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德林
- 作品数:38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我国常规热处理发展历程及其思考被引量:7
- 1999年
- 束德林
- 关键词:冷却介质
- 20Cr双相钢冲击拉伸特性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以20Cr双相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斯杆技术,在旋转盘冲击拉伸试验机上完成了一次冲击拉伸和复元拉伸加卸载试验,研究了高应变速率下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20Cr双相钢是一种应变率和温度敏感材料。应变率增加,材料强度提高,屈强比增大,塑性略有降低,但流变阶段应变率强化系数基本不变。应变率对材料弹性模量不产生影响。增加双相组织中马氏体体积分数,材料强度提高,塑性降低,机械能密度先升后降。适量铁素体是20Cr双相钢获得高韧度的必要条件。
- 龚明束德林牛晓鸣
- 关键词:双相钢铬钢
- 国内外钢铁材料高温滑动磨损研究现状被引量:6
- 1985年
-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钢铁材料高温滑动磨损研究现状,对高温滑动磨损机理及影响高温滑动磨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温滑动磨损试验装置进行了讨论。
- 王道元束德林郭新成
- 关键词:钢铁材料磨损量磨粒磨损磨损过程试验机
- 热处理对3Cr2W8V钢热应力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 1985年
- 本文通过热疲劳试验,复膜电子金相、扫描断口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3Cr2W8V钢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状态的钢在热疲劳过程中均有循环软化效应;热疲劳抗力主要受钢的强度及热循环稳定性所控制;热疲劳断口兼有疲劳损伤和氧化腐蚀特征;热疲劳裂纹以沿晶楔入为源,按穿晶——沿晶混合方式扩展。
- 李健束德林郭新成曹用涛金哲学王恩辉
- 关键词:热疲劳裂纹热应力疲劳断口油淬
- 热模钢的热疲劳缺口敏感性被引量:9
- 1993年
- 分析讨论了热疲劳缺口敏感性,提出了一种定性判断缺口敏感性的简便试验方法。试验结果指出,3Cr2W8V钢由于高温塑性低,其热疲劳破坏较4Cr5MoViSi(H13)钢对缺口更为敏感。
- 郭新成束德林
- 关键词:热疲劳热模钢
- 淬火加热温度对高速钢软氮化后冲击韧性的影响
- 1982年
- 本文用降低淬火加热温度的方法,通过降低基体中碳及合金元素含量,保留小而多的未溶碳化物并通过细化晶粒来增加软氮化刀具的韧性。使用证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现已纳入薄刃成型刀具的正常生产工艺中。试验结果指出,刀具软氮化后不需要去氢处理。试验发现,18—4—1高速钢软氮化后在冲载荷作用下裂纹是沿晶界及相界上扩展的。
- 束德林王安余林风国
- 关键词:软氮化淬火加热温度合金元素含量崩刃氮势渗氮层
- 20钢在低冲击速度范围内高温冲蚀磨损的规律
- 1995年
- 通过自行设计制造的高温冲蚀磨损强化模拟试验装置,对20钢进行低冲击粒子速度范围内高温冲蚀磨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冲蚀条件下,20钢在20°攻角时冲蚀率最大;影响冲蚀率的气流速度指数为2.34;随气流温度升高,20钢冲蚀率增大;磨粒输送量增加,20钢的冲蚀率是线性增加.
- 刘少光王平束德林郭新成
- 关键词:20钢高温冲蚀磨损
- 热模钢缺口尖端热循环硬度场
- 1991年
- 测定钢在热循环后的硬度场,可以比较热疲劳缺口敏感性和表面氧化皮形态特征,还有助于分析热疲劳裂纹扩展显微特征。
- 束德林郭新成金向云
- 关键词:热模钢热循环热疲劳裂纹
- 3Cr2W8V钢高温磨损表面扫描电镜分析
- 1988年
- 作者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等分析了3Cr2W8V钢高温磨损表面,考察了磨损表面形态随试验温度及试验时间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相应的磨损表面特征照片,并结合磨损机理分析了该钢的温度——磨损特性曲线。文中还着重分析了高温磨损时在表面形成的“形成层”的成分、作用及形态,并探讨了磨损表面上沟槽产生的原因。
- 王道元束德林郭新成
- 关键词:高温磨损热作模具
- 穿孔机导板高温磨损与热疲劳失效分析被引量:4
- 1988年
- 本文对无缝钢管穿孔机导板的失效类型进行了分析,指出导板以高温磨损失效为主。文中还提出了改进与提高导板质量的措施。
- 束德林郭新成蔡琦徐鑫芸范毓希江浦琼邱守迁
- 关键词:导板高温磨损热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