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汐 作品数:10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钇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硝酸钇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和受试物低、中、高4个试验组,20只/组。从孕期第6天(GD 6)至分娩后第21天(PND 21),受试物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硝酸钇溶液5、15、45 mg/kg BW,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断乳后,继续给予子鼠原剂量受试物直至PND 63天。观察不同剂量硝酸钇对子鼠生长发育、脏器组织和神经行为的影响。结果在PND 21天时,雄鼠低、中、高3个剂量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PND 42天开始至试验结束,雄性高剂量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导致高剂量组雄鼠总增重和总进食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食物利用率无变化。PND 42天时雌鼠低剂量组体重和雄鼠高剂量组脑体比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认为有生物学意义。Morris水迷宫试验中仅高剂量组雌鼠第5天的潜伏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神经行为试验结果均未见差异。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断乳后持续给予硝酸钇受试物会导致高剂量组雄性子鼠的体重下降,但不会影响脑组织重量,也不会在成年早期对子鼠的痛觉、运动活力和认知能力等神经行为造成影响。 李晨汐 耿雪 马川 方海琴 支媛 于洲 贾旭东 徐海滨关键词:神经发育 神经行为 稀土 毒理试验 溴氰菊酯亚慢性染毒对小鼠神经行为及海马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溴氰菊酯(DM)亚慢性染毒对小鼠神经行为和海马谷氨酸受体(NMDA)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雌性昆明小鼠60只,分为4组,通过灌胃连续染毒60d,热板试验、转棒试验、抓力试验和后肢支撑力测试检测小鼠感觉、运动行为的改变;自主活动能力测试反应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避暗试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改变;RQ—PCR技术检测海马NMD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DM亚慢性染毒后小鼠在感觉、运动功能方面未出现明显改变(P〉0.05);自主活动能力测试染毒剂量组小鼠平均自主活动次数为(93±18)次、(107±13)次、(105±22)次,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小鼠平均自主活动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暗试验染毒剂量组小鼠潜伏期分别为(175.4±38.4)s、(146.4±51.2)s、(132.3±45.0)s,失败次数分别为(0.7±0.3)次、(1.4±0.5)次、(1.8±0.9)次,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潜伏期缩短,中、高剂量组失败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小鼠海马NPd、NR2A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高剂量组NR2B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DM亚慢性染毒可引起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加、学习和记忆功能损伤,并影响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mRNA的表达。 曹佩 汪惠玲 冯永全 于洲 李晨汐 刘珊 马宁 徐海滨关键词:溴氰菊酯 亚慢性 神经行为 谷氨酸受体 重组人乳铁蛋白小鼠喂养毒理学评价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人乳铁蛋白对小鼠亚急性毒性。方法断乳昆明小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AIN-93啮齿类实验动物纯合饲料,人乳铁蛋白组饲料用重组人乳铁蛋白替代AIN-93中的酪蛋白制成,进行小鼠28 d喂养试验,每周记录体重和进食量,实验结束时分析血液、取脏器称重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人乳铁蛋白组雄性小鼠终体重为(38.3±3.1)g,高于对照组的(34.9±4.3)g;人乳铁蛋白组雌性小鼠终体重为(31.2±2.4)g,对照组终体重为(31.2±1.9)g,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人乳铁蛋白组小鼠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脏器重量、脏体比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重组人乳铁蛋白对小鼠未见亚急性毒性作用。 刘珊 王小丹 冯晓莲 李晨汐 汪会玲 徐海滨关键词:人乳铁蛋白 转基因 农药透皮吸收的登记要求和检测方法 2011年 皮肤经常会暴露在工业、农业、药用和化妆品等不同种类化学物质的环境下。