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偃成

作品数:28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语言文字
  • 8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谎言
  • 10篇善意
  • 10篇善意谎言
  • 8篇认知语用
  • 7篇英语
  • 5篇大学英语
  • 5篇关联论
  • 4篇理想化认知模...
  • 4篇教学
  • 3篇大学生
  • 3篇大学生网络
  • 3篇学生网络
  • 3篇语言
  • 3篇顺应论
  • 3篇模因
  • 3篇课堂
  • 3篇ICM
  • 2篇大学英语教学
  • 2篇音体美专业
  • 2篇英语教学

机构

  • 22篇湖南科技学院
  • 6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湖南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27篇杨偃成
  • 1篇周余瑞
  • 1篇郑银芳
  • 1篇杨海霞
  • 1篇郑际根
  • 1篇杨丽

传媒

  • 7篇江苏外语教学...
  • 4篇湖南科技学院...
  • 2篇科技资讯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皖西学院学报
  • 1篇襄樊职业技术...
  • 1篇海外英语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濮阳职业技术...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昭通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2016年
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是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来实现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教学,从而来进一步探索实现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结构的最优化,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该文试图基于微课来构建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遵循教育生态学的规律,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杨偃成
关键词: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
EGP+ESP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美术专业中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如今,社会对"专业+英语"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日渐加剧。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没有及时开设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ESP课程。本文通过EGP与ESP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在我校美术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表明EGP与ESP课程的融合是必要和有效的,ESP课程教材的优化设置是课程融合的关键,处理好两者关系有利于课程的更好融合。这一研究显示,新的教学模式可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ESP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与动机,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杨偃成杨丽
关键词:EGPESP
关联—顺应模式下的善意谎言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善意谎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语用策略,这种认知语用现象发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离不开交际者认知因素的参与。本文在关联—顺应模式的指导下,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不存在的女儿》中的善意谎言进行认知语用研究,试图在此框架下探寻善意谎言的生成和理解机制,从而帮助改善人们的交际技巧,并帮助人们深入了解隐藏在善意谎言背后的动机和意图。
杨偃成
关键词:善意谎言
关于善意谎言界定与分类的探讨被引量:10
2012年
善意谎言是平时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必须的交际策略,关于它的界定历来存在一定的争议。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至于善意谎言的分类更是种类繁多。本文重在对善意谎言概念的重新界定与分类进行具体讨论。
杨偃成
关键词:善意谎言
交互式外语教学在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音体美专业学生因其专业的特质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交互式外语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运用彻底地改变了这一现状。论文通过对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音体美教研室6位专任大学英语教师和236位音体美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课后访谈,较客观地反映了师生们对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开展交互式外语教学活动的看法,从而能够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杨偃成郑银芳
关键词:音体美专业
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6年
当前有关音体美这一特殊群体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热点话题,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便是一种教学改革尝试。该文分析了多元互动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问题以及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多元互动外语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试图通过教学实践来构建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从而推动音体美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杨偃成
关键词:音体美专业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
影片《假结婚》中的谎言认知机制探究——基于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整合理论探究电影《假结婚》中谎言产生及说谎者心理空间的动态变化过程,重点分析其产生机制。影片中谎言的整合过程总体上可以分四步进行:事实间矛盾的意识建构,建构替代品,形成新的概念和结果,说谎者进行认知运作。通过对影片中女主人公谎言的认知机制分析,旨在为谎言的产生机制提供认知机制和认知动力,并为探究说谎者在说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认知活动提供一个重要线索。
杨偃成
关键词:谎言女主人公
认知视角下的英语习语形成机制初探被引量:3
2009年
所谓习语的认知机制,是指通过习语的构成与相关因素的互动而推导习语语义的过程(骆世平,2005:252)。传统观点认为,习语是一个语义整体,不能分割也不能合成,只能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习语的实质就是语言形式和特殊成语意义的随意配对。因此,习语的意义是无法解释,也无从预见的。传统习语观倾向于将习语的认知置于纯语言层次,认为习语是独立于人的概念系统及常规知识之外的,忽视了习语研究的认知本质。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习语是人们概念系统的产物,大多数习语的意义是可以推导的(motivated),
杨海霞杨偃成
关键词:语形英语语言现象语言形式
善意谎言的认知心理机制——基于关联-顺应模式的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善意谎言的认知心理机制研究必将成为未来善意谎言言语交际策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运用关联-顺应模式对小说《不存在的女儿》中的善意谎言具体案例进行认知语用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了善意谎言的认知心理机制:正确认识善意谎言生成和理解的前提是语境的动态性,善意谎言生成和理解的具体过程就是语言结构和语境成分的相互顺应,善意谎言言语交际的结果就是意义的动态生成。
杨偃成
关键词:善意谎言认知心理机制关联-顺应模式
赵本山小品中幽默言语的认知研究——以《昨天·今天·明天》为例被引量:6
2008年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言语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本文对赵本山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片断进行分析,结合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及veatch的背景与常规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生成进行了探讨,揭示其小品幽默背后的语言机制。在概念合成理论"四空间"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幽默言语解读模式。
杨偃成
关键词:幽默言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