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泽红

作品数:133 被引量:1,703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0篇经济管理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水利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历史地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9篇生态
  • 17篇城市
  • 11篇水资源
  • 11篇丝绸之路
  • 11篇经济带
  • 10篇一带一路
  • 8篇英文
  • 8篇可持续发展
  • 7篇农业
  • 7篇旅游
  • 6篇生态经济
  • 6篇经济走廊
  • 6篇城市化
  • 5篇循环经济
  • 5篇野外
  • 5篇生态环境
  • 4篇地缘
  • 4篇中俄
  • 4篇资源型
  • 4篇黑土

机构

  • 125篇中国科学院
  • 5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3篇陕西师范大学
  • 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黑龙江省林业...
  • 8篇俄罗斯科学院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西南林业大学
  • 4篇安徽工业大学
  • 4篇安徽大学
  • 4篇鲁东大学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首都经济贸易...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内蒙古财经大...

作者

  • 132篇李泽红
  • 89篇董锁成
  • 46篇李宇
  • 24篇李富佳
  • 18篇李飞
  • 14篇程昊
  • 13篇石广义
  • 11篇汤尚颖
  • 10篇于会录
  • 10篇李俊
  • 9篇黄永斌
  • 8篇毛琦梁
  • 6篇郑吉
  • 6篇朱少卿
  • 6篇赵敏燕
  • 6篇李斌
  • 5篇王卷乐
  • 5篇王喆
  • 5篇郭文杰
  • 5篇张晓晓

传媒

  • 21篇资源科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院...
  • 9篇干旱区资源与...
  • 9篇Journa...
  • 8篇环境与可持续...
  • 7篇自然资源学报
  • 4篇地理研究
  • 3篇资源开发与市...
  • 2篇地理学报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生态经济
  • 2篇河南科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经济问题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9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14篇2016
  • 18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271
2011年
中国水资源短缺,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分布不匹配,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关系,运用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特定年份相关数据计算其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数,描述中国各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以此综合分析评价中国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不相匹配;西南省区水资源承载潜力相对较大;长江、珠江流域及东部沿海地区,已无水资源承载力优势;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如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超载严重,水资源承载力渐趋枯竭。
刘佳骏董锁成李泽红
关键词:水资源
一种稳定型野外数据记录用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型野外数据记录用计算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壁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安装板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计算机,所述...
李泽红刘运伟韩家永董上张厚良周玲范冬茹
文献传递
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分析被引量:66
2008年
对比区域相对资源人口与经济承载力理论值与实际人口和经济量,有助于了解案例区相对于参照区的发展状态,并能为合理调控案例区人口和经济规模以及确定其未来开发策略提供指导性认识。相对资源承载力测算普遍采用加权线性和模型,其弊端主要在于过多的权重选择和对不同类型资源之间匹配关系的忽视影响了测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基于此对传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利用新模型,以全国为参照区,对湖北省1978年~2006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湖北省正处于人口超载,经济发展不足的阶段,经济发展不足制约了对人口的容纳能力,未来应成为国家重点开发的省份和经济活动集聚的地区之一。
李泽红董锁成汤尚颖
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实证分析
基于分形维数测算的西安古城道路网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基于人类尺度营建的古城道路网经过历史演化具有分形结构。在汽车成为道路设计导向的背景下,立足于分形连接的古城道路网应回归人性化出行的视角,应用Hausdorff维数简化分析法、长度—半径维数分析法及分枝数目—半径维数分析法,对1735年、1893年、1949年及2014年四个时期西安古城道路网进行了分形维数的测算,揭示了道路网分形演化趋势和不同时期的分形特征,探讨了演化原因并确定了分形演化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不断向更高层次演化阶段;演化到较高等级,但外部因素对道路网产生逆向扰动;处于较高层级,但交通方式变革使基于人类尺度的道路网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局部蜕变),指出目前西安古城道路网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局部蜕化趋势不容忽视,并针对问题提出应推崇适宜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模式典范,对古城道路网保护乃至整个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朱少卿董锁成李泽红李富佳原琳娜张佩佩
关键词:道路网络分形维数
建设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体系构想被引量:3
2008年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与其相比,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在目的与任务、经济与技术条件、体制与文化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体系包括政府主导下的制度保障体系、吸收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四层联动的循环经济内核以及生态经济系统协同进化的循环经济模式等。
李泽红董锁成汤尚颖
关键词:循环经济体系
一种便携式野外数据记录用计算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野外数据记录用计算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盖体,所述箱体的两个侧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配设有升降机构,所述箱体的底板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
李泽红刘运伟董上韩家永李相全张巍徐宜彬
文献传递
东北亚中亚区域可持续发展——首届“东北亚中亚区域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1年
首届"东北亚中亚区域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着"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亚和中亚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展开充分讨论,并形成重要研究结论。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和以色列等国20多个研究机构的7位科学院院士、9位研究所所长和200多位专家学者讨论认为,面对积极应对全球变化的国际态势,加强东北亚中亚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研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并向东北亚和中亚地区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发出共同倡议。此次国际论坛对加强东北亚和中亚地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学问题与规律的国际合作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董锁成李泽红李宇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东北亚可持续发展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探索被引量:14
2011年
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成功转型应以社会福利均等化、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整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创新路径。
董锁成李泽红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视频监测系统
一种视频监测系统,视频监测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设备(1)和图像处理设备(2),所述图像采集设备(1)经由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图像处理设备(2)连通,所述图像采集设备(1)包括多个带有用于定位的定位装置(3)的图像采集器(4)和...
李宇董锁成李富佳李泽红
文献传递
宁蒙陕甘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构想被引量:25
2010年
宁蒙陕甘沿黄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边缘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双重任务艰巨。从宁蒙陕甘沿黄地区区情现状入手,分析了该区域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与基础条件,提出了宁蒙陕甘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战略构想及相应保障措施。其中,生态产业带建设是关键,重点从培育国家级生态能源基地、高效生态农牧基地和西北生态旅游胜地等角度构建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推动区域生态-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中心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董锁成李雪石广义金贤锋李泽红王丽丽
关键词: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带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