在潮湿低压的农业生产操作过程中,虽然皮肤能够阻止超过90%以上的农药的暴露,但仍然是农药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农药或其降解物穿过表皮可能对皮肤组织引起局部反应,甚至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和体内组织中,进而造成一系列的机体损伤。 李晨汐 徐海滨关键词:农药 透皮吸收 记要 皮肤组织 血液循环系统 重组人乳铁蛋白的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重组人乳铁蛋白的遗传毒性。方法:以重组人乳铁蛋白为受试物,按每皿62、185、556、1667、5000μg5个剂量进行Ames试验,按1.88、3.75和7.50g/kg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并设立对照组。结果:重组人乳铁蛋白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各剂量组PCE百分比均未少于阴性对照组的20%,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重组人乳铁蛋白未见遗传毒性。 刘珊 冯晓莲 李晨汐 耿桂英 刘海波 支媛 徐海滨关键词:遗传毒性 重组蛋白 人乳铁蛋白 烟碱类农药吡虫啉的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2012年 目的研究吡虫啉体外经皮渗透吸收的效果,分析样品浓度和皮肤蓄积作用等对农药风险评估的影响。方法采用Franz垂直扩散池,以雄性Wistar大鼠离体腹部新鲜皮肤或冷冻皮肤为渗透屏障,LC/MS/MS法测定接受液和皮肤中的吡虫啉含量,分别比较高低两种吡虫啉溶液和两类皮肤的透皮效果。结果在使用新鲜皮肤的体外试验中,高、低两种浓度的接受液中吡虫啉含量占总受试物的比例均数分别为6.8%,6.6%,皮肤残留中吡虫啉含量占总受试物的比例均数分别为10.7%,1.3%,经皮渗透吸收率为分别17.5%和7.9%。在使用同种(低浓度)浓度新鲜和冷冻皮肤的体外试验中,新鲜皮肤和冷冻皮肤的接受液中吡虫啉含量占总受试物的比例均数分别为6.6%,0.7%,皮肤残留中吡虫啉含量占总受试物的比例均数分别为1.3%,10.7%,经皮渗透吸收率分别为7.9%和11.4%。结论高浓度吡虫啉在新鲜皮肤上的经皮渗透吸收率最大,是本实验吡虫啉暴露“最坏情况”的估计值,也是可用于风险评估的参考值。 李晨汐 李敏 冯晓莲 曹佩 王小丹 刘珊 徐海滨关键词:吡虫啉 透皮吸收 体外法 重组人α-乳清白蛋白潜在致敏性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重组人α-乳清白蛋白(rhLA)的致敏性。方法使用在线致敏原数据库(The Allergen Online Database)、致敏蛋白结构数据库(Structural Database of Allergenic Proteins)和食品安全致敏原数据库(Allergen Database for Food Safety),分析目标蛋白与已知致敏原的序列或结构相似性。结果 rhLA致敏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hLA与已知致敏原牛α-乳清白蛋白、牛乳糖合酶B蛋白(致敏原Bos d 4)、鸡溶菌酶C(1,4-β-N乙酰胞壁质酶C、致敏原Gal d IV、致敏原Gal d 4)存在较高的序列或结构同源性。结论 rhLA具有潜在的致敏可能性。 刘珊 汪会玲 冯晓莲 李晨汐 徐海滨关键词:重组蛋白 转基因 致敏性 硝酸钇的神经发育毒性动物实验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利用ITSFn神经发育毒性评价模型,探究硝酸钇对神经发育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动物实验观察终点提供细胞学依据。参照OECD426神经发育毒性实验指南,对硝酸钇的神经发育毒性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毒性机理... 李晨汐关键词:稀土元素 神经发育毒性 文献传递 重组人乳铁蛋白致敏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初步评价牛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的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的致敏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消化稳定性试验了解rhLf致敏的可能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rhLf与已知致敏原乳转铁蛋白和卵转铁蛋白有序列同源性,与Asp f 2、Ole e 10和Ole e 9存在结构相似性。消化稳定性试验显示rhLf在胃液中易被消化成小片段,在肠液中不易被消化。结论 rhLf具有一定的潜在致敏可能性。 刘珊 陈惠芳 王小丹 冯晓莲 李晨汐 徐海滨关键词:重组蛋白 人乳铁蛋白 转基因食品 致敏性 食品安全 转基因牛肉食用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2017年 目的通过90 d喂养试验初步评价转人α-乳清白蛋白基因牛肉的食用安全性。方法将普通牛肉和转基因牛肉分别制成牛肉粉,按照5%的比例掺入基础饲料并调整配方使之与啮齿类实验动物纯化饲料AIN93G相一致。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转基因牛肉饲料、普通牛肉饲料和基础饲料AIN93G喂养90 d。每日观察动物体征,每周记录动物体质量和进食量,试验结束时对动物进行尿液检查、血液细胞学和血液生化学分析,对重要脏器称重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食含有转基因牛肉的饲料对大鼠体质量、进食量、尿液、血液细胞学和血液生化学、脏器重量及组织病理学均未产生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的90 d喂养试验结果提示转基因牛肉的食用安全性与普通牛肉无差别。 冯晓莲 汪会玲 李晨汐 支媛 刘海波 刘珊关键词:转基因 转基因食品 牛肉 食品安全 食用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