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景奇

作品数:48 被引量:321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会议论文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建筑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0篇城市
  • 16篇景观
  • 13篇园林
  • 11篇风景园林
  • 9篇生态
  • 7篇城市规划
  • 5篇生态学
  • 5篇风景
  • 4篇哲学
  • 4篇社会
  • 4篇公园
  • 3篇艺术
  • 3篇哲学思考
  • 3篇社会性
  • 3篇生态规划
  • 3篇乡村
  • 3篇乡村景观
  • 3篇旅游
  • 3篇伦理
  • 3篇景观设计

机构

  • 4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内蒙古建筑职...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加拿大奥雅园...
  • 1篇天津市园林规...
  • 1篇广东省城乡规...

作者

  • 48篇李景奇
  • 3篇杨博超
  • 3篇李哲
  • 3篇宋晓杰
  • 3篇查前舟
  • 2篇王翚
  • 2篇李春玲
  • 2篇董小云
  • 2篇周若璇
  • 2篇张波
  • 2篇秦小平
  • 1篇姚远
  • 1篇张燕玲
  • 1篇林瑛
  • 1篇林瑛
  • 1篇林瑛
  • 1篇邬峻
  • 1篇刘倩
  • 1篇宋继宏
  • 1篇熊和平

传媒

  • 8篇中国园林
  • 3篇第三届“U+...
  • 2篇上海城市规划
  • 2篇第3届“21...
  • 2篇第四届“U+...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武汉城市建设...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园林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城市建筑
  • 1篇2006年“...
  • 1篇北京大学第五...
  • 1篇第11届中日...
  • 1篇事件旅游及旅...
  • 1篇2011中国...
  • 1篇第六届城市与...
  • 1篇2016中国...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1世纪我国风景园林领域若干前沿问题探讨被引量:43
2001年
从信息、生态学、旅游与风景园林等几方面对风景园林领域的若干重大前沿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信息时代人们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思维多元化,追求个性化,休闲娱乐需求不断增加,风景园林设计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生态理论、生态文化将成为21世纪人们处理人口-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将促进风景园林不断创新与发展以适应社会新的需求。
李景奇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学生态文化
城市水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与关键技术的哲学思考被引量:15
2019年
海绵城市建设是重要的城市双修工程,也是区域水生态系统要素、成分、秩序、生态位与水系统的修复,其最终目的是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修复和建立生态型排水体系。从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等层面,增加或者修复城市海绵体的规划建设,包括以下4大方面:(1)湖泊、湿地、河流、堰塘及沟渠,(2)各类绿地(森林、山林、公园绿地、草地、农田等),(3)建筑屋顶、废弃地、荒地及裸露土壤,(4)排污、排水明渠、管道、箱涵、暗河以及地下水库等。通过土地利用与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实现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是雨洪管理与水生态系统重建,然而其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还属于顶层设计的战略行动,包括立法、体制、机制、系统、流域、区域协调的理念、理论、规划方法与工程技术社会变革等。海绵城市建设要深刻认识和掌握大自然水的循环规律,其核心是气象、水文、城市规划、水利学、景观学、排水、生态工程等专业联合协作,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李景奇
关键词:水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
“两型社会”新时期下的风景名胜区改造—以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原居民点调控为例
本文通过对东湖风景名胜区原居民生产和生活状况的现场调研,基础情况的数据统计调查,并在充分分析原居民生产生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风景区运营模式的转型和科学规划、统一管理的要求,围绕切实引导风景区资源合理配置,旅游服务经济合理...
李哲李景奇
关键词:生态城市科学规划两型社会
文献传递
中国乡村复兴与乡村景观保护途径研究被引量:41
2016年
中国文化的根与传承者在乡村,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现在大多研究乡村文化者属于文化的殉情者,并非真正的文化传承者,文化者所谓生活方式,言传身教,为人处世的规则。当下中国的城市可能是最缺少传统文化的地方,或者是最缺少文化的地方。所以我们城市人才经常要打造文化、塑造文化。乡村与乡村景观保护是中国文化保存与传承的最后堡垒。通过乡贤计划、运行机制、经济产业、宗教计划与城乡计划五大方面初步论述了中国乡村复兴与景观保护的可能途径与振兴计划。
李景奇
关键词:风景园林乡村景观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校园植物空间设计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江安校区现有主要景观植物进行了梳理。其次对江安校区各区域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现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相应建议,为其他高校校园植物空间设计提供了指导。
马琳李景奇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植物空间
从环境保护到生态运动--生态学的颠覆性与建设性被引量:3
2016年
景观评价包括使用前评价与使用后评价,在国内比较重视景观现状与资源评价,而忽视景观使用后评价,也就是缺乏景观的绩效评价。我们的景观评价更多侧重于主观评价与视觉美学评价。景观的评价包含了社会绩效、经济绩效与生态环境效益等绩效综合评价,不仅有定性评价,更应该从定量角度加以认真研究。景观评价的目标、方法与结果直接受到价值观的影响,尤其是生态学的理念与生态价值的影响。
李景奇
关键词:生态学环境保护颠覆性使用后评价景观评价生态环境效益
建立当代风景园林批评学被引量:7
2008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由于丧失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所具有的那种向心力与凝聚力,没有了铸合整个民族精神走向的统一精神标尺,因而呈现出某种疲沓、松散与萎靡之态。风景园林艺术与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受到整个文学与艺术批评的影响。相对于文学批评、艺术批评甚至建筑批评,风景园林批评由于其综合性、复杂性以及实践性与时代性的影响,还处于起步摸索与萌芽阶段。风景园林批评的主体论、对象论、价值论、生态论、土地伦理和方法论是风景园林批评学的重点。其中风景园林批评的价值论和方法论是批评学的基础。
李景奇
关键词:风景园林批评学伦理方法论
资源型城市精简规划初探——以大庆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作为国家工业的基石,在国内城市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矿藏枯竭的危机凸显和城市转型压力的增大,资源型城市的规划需要得到理念上的更新。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特有的格局与发展模式,以大庆为例,探讨在后资源开发时...
姚远李景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文献传递
城市形象塑造中文化景观的设计——由南阳“三文化园”引发的思考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认知印象。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形象的设计与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多角度审视和研究。在城市形象的影响因素中,文化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灵魂所在。本文以...
王芳张波李景奇
关键词:城市形象塑造文化营造
文献传递
浅析视线分析在城市景观控制中的应用——以恩施市景观特色研究为例
为了保护视觉景观,我们通常要对景观节点周边的城市建设内容进行控制,控制指标的确定有很多方法,在这其中视线分析法是我们最常用的并且比较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视线分析,我们可以将城市景观中感性的认知转变为理性的控制指标。本文通...
宋晓杰李景奇
关键词:视线分析景观控制城市建设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