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社教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治水,承载人民新期待——2016年两会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2016年3月,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解决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通水""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扩大有效投资,设立专项基金,加强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新时期治水,党和国家高度关注,也是代表委员们提建议、写提案的重要话题,而这一切,都体现了亿万百姓的殷殷期待——水利话题再热"两会""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重拳治理大气雾霾".
- 谭元敏李社教
- 关键词:水利建设基金水利改革水资源配置农业水价生态补偿机制水生态保护
- 栏目主持人语
- 2014年
-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发现40年之际,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局、大冶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中国矿冶考古与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学术研讨会,70余位专家与会,以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为中心话题,以中国矿冶考古为主要审视角度,或回顾历史、或展示新的成果、
- 李社教
- 关键词:主持人中国社科院铜绿山人民政府矿冶
- 开放开拓 尚智尚新——论“湖北精神”被引量:1
- 2012年
- 文章强调了湖北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凝练、培育、塑造"湖北精神"的必要性,探讨了提出"湖北精神"的原则,并在吸收历史营养、融入地域特色、分析现实情况、确立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反思,提出了以"开拓开放、尚智尚新"为"共同语言"的"湖北精神"。
- 李社教
- 关键词:原则性
- 小议铜绿山古铜矿的先进性
- 上世纪70年代初,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这也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古矿冶遗址.通过考古学家们不断的田野考古,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神秘面纱正一点一点被揭开.本文从考古学家们的考古发现中,梳理出铜绿山古铜矿...
- 李社教谭元敏
- 关键词:考古学铜绿山生产技术
- 文献传递
- 关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的思考被引量:2
- 2017年
- 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在中国乃至世界矿冶文化遗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自发现以来,对其保护管理可谓一波三折。文章在梳理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保护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权属不一致、保护遭遇执法难、遗址保护与开采并存、民众保护意识不强。建议:理顺管理关系,建立协调机制;科学规划生产,加强全面监管;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意识;学习先进经验,修复遗产环境。
- 谭元敏李社教陈树祥
- 关键词:铜绿山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 向死而生的全民狂欢——从“狂欢化”诗学解读电影《赛德克·巴莱》被引量:1
- 2014年
- 被称作史诗电影的《赛德克·巴莱》是由真实历史故事"雾社事件"改编而成的,反映的是台湾受日本统治时期发生在台中州能高郡雾社的抗日行动。这次抗日行动是赛德克族的一场民族狂欢,从中我们可以看见赛德克族热忱肯定现实生活、在高压的环境中呈现出热血的生命意志。为做"真正的人",赛德克族人向死而生。同时,这次民族狂欢还让我们读出了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的精髓,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能在对立、碰撞、冲突间又相互作用和对话。
- 石冰李社教
- 关键词:狂欢化
- “大”器传神——三星堆文化器物造型的审美特征
- 2019年
- 三星堆文化器物造型总体上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大"。"大"既现之于古蜀人器物的形制或造器的方法,也现之于通过器物表现的对象。三星堆文化器物造型的表达意图、表达内容、表达效果都指向神,同时也是借神扬人,由此折射出了古蜀人的"崇高"的审美观念。
- 李社教
- 关键词:三星堆文化器物造型审美特征
- 《黄石记忆》开播五周年评点
- 2013年
- 《黄石记忆》是黄石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一档展示黄石文化风貌的系列记录专题节目。作为一档具有本土特色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开播5年来明显呈现了两大变化,同时也在两个方面坚守。针对《黄石记忆》栏目更具历史厚重感的问题,本文提出了3个方面的建议,期望促使其作为回望者,更好地透过荧屏之光照亮黄石这座城市的远行。
- 李社教石冰
- 关键词:评点坚守
- 回眸大国烟云——评胡燕怀的《大国烟云》
- 2015年
- 《大国烟云》是中国第一部书写张之洞办铁厂的长篇历史小说,在价值评判上表现出明确的变革取向,对张之洞及其事业的追随者进行了褒扬,通过聚焦式叙事,融真实性与虚构性、传奇性为一炉,反映了中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史的一段艰难历程。
- 李社教
- 关键词:张之洞传奇性
- 黄石矿冶文化研究述评被引量:6
- 2014年
- "矿冶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湖北省黄石市。"矿冶文化"自提出后,在政府、学者、媒体三者的良性互动中,由黄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从对目前报刊文章的归纳与梳理中可以看出,矿冶文化研究主阵地、主力军在黄石,黄石矿冶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在归纳总结黄石矿冶文化已有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尚待深入的研究内容,为矿冶文化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谭元敏李社教
- 关键词:矿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