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继松

李继松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病毒
  • 3篇疫苗
  • 2篇痘病
  • 2篇痘病毒
  • 2篇人工染色体
  • 2篇重组鸡痘
  • 2篇重组鸡痘病毒
  • 2篇细菌人工染色...
  • 2篇免疫
  • 2篇鸡痘
  • 2篇鸡痘病
  • 2篇鸡痘病毒
  • 2篇DNA疫苗
  • 2篇传染
  • 2篇传染性
  • 2篇传染性支气管...
  • 1篇蛋白
  • 1篇疫病
  • 1篇强毒
  • 1篇禽流感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东莞出入境检...
  • 1篇辽宁省动物疫...

作者

  • 6篇李继松
  • 5篇王云峰
  • 5篇石星明
  • 5篇王玫
  • 4篇曾伟伟
  • 3篇孙妍
  • 3篇童光志
  • 2篇刘胜旺
  • 2篇崔红玉
  • 2篇兰德松
  • 2篇高宏博
  • 2篇黄婷婷
  • 1篇刘长军
  • 1篇任刚
  • 1篇杨桂花
  • 1篇田国彬
  • 1篇孙鹏

传媒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年份

  • 6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超强毒L-ZY株细菌人工染色体的构建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淋巴细胞肿瘤性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曾给养鸡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人们依次用火鸡疱疹病毒(HVT)、HVT与MDV血清Ⅱ型联用、MDV血清Ⅰ...
李继松
关键词:马立克氏病病毒细菌人工染色体感染性克隆
文献传递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对异源LTJ95Ⅰ株病毒攻击的免疫保护被引量:2
2009年
将共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基因和鸡干扰素-γ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S1)接种4周龄SPF鸡,免疫3周后用同源(LX4株)及异源强毒株(LTJ95I)攻毒,评价重组疫苗对异源病毒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重组疫苗接种1周后,免疫鸡产生抗IBV的抗体;而且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略高于非免疫对照组;攻毒后,异源强毒株攻毒的免疫组CD4+T淋巴细胞呈下降趋势,并且该组低水平CD4+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试验结束,而其他组CD4+T淋巴细胞均迅速上升,峰值达到14.5%;同源强毒株攻毒的免疫组CD8+T淋巴细胞呈高水平的表达,而其他组攻毒后均无明显变化;保护率结果显示,同源强毒株攻毒免疫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21.43%和0%,与其他各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另外同源强毒株攻毒的免疫组病理损伤与异源强毒株攻毒的试验组相比明显减轻,其排毒时间和排毒量也均有所减少;强毒攻毒后所有试验组体重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可以说明,重组疫苗能对同源强毒株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但不能对遗传关系较远的强毒株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石星明王玫王云峰杨桂花孙鹏李继松曾伟伟刘胜旺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干扰素-ΓS1蛋白
利用Rde/ET技术构建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火鸡疱疹病毒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本研究以火鸡疱疹病毒(HVT)BAC分子克隆为平台,构建表达禽流感HA基因的重组火鸡疱疹病毒,以开发新型病毒活载体疫苗。【方法】利用Red/ET重组技术,经过两步法重组:第一步,用两端带有50bp大小左、右同源臂a和b的选择标记基因rpsL-neo表达盒替换HVT基因组US2区;第二步,用两端带有同样的50 bp左、右同源臂a和b的HA基因表达盒替换选择标记基因rpsL-neo表达盒。在含有氯霉素和链霉素双抗性的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经卡那霉素抗性反向筛选和PCR进一步鉴定,鉴定正确的克隆命名为pHVT-HA。提取并纯化pHVT-HA DNA,转染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以完成重组病毒的拯救。【结果】命名为pHVT-HA3的BAC克隆转染CEF后第4天,出现病毒噬斑,噬斑形态与野生型HVT相似,获得拯救的重组病毒,命名为rHVT-HA3,将重组病毒rHVT-HA3在CEF上连续传代培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重组病毒在连续传代过程中仍能稳定表达HA蛋白。【结论】本研究以HVT BAC为平台,利用Red/ET重组技术,构建了表达禽流感A/Goose/Guangdong/3/96(H5N1)毒株的血凝素(HA)基因的重组火鸡疱疹病毒,为新型禽流感重组活载体疫苗开发奠定基础。
兰德松石星明王云峰刘长军王玫崔红玉田国彬李继松童光志
关键词:火鸡疱疹病毒细菌人工染色体
