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东莱

作品数:4 被引量:8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鱼卵
  • 2篇仔鱼
  • 1篇学法
  • 1篇鱼类
  • 1篇稚鱼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研究
  • 1篇授精
  • 1篇数学
  • 1篇数学法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 1篇青鳞鱼
  • 1篇人工授精
  • 1篇仔稚鱼
  • 1篇物种
  • 1篇物种特异性
  • 1篇卵径
  • 1篇卵壳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杨东莱
  • 2篇吴光宗
  • 1篇刘长安

传媒

  • 2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海洋科学集刊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0
  • 1篇198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太平洋鲱鱼的胚胎发育及初孵仔鱼的形态被引量:3
1982年
本文介绍了通过人工授精法取得的太平洋鲱鱼受精卵的胚胎发育和初孵仔鱼的形态。 大平洋鲱鱼的受精卵为粘性球形卵,无油球,卵径为 1.42—1.65mm。胚胎发育过程中对水温及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其胚胎发育形态同一般硬者鱼类大体相同,唯色素细胞的出现较晚。从受精至孵化在水温7.5—13.2℃条件下,约需经过9.6—12.5个昼夜。初孵仔鱼的全长为 5.94—7.66mm,肌节为 56—58节,卵黄囊呈卵圆形位于第 3—12肌节下方,消化管的末端位于第48—49肌节下方,沿消化管上方两侧各有一列枝状黑褐色素,在胸鳍基的下方及肛门开口处,各有一个黑褐色素斑。
杨东莱吴光宗
关键词:胚胎发育初孵仔鱼人工授精
海洋鱼类卵壳亚微结构的研究
1995年
在现代生物科学中,应用生物卵壳亚微结构的物种特异性进行分类研究已成为可行性现实。在海洋生物学研究中,曾发现海胆类未受精的卵壳层颗粒中即存在着明显的物种特异性差别(L?nning,1967)。很多学者通过对鱼类卵细胞发生期间的亚微结构及卵壳形成的研究,证实在鱼类卵壳结构中亦存在特异性的种间差异,并认为这些差异与分类学、生物学及其区系分布有密切关系(Miiller & Sterba,1963;Yamamoto,1963;G?t-ting,1966;Anderson,1967;Fl?gel,1967)。目前我国对鱼类卵壳(Egg chorin)结构的研究还鲜为人知,本文亦是首次通过对12种海洋经济鱼类受精卵的卵壳结构差别的探讨,为进行鱼类系统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杨东莱季祥荣查海峰张明君
关键词:海洋鱼类鱼卵内壳层卵径物种特异性
渤海湾青鳞鱼和斑两种鱼卵及仔鱼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应用1979年6月-1980年8月渤海湾环境调查中的青鳞鱼及斑卵和仔鱼资料,以几种数学方法对其早期发育阶段的形态及分布特征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两种鱼的各期卵径、卵黄径均差异显著;两种仔鱼体形相似,但在卵黄吸收殆尽前后体形均有较大的变化;它们的体高、头长、标准长、肛前长,眼径之间两两显著相关,仔鱼从Ⅰ期到Ⅱ变化的是一些大长度量,而肛前和肛后肌节数变化不大。两种鱼卵及仔鱼皆出现在整个海区,青鳞鱼产卵期为4-9月,盛期为5-7月;斑产于5-8月,盛期在5-6月。从鱼卵到仔鱼的发育过程中,青鳞负有离岸移动趋向,斑有向岸移动趋势。
孔立波孙继仁杨东莱刘长安
关键词:青鳞鱼仔鱼数学法生态学鱼卵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的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研究被引量:81
1990年
1985年8月—1986年10月(2,9月除外),在长江口海区进行了鱼卵、仔鱼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区系由淡水鱼类、半咸水鱼类和沿岸、近海鱼类四种生态类型组成的鱼类生态结构,具有特殊复杂的生态特点;其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皆受长江径流、台湾暖流及黄海冷水团等水系的相互消长、交换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海况条件所制约。目前该海区的鱼类种间数量对比关系发生变化。历史上的重要经济鱼类数量极少,而作为它们的主要饵料之一的鳀鱼数量却占绝对优势。这与渔业上的过度捕捞和滥捕有很大关系。因此,以发展增、养殖事业来转化和降低捕捞强度,对保护鱼类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杨东莱吴光宗孙继仁
关键词:长江口海区鱼卵仔稚鱼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