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鹏雨

作品数:35 被引量:222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3篇动脉
  • 23篇冠状
  • 21篇冠状动脉
  • 12篇动脉成像
  • 12篇血管
  • 11篇冠状动脉成像
  • 9篇64层螺旋
  • 8篇造影
  • 8篇成像
  • 7篇动脉狭窄
  • 7篇体层摄影
  • 7篇64层螺旋C...
  • 6篇血管造影
  • 6篇造影术
  • 6篇冠状动脉狭窄
  • 5篇血管成像
  • 5篇血管造影术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X线
  • 5篇X线计算

机构

  • 3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李鹏雨
  • 32篇李坤成
  • 28篇杜祥颖
  • 17篇刘佳宾
  • 11篇曹丽珍
  • 8篇杨延辉
  • 6篇刘建
  • 5篇梁志刚
  • 5篇沈云
  • 4篇张苗
  • 4篇王艳
  • 4篇卢洁
  • 4篇姚新宇
  • 3篇马新
  • 3篇廖静敏
  • 3篇冀瑞俊
  • 3篇李倩文
  • 2篇郭宁
  • 2篇段云云
  • 2篇曹燕翔

传媒

  • 6篇中国医疗设备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CT理论与应...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疗设备信息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第一届放射青...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块性质和血管管径对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血管狭窄准确性影响的体模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体模实验,探讨斑块性质和血管管径对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血管狭窄显示准确性影响。方法使用心脏动态体模建立不同类型冠状动脉体外模型,模拟血管管径分别为2.5、3.0、3.5、4.0 mm,管腔内对比剂浓度设置为(346±13.6)Hu。模拟斑块CT值为(14±9.6)Hu和(712±15.1)Hu,用以模拟软斑块和钙化斑块,模拟狭窄程度分别为25%、50%、75%。使用64排螺旋CT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选择75%R-R间期单扇区重建。使用AW4.2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获得模拟冠状动脉最佳长轴位影像,在每段模拟血管狭窄影像上各选取10个位置测量管径和计算狭窄程度平均值。应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模拟血管影像管径和狭窄程度与模型数据之间差别,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者间比较,用ANOVA进行多组数据的比较。结果经单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显示,各组不同管径及狭窄的绝对测量值均与标准值存在统计学差异。软斑块组狭窄的相对测量值(狭窄率)与标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狭窄程度、不同管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量所得钙化组狭窄率与标准值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狭窄程度、不同管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软斑块与钙化组之间的绝对和相对测量值均有显著性差异,钙化组测量值高估了狭窄程度。结论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能够评价血管相对狭窄程度,但对钙化斑块的评价存在高估。
杜祥颖郭宁李鹏雨王艳李坤成
关键词:心脏模型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64排螺旋CT不同剂量条件下心脏成像质量的物理量化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针对多排螺旋CT心脏扫描模式,设计了6组不同的扫描参数,对能够进行规律性搏动的心脏体模进行扫描,对图像的质量进行量化评价,对不同剂量扫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费晓璐李坤成杜祥颖白玫刘彬李鹏雨
关键词:螺旋CT
相对时间分辨率在临床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中意义的初步探讨
目的:评价相对时间分辨率对临床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312例心功能基本正常患者的64排 CT(GE Lightspeed VCT)冠状动脉成像。所有扫描增强时机准确。所有病例应用单扇区方法以10...
杜祥颖李坤成李鹏雨刘佳宾曹丽珍杨延辉姚新宇
文献传递
64层螺旋CT脑灌注联合CT血管造影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诊断TIA的患者行常规头颅CT平扫、CTP及CTA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测量脑内感兴趣区的灌注参数值,并重建颈段和脑内动脉CTA图像。结果36例TIA患者中有26例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达峰时间延迟;另外10例未发现灌注异常区。26例患者病变侧及对侧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2.04±4.05)s和(9.89±2.68)s,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变侧脑血流量值较对侧略低,脑血容量值较对侧略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重建CTA图像显示26例患者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头颅CT平扫可排除其他脑内疾病,CTP提供脑血流动力学信息,CTA可明确血管有无狭窄,对TIA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卢洁李坤成张苗李鹏雨冀瑞俊宋阳马新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颈动脉狭窄
64排螺旋CT全胸门控增强扫描在急性胸痛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全胸门控增强扫描在急性胸痛检查中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病变的能力和应用价值。方法:共60例病人进行64排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单期全胸增强扫描,其中13例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全胸门...
李鹏雨李坤成沈云杜祥颖刘建
文献传递
64层螺旋CT脑灌注联合CT血管造影在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应用被引量:34
