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婷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氯胺酮对幼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脑区TSPO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幼年小鼠连续多次接受氯胺酮麻醉后学习记忆认知功能及海马脑区内 TSPO 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出生21 d 的幼年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 =12)和氯胺酮组(n =12),每天1次分别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氯胺酮,连续7 d。然后进行 Morris 水迷宫实验,包括4 d 的适应性训练和1 d 的空间探索实验,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后处死小鼠,取双侧的海马脑区,采用 Western blotting 技术和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小鼠海马内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和 TSPO 表达水平。结果训练期3~4 d,氯胺酮组小鼠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 <0.05)。探索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氯胺酮组小鼠在平台所在象限滞留时间和经过次数明显减少(P <0.05);Western blotting 分析结果表明,氯胺酮组幼年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标记物 Iba-1和 TSPO 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显示,氯胺酮组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发生了形态学的改变,TSPO 蛋白的表达增强。结论氯胺酮组小鼠海马脑区内小胶质细胞被激活,与之共同表达的 TSPO 蛋白的表达增高,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减退。
- 李桂婷张蕊邹珊珊丁明
- 关键词:氯胺酮学习记忆能力小胶质细胞
- 18KDa转位蛋白在异氟醚致大鼠认知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 目的 观察18KDa转位蛋白(TSPO)在异氟醚麻醉所致的大鼠认知功能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4月龄SD雄性青年大鼠10只,随机分为两组(n=5):青年对照组(AC组)、青年麻醉组(AA组);20月龄SD雄性老年...
- 高建张蕊李桂婷曹焕军
- 关键词:异氟醚神经保护作用
- 18kDa转位蛋白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 18 kDa转位蛋白(18 kda translocatorprotein,TSPO)过去称之为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PBR),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跨膜蛋白,主要位于线粒体外膜,并与高亲和力的药物配体和胆固醇结合。TSPO与3...
- 高建张蕊李桂婷
- 关键词:神经保护麻醉学小胶质细胞激活中枢神经系统活性氧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18kDa转位蛋白在异氟醚麻醉致大鼠认知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18kDa转位蛋白(TSPO)在异氟醚麻醉所致的大鼠认知功能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月龄SD雄性青年大鼠10只,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AC组)和青年麻醉组(AA组);20月龄SD雄性老年大鼠10只,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OC组)和老年麻醉组(OA组)。麻醉组吸入2%异氟醚6h,对照组吸入空气6h。麻醉后1d,2d,3d,4d进行水迷宫测试,检测海马组织TSPO蛋白表达。测定麻醉前(T1)、麻醉诱导6h(T2)、麻醉后24h(T3)、麻醉后48h(T4)血清TNF-α,IL-1β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吸入异氟醚后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老年大鼠延长明显(P<0.01);麻醉后大鼠海马区TSPO蛋白表达增加(P<0.05),老年大鼠增加显著(P<0.01);与T1相比,T2时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升高(P<0.05),T3,T4时逐渐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异氟醚可能通过诱发神经炎症导致大鼠认知功能下降,而其认知功能的恢复可能与海马区TSPO蛋白表达增加有关。
- 高建张蕊李桂婷曹焕军
- 关键词:异氟醚麻醉
- 18kDa转位蛋白在神经保护中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背景 18 kD转位蛋白(translocator protein, TSPO)参与胆固醇转运、脂质代谢、线粒体氧化、调控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近年来在神经损伤和中枢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引起了关注。 目的 综述目前TSPO的生理作用和神经保护作用进展,为该蛋白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 从生理功能、在中枢炎性反应和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修复作用3个方面综述TSPO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 趋向 TSPO有望成为一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潜在的药物靶点和生物标记物。
- 高建张蕊李桂婷
- 关键词:神经保护炎性反应细胞凋亡
- 氯胺酮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NOX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评价氯胺酮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NADPH氧化酶2(N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6周龄,体重180 ~ 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和氯胺酮组(K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术后3d开始K组每天腹腔注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10 mg/kg至术后21 d;S组和NP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d、术后3、7、14和21 d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术后7d痛阈测定结束后,每组处死3只大鼠,取L45脊髓背角,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NOX2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测定NOX2 mRNA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和K组术后3、7、14和21 d时MWT降低,TWL缩短,术后7d时脊髓背角NOX2蛋白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NP组比较,K组术后7、14和21 d时MWT升高,TWL延长,术后7d时脊髓背角NOX2蛋白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氯胺酮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与其下调脊髓背角NOX2表达有关.
- 武广函张蕊梁映霞王惠霞李波朱苗苗郎学宝李盈李桂婷高成杰
- 关键词:氯胺酮神经痛脊髓NADPH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