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4篇动脉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动脉体瘤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干预
  • 2篇血管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瘤

机构

  • 8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8篇李黎
  • 8篇尹芳
  • 4篇赵红
  • 3篇陈洁
  • 3篇戚丽琼
  • 2篇陈文
  • 1篇王荩
  • 1篇韩胜斌
  • 1篇郭修海
  • 1篇朱蓓
  • 1篇李丽
  • 1篇陶琳

传媒

  • 2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第四届全国静...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主动脉瘤并发阑尾炎1例临床护理
2010年
腹主动脉瘤发生破裂者占总患病人数的2%~4%,腹主动脉瘤并发急性阑尾炎者发病率在1%左右。2009年8月,我们对1例腹主动脉瘤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李黎尹芳韩胜斌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并发精心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42例下肢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的观察和护理,出现单纯穿刺点出血4例,出血最均在5ml以内,其中1例穿刺点反复出血在术后72h内出现3次,每次2分钟内出血量约150~200ml。停用抗凝药24h后未再出血。合并鼻出血1...
戚丽琼尹芳赵红王荩陈文李黎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方法穿刺点出血术后并发症
文献传递
如何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2010年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手术及妇产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最有效的方法。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肢体的完全或局部功能丧失而致残。甚至于发生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因此护理人员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使得有更有效的提高和预防效果,应加强护理人员的理论及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李黎尹芳戚丽琼
关键词:护理
颈动脉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2
2010年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发生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化学感受器肿瘤,较为少见,主要发生于颈动脉体,以颈部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位于颈总动脉的瘤体会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导致偏瘫。由于其部位特殊及血管丰富,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及危险性,术后易出现并发症,若治疗护理不当,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手术死亡率高达30%~50%。2009年1月-2010年4月,我科收治4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李黎尹芳戚丽琼陈文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围手术期护理
理性情绪疗法在行腹主动脉瘤切开人工血管置换术术后患者的运用
2011年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行腹主动脉瘤切开人工血管置换术术后患者的积极效应。方法将45名此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3名与实验组22名,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对干预前及干预后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对行腹主动脉瘤切开人工血管置换术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增进作用。
陈洁尹芳赵红李黎
关键词:理性情绪疗法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对18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在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方法应用心理疏导及干预技术加上有效的行为指导对此类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心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增进效果。结论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家属迫切需要心理支持行为指导及心理干预,临床护理人员应积极关注此类患者及家庭。
陈洁尹芳赵红李黎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护理心理干预
小儿血管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2012年
总结了本科对54例小儿血管瘤切除术患儿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评估、术后监护、饮食护理等。54例患儿均痊愈出院。认为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能增强患儿及其家属的信心,和谐护患关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李黎郭修海尹芳朱蓓
关键词:血管瘤切除术儿童护理
颈动脉体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被引量:2
2011年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起源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少见肿瘤,亦称化学感受器瘤或副神经节瘤.主要发生于颈动脉体,以颈部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与颈总动脉尤其是颈内动脉紧密粘连,可压迫颈内动脉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严重者可导致偏瘫.由于其发病率低、病变部位特殊。
尹芳李黎李丽陈洁赵红陶琳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围术期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