纹身法免疫增强DNA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
2009年
为评价不同DNA免疫方法(皮内穿刺、肌肉注射)对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自行构建的表达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J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J和表达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F通过普通注射器裸DNA肌肉注射和纹身器皮下裸DNA纹身法投递,分别免疫BALB/c小鼠和SPF鸡,三免后2周用NDV强毒株进行攻毒。采集免疫后小鼠和鸡的血清,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并计算鸡攻毒后保护率,来评价这2种免疫途径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纹身法皮下投递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抗体水平显著高于DNA肌肉注射的抗体水平,而且通过纹身法投递质粒二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肌肉注射三免后的抗体水平。此外,通过纹身法投递50μg质粒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于同一时期通过肌肉注射100μg质粒产生的抗体水平;攻毒试验表明,和肌肉注射免疫相比,纹身法皮肤免疫的免疫保护效果更佳。以上结果表明,纹身法皮下投递DNA疫苗,能诱导产生更强大的免疫应答,而且还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它将满足实验室条件下产生更快更强大免疫应答的需要,也为今后DNA疫苗免疫方法和途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曾伟伟石星明黄婷婷王玫高宏博孙妍李继松王云峰
关键词:DNA免疫DNA疫苗免疫途径
表达传染性支气管炎S1基因和IFN-γ基因重组鸡痘病毒安全性与最适免疫剂量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对共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和II型干扰素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FNγS1)冻干疫苗进行安全性和最适免疫剂量的研究。取冻干疫苗,加生理盐水恢复至冻干前体积,分别取0.1 mL经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1周龄SPF鸡,接种剂量为1.0×10^5PFU,接种后3 d出现局部反应,5 d局部肿胀达到最大,接种鸡无其它全身反应,精神、食欲以及发育等均不受影响,说明重组病毒对实验鸡是安全的。将重组疫苗用生理盐水作倍比稀释后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接种4周龄SPF鸡,接种剂量为1.0×10^1-1.0×10^4PFU,免疫后3周攻击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LX4株。结果表明,在接种剂量为1.0×10^2-1.0×10^4PFU的剂量范围内均可以使全部实验鸡产生局部反应,并对IBV的攻击形成保护,降低免疫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保护率达到73%以上;1.0×10^1PFU接种实验鸡后,仅有5/11的鸡出现局部反应,对IBV攻击的发病保护率为64%,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说明,疫苗接种后的局部反应与重组疫苗的免疫效力之间具有相关性,根据疫苗生产使用实际情况确定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疫苗的最适免疫剂量为10^3PFU。
石星明王云峰王玫兰德松任刚李继松曾伟伟孙妍刘胜旺童光志
关键词:传染性支气管炎重组鸡痘病毒S1基因
密码子优化增强新城疫病毒DNA疫苗的表达水平和免疫效果被引量:1
2009年
为提高新城疫病毒(Newcastl Disease Virus,NDV)F基因DNA疫苗的表达量,增强其免疫效果。按照鸡体内偏嗜性密码子人工合成了NDV F48E9株的F基因optiF,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获得pVAX1-optiF。将F48E9株的F基因pVAX1-F与pVAX1-optiF分别转染COS-7细胞,72h后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瞬时表达的F蛋白。将质粒pVAX1、pVAX1-F和pVAX1-opti F以200μg/只的剂量分别股四头肌多点注射18只2周龄SPF鸡,2周后加强免疫1次,同时设立PBS对照。二免2周后每组取12只鸡以105EID50的F48E9株NDV强毒进行攻毒,评价这2种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F基因密码子的优化可显著提高NDVDNA疫苗诱导的保护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攻毒后所有pVAX1-optiF免疫鸡均获得保护(12/12),而pVAX1-F组保护率只有17%(2/12)。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抗原基因的表达量及表达抗原的免疫原性有直接关系。与未经修饰的F基因相比,修饰后的F基因体外瞬时表达水平明显提高。
曾伟伟石星明高宏博王玫黄婷婷李继松孙妍崔红玉童光志王云峰
关键词:DNA疫苗密码子优化F基因免疫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