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辉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干细胞
  • 3篇食管
  • 3篇曲张
  • 3篇静脉
  • 3篇静脉曲张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计数
  • 2篇食管和胃静脉...
  • 2篇食管静脉曲张
  • 2篇鼠胚
  • 2篇鼠胚胎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干细胞
  • 2篇脾脏
  • 2篇胃静脉曲张
  • 2篇小鼠胚胎
  • 2篇小鼠胚胎干细...
  • 2篇计数
  • 2篇建系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10篇李金辉
  • 4篇汪铮
  • 4篇李海
  • 3篇陈胜良
  • 3篇陈翔
  • 2篇张春富
  • 2篇颜秀娟
  • 1篇严赟琦
  • 1篇古宏晨
  • 1篇程杰军
  • 1篇刘炯
  • 1篇崔大祥
  • 1篇沈洁
  • 1篇沈洁
  • 1篇程昌明
  • 1篇范志宏
  • 1篇萧树东
  • 1篇许建荣
  • 1篇阮静
  • 1篇吴华伟

传媒

  • 5篇胃肠病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六届全国再...
  • 1篇华北地区第十...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PS细胞的建系及其体外定向分化体系的建立
胚胎干细胞在药物筛选、疾病诊治与机理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诱人。本文选用后一种方法,将Oct4、Sox2、Nanog、Lin28四个基因导入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建立iPSCs系,为后续研究iPSCs一系列基因功能、细胞重构、...
沈洁李金辉张志亮阮静邱云朱殷范志宏崔大祥汪铮
关键词:IPS细胞体外定向分化药物筛选
文献传递
磁性纳米簇标记小鼠胚胎干细胞及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表面经两种不同电荷修饰的磁性纳米簇(ionic magnetic nanoclusters,IMNCs)标记小鼠胚胎干(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mES)细胞可行性及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李金辉张春富程昌明徐凤华古宏晨李海汪铮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细胞活力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血小板计数与脾脏直径的比值预测慢乙肝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李金辉
磁性纳米簇标记小鼠胚胎干细胞的体外研究
2009年
通过制备表面带正电荷(Cationic Magnetic Nanoclusters,CMNCs)和负电荷(Anionic Magnetic Nanoclusters,AMNCs)的磁性纳米簇,分别在体外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进行标记.采用Prussianblue染色、电镜观察鉴定2种磁性纳米簇对mESC标记率的结果表明:CMNCs细胞标记组铁浓度在0.03~0.09mmol/L和AMNCs细胞标记组铁浓度在0.3~0.9mmol/L时,90%以上细胞被标记,透射电镜可见磁性纳米簇颗粒位于胞浆中.用7-AAD和CCK-8试剂盒分别检测标记后mESC的活力和增殖能力,结果显示:CMNCs细胞标记组在低于0.3mmol/L浓度标记后,对mESC的增殖能力与正常未标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AMNCs细胞标记组在高于0.06mmol/L浓度标记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MNCs相比,CMNCs在mESC标记方面表现出了优良的特性.