2007年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对超早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均于发病6 h内行CT平扫、CTP及CTA检查,分析平扫及灌注成像表现,测量缺血区的脑灌注参数值,并重建颈段和脑内动脉CTA图像。结果30例患者中10例头颅CT平扫发现早期脑梗死征象,20例常规CT平扫未发现异常,CTP均发现灌注异常区。CTP表现为脑血流量及脑血容量减低、达峰时间延迟;梗死区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半暗带区脑血流量、达峰时间与对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脑血容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重建CTA图像显示17例脑梗死患者一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13例一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CTP能够早期快速、准确反映缺血部位及程度,预测半暗带;CTA可以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和程度,对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卢洁李坤成吉训明张苗李鹏雨冀瑞俊马新
关键词:灌流脑血管造影术
心率波动患者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相重建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绝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相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及舒张中末期重建3种重建时相与心率波动患者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阶梯状伪影的关系。材料和方法:选择行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出现心率波动患者20例,平均心率(65.1±5.0)bpm(55~75bpm),扫描过程中心率波动范围≥5bpm。采用64层MSCT进行扫描。使用相对延迟方式选出最佳收缩末期及舒张中末期时相。使用绝对延迟方式选出最佳收缩末期时相。由2名本专业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在双盲情况下对图像的阶梯伪影评价打分。阅片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观察者间Kappa检验,如具有较好一致性则进一步进行评价结果的组间χ2检验。结果:对于评价结果两个阅片者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91(P=0.000)。3种重建时相阶梯状伪影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延迟及绝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优于舒张中末期重建。相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与绝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绝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优质图像比例高于相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结论:使用绝对延迟收缩末期重建能有效减小MSCT冠状动脉成像中因心率波动引起的阶梯状伪影,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刘佳宾李坤成杜祥颖李鹏雨梁志刚李岩
关键词:心率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搭桥术后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别评价CT图像桥血管近远端吻合口、桥血管本身和吻合口远端引流血管的图像质量及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的病例,评价CT诊断桥血管通畅性和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的可靠性,以管腔狭窄大于50%作为诊断血管狭窄的指标。结果14例患者共发现桥血管33根,桥血管近远端吻合口可评价率分别为93.9%(31/33)和90.9%(30/33);桥血管本身近、中、远三段的可评价率分别为97.0%(32/33)、100%(33/33)和97.0%(32/33);远端引流血管的可评价率为93.9%(31/33)。CTA共显示冠状动脉139段,冠状动脉节段可评价率为69.1%(96/139)。CTA对评价桥血管的通畅性和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未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结果。结论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鹏雨李坤成杜祥颖刘佳宾曹丽珍杨延辉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随访研究
医用显示器空间分辨率对早期脑梗死诊断效能影响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医用显示器空间分辨率对早期脑梗死CT影像诊断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早期脑梗死头颅CT影像及22例正常对照头颅CT影像,由3名放射科医生采用空间分辨率不同的医用显示器分2次进行阅片,并对是否发生脑梗死进行评价。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对阅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名放射科医生分别采用2种医用显示器阅片结果相似,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较低空间分辨率的医用显示器也能够满足早期脑梗死CT影像的阅片需求。
梁志刚杜祥颖刘佳宾李鹏雨李坤成
关键词:脑梗死显示器空间分辨率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双扇区重建中时相一致性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血管显示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通过模拟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应用双扇区重建时心率变化可能导致的时相错位,评价双扇区重建中时相一致性对冠状动脉显示的影响。资料与方法30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对右冠状动脉垂直走行段行图像重建,包括:①75%单扇区重建;②75%双扇区重建;③前一个心动周期以R-R间期75%为中心,后一个心动周期分别以69%、72%、78%、81%为中心进行双扇区重建。选择各次重建均包含的3个轴面,从血管中心密度、面积、形态(横、纵径比值)、边缘锐利度评价冠状动脉显示情况。结果①75%双扇区重建与75%单扇区重建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其余各次双扇区重建分别与75%单扇区重建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随时相间隔增大而增大。结论双扇区重建中时相一致性是保证重建图像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心率变化导致的时相差可以改变所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和特征,并进而可能造成对冠状动脉狭窄评价的偏差。
王艳刘佳宾李鹏雨李倩文李坤成杜祥颖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