据经过Lp因子和经验吸收效应校正。分子中铁原子的位置从三维Patterson图上得到。接着经过若干轮Fourier和差Fourier电子云密度合成,发现全部其余非氢原子的坐标。氢原子位置根据理论模型计算。结构修正最后收敛至R=0.073,R_w=0.069.标题化合物是由[(C_2H_5)_4N]^+和{Fe_4[S_2CN(C_2H_5)_2]}^(2-)组成的离子型化合物。结构的主要特点表现在阴离子上,而在阴离子中含有类立方烷型簇核Fe_4S_4。该簇核中每个铁原子与五个硫原子配位,其配位多面体构型均为畸变的四方锥。 杨光第 孙宏林 徐吉庆 千古松 魏洤关键词:离子型 晶体 分子结构 反式-二硝基-二苯并-18-冠醚-6的合成及结构测定 1986年 本文对二苯并-18-冠醚-6进行硝化,然后将产物与钾盐反应,生成了二硝基-二苯并-18-冠醚-6-硫氰化钾一水络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光衍射法测定了结构。 张惠祥 孙允秀 杨光第 申成 金长春关键词:冠醚 红外光谱 二苯并 二硝基 络合物 UO_2Cl_4(DCH 18C6·H_3O)_2的合成、结构及其络合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以二环已基18-冠-6(DCH 18 C 6)从盐酸体系萃取氯化铀酰的方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其红外光谱表明冠醚上的C—O—C基团和(?)的反对称拉伸振动波数分别红移至1090cm^(-1)和912cm^(-1)。该化合物的单晶样品经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其晶体学参数:三斜晶系,空间群P,a=10.183(3),b=10.606(3),c=12.850(6),α=72.09(3),β=85.97(4),γ=86.14(2)°,Z=1。结构用重原子法解出,结构修正最后收敛到R=0.062,R_w=0.061。U原子坐落在对称中心上,并与四个氯原子两个氧原子配位,其配位多面体为四方双锥。H_3O^+嵌于冠醚环中央,并与其三个氧原子构成氢键。 杨光第 樊玉国 韩延德关键词:铀 萃取 冠醚 晶体结构 调制结构的对称性 1993年 定义一种新的对称性,以恢复调制结构失去的对称元素.按照赝对称性的概念,用包含对称算子和原子坐标的解析表达式说明了在一维调制结构的四维描述中的对称操作.在某些限制下,推广三维点群的概念,导出四维空间点群.提出四维超空间群的概念,并举例加以说明.还较详尽地推导了Bravais格子和系统消光规律,并给出它们的完整的表格,以利于空间群的确定. 杨光第关键词:调制结构 空间群 晶体 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系列功能七元杂环桥联联苯构象 被引量:1 2008年 含有七元杂环桥联联苯的π-共轭聚合物是重要的宽禁带光电材料,其发光性质决定于两苯环间扭曲角.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了系列功能的七元杂环桥联联苯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比较了桥联原子,6,6位取代基及分子间弱氢键对这类桥联联苯扭曲构象的影响.桥联键是—CH2—O—CH2—和—CH2—S—CH2—的七元杂环桥联联苯两苯环间的扭曲角分别为39°和51°,在6,6位上含有不同取代基的双氧桥联七元杂环桥联联苯的扭曲角存在5°的差异.在双氧桥联的七元杂环桥联联苯的二聚物中,桥联的氧原子与非桥联的苯亚基-苯亚基2,2′位置上的两个氢原子之间形成的氢键网络结构导致中心联苯呈现平面构象,但氢键并没有改变桥联联苯的构象.七元杂环桥联联苯的构象主要由桥联原子决定,同时分子间相互作用亦能轻微调控这类桥联联苯的扭曲角. 张海全 杨兵 杨光第 马於光关键词:构象 晶体结构 含有柠檬酸配体的钼硫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及电子结构 2004年 报道了Mo/S柠檬酸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 ,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顺磁共振、核磁、热重 差热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用EHMO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将羧基的键序与该配合物的羧基红外振动峰相关联 ,即羧基的键序 (0 914、0 86 9和 0 80 9)对应该配合物羧基CO的振动峰劈裂为三重峰 (16 0 6、15 87和 15 5 0cm-1) ; 邢永恒 徐吉庆 郭纯孝 白凤英 杨光第 邢艳 林永华 贾恒庆钨柠檬酸化合物的羧基配位结构 1999年 描述钨柠檬酸化合物的合成及羧基配位形式, 并着重讨论扭曲配位对 C— O 和 M — 邢永恒 卜卫明 王仁章 李冬梅 徐吉庆 杨光第 樊玉国关键词:晶体结构 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