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振昆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奶牛
  • 4篇杆菌
  • 4篇布氏杆菌
  • 3篇牛奶
  • 3篇分子
  • 3篇分子分型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套式
  • 2篇套式PCR
  • 2篇牛奶样品
  • 2篇分离株
  • 1篇隐性乳房炎
  • 1篇致病
  • 1篇致病菌
  • 1篇乳房炎
  • 1篇牛奶制品
  • 1篇螺旋杆菌
  • 1篇奶牛隐性乳房...
  • 1篇奶制品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杜振昆
  • 3篇郭军庆
  • 2篇周继勇
  • 1篇白丽
  • 1篇王登峰
  • 1篇夏俊
  • 1篇马素贞
  • 1篇简子健
  • 1篇黄家雨
  • 1篇颜焰
  • 1篇朱维
  • 1篇袁江玲
  • 1篇郭军庆

传媒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年份

  • 5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奶牛布氏杆菌分离株的分子分型
根据布氏杆菌编码36kDa外膜蛋白的omp2基因多态性设计引物,PCR扩增51株布氏杆菌分离株omp2a和omp2b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GenBank数据库BLAST序列比对分析显示,43株为牛种布氏杆菌(B.abor...
郭军庆杜振昆张妙仙项玉燕柯永恩周继勇
关键词:布氏杆菌基因多态性分子分型奶牛
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8
2008年
用兰州乳房炎检测试剂(Lanzhou mastitis test,LMT)对克拉玛依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奶牛隐性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70.43%(543/771)。对543份阳性牛乳样品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发现,阳性乳样品中细菌分离率达89.13%(484/543),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和棒状杆菌为主要致病菌,且多为几种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简子健马素贞袁江玲李军金鑫白丽朱维杜振昆王登峰夏俊颜焰黄家雨
关键词:隐性乳房炎致病菌奶牛
奶牛布氏杆菌分离株的分子分型
根据布氏杆菌编码36kDa外膜蛋白的omp2基因多态性设计引物,PCR扩增51株布氏杆菌分离株omp2a和omp2b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GenBank数据库BLAST序列比对分析显示,43株为牛种布氏杆菌(B.abor...
郭军庆杜振昆张妙仙项玉燕柯永恩周继勇
关键词:布氏杆菌多态性分子分型
文献传递
牛奶样品布氏杆菌套式PCR检测方法
本发明牛奶样品布氏杆菌套式PCR检测方法涉及基因工程技术。根据布氏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套式PCR的外向引物和内向引物;用优化CTAB-NaCl法提取牛奶样品细菌染色体DNA,以外向引物和内向引物进行二次...
周继勇郭军庆杜振昆
文献传递
奶牛布鲁氏菌的PCR检测与分子分型研究
为了调查奶牛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和发病情况,本研究利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浙江省奶牛养殖较为集中的金华地区30个奶牛场28243头奶牛进行布鲁氏菌病原普查,结果阳性牛1880头,阳性率...
杜振昆
关键词:布鲁氏菌牛奶PCR分子分型
文献传递
牛奶样品布氏杆菌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0
2008年
为建立从奶品中监控布氏杆菌感染的方法,根据牛布氏杆菌omp25、omp31和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内、外向引物,优化牛奶样品中布氏杆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建立牛奶样品布氏杆菌套式PCR方法.结果显示,使用人工合成的两对F4/R2和F2D/R1U套式引物,通过两次扩增,可有效扩增出牛奶中污染布氏杆菌的16S rRNA的特异性DNA片段,其对牛奶样品中布氏杆菌检测下限达3·3CFU·mL-1.该套式PCR与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螺旋杆菌等相关细菌DNA无交叉反应,显示高度的布氏杆菌特异性,其与布氏杆菌分离鉴定的符合率达100%.本试验建立的布氏杆菌套式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用于牛奶样品中布氏杆菌的实验室快速检测.
杜振昆郭军庆张妙仙项玉燕周继勇
关键词:布氏杆菌套式PCR牛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