李金辉李海程昌明张春富古宏晨汪铮
关键词:小鼠胚胎干细胞核磁共振成像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6年
背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再出血的预防是该病的治疗重点。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1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PTVE联合PSE术,术前、术后行门静脉系统多普勒超声和血常规检查,记录超声血流变化和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术后随访1~2年,观察再出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TVE联合PSE术后,患者门静脉主干较术前明显变细,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血流速度减慢,术后3个月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仍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2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20.0%,其中1例复查见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0.0%。该例患者术后胃底静脉曲张基本消失,予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后未再复发。结论:PTVE联合PSE术能有效降低门静脉系统压力,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陈翔李金辉许建荣程杰军张庆吴华伟严赟琦周孝雯曾帅马鋆陈胜良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和胃静脉曲张出血
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系及体外造血祖细胞定向分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5
2014年
背景:目前,大量文献报道了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系的建立,但大规模体外诱导分化造血祖细胞的研究还缺乏深入的探讨。目的:建立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形成造血祖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含有Oct4、Sox2、Nanog和Lin28全能性基因的慢病毒颗粒转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获得了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在诱导分化体系中添加了Y-27632,克服干细胞扩增中的凋亡现象;运用OP9细胞产生的条件培养液建立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形成造血祖细胞的分化体系。结果与结论:①前3代细胞克隆传代时,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发生凋亡的现象很多,很难大规模扩增培养。培养基中添加阻断ROCK活化的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凋亡。②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在OP9细胞条件培养液作用下,经过体外诱导分化,形成CD34+造血祖细胞。
沈洁李金辉阮静邱云朱殷崔大祥范志宏汪铮
关键词:干细胞造血祖细胞体外分化
血小板计数与脾脏长径比值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背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的:评价血小板计数(PC)/脾脏长径(SD)比值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人群中预测EV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1例CHB肝硬化合并EV患者,同期32例不伴EV的CHB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入组患者接受上消化道内镜、常规实验室指标和腹部B超检查,采集相应数据。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EV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以ROC曲线评价PC/SD比值对EV的预测效能。结果:EV组PC/SD比值明显低于非E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8.2±327.0对1 105.9±426.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SD比值与EV的存在独立相关(OR=57.29,95%CI:15~214,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PC/SD比值预测EV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最佳界值为842,相应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75.0%、90.7%和64.9%。结论: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指标,PC/SD比值用于CHB肝硬化合并EV的预测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使大部分非EV患者免于不必要的内镜检查。
李金辉陈翔颜秀娟李海陈胜良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食管和胃静脉曲张乙型肝炎慢性肝硬化
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2011年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细小病毒H-1(H-1 PV)对胃癌细胞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非结构蛋白NS1可能是其细胞毒作用的效应蛋白。胃癌细胞CD44+群体中可能含有肿瘤干细胞。目的:探讨H-1 PV非结构蛋白NS1基因对不同分化程度的人胃癌细胞的影响。方法:以双酶切和质粒测序鉴定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NS1,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高分化胃癌MKN28细胞、中分化胃癌SGC7901细胞和低分化胃癌MKN45细胞,并设置空质粒转染对照。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以RT-PCR法检测NS1基因表达,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NS1基因对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细胞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4表达。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NS1转染的三种胃癌细胞均稳定表达NS1基因。以106/300μl浓度的肿瘤细胞皮下接种裸鼠3周后,MKN28细胞空质粒转染组和重组质粒pcDNA3.1-NS1转染组均观察到肿瘤生长;SGC7901、MKN45细胞空质粒转染组形成瘤体,而重组质粒pcDNA3.1-NS1转染组未见瘤体。转染重组质粒pcDNA3.1-NS1后,MKN28细胞不表达CD44,SGC7901和MKN45细胞CD44表达明显降低。结论:H-1 PV非结构蛋白NS1基因表达对中低分化的胃癌细胞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能与其降低胃癌干细胞表型CD44的表达有关。
王园园刘炯李金辉萧树东郑青汪铮
关键词: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致癌性试验CD44
MicroRNA-129通过靶向调控HMGA2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被引量:3
2017年
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croR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miR-12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异常,但其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的作用仍不明确。目的:探讨miR-129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方法:收集82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培养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和不同的胃癌细胞株,以q PCR法检测miR-129表达。将miR-129 mimic或miR-NC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后,转染HMGA2过表达质粒。以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情况,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miR-129表达与HMGA2表达的相关性,荧光素酶实验检测荧光素酶活性,q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miR-129、HMGA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129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相比,各胃癌细胞株中miR-129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miR-NC组相比,miR-129 mimic组SGC-7901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均明显下降(P<0.05)。胃癌组织中HMGA2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并与miR-129表达呈负相关(r=-0.543 9,P<0.01)。野生型miR-129 mimic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miR-NC组(P<0.05);转染miR-129 mimic后HMGA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miR-129+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29 mimic+HMGA2组细胞增殖、侵袭能力明显升高(P<0.05)。结论:miR-129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其可通过下调HMGA2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李金辉陈翔颜秀娟李海陈胜良
关键词:微RNAS细胞增殖细胞侵袭
干细胞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干细胞来源于胚胎、胎儿和成体组织,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各种类型的干细胞以其独特方式在肝脏再生过程中发挥作用,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本文就目前干细胞的分类、移植途径、临床治疗中的相关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李金辉汪铮李海
关键词:干细胞肝疾病干细胞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