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梅

作品数:39 被引量:20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蛋白
  • 11篇蛋白激酶
  • 11篇蛋白激酶CK...
  • 11篇激酶
  • 9篇细胞
  • 6篇全酶
  • 4篇肿瘤
  • 4篇重组蛋白
  • 4篇酶动力学
  • 4篇黄酮
  • 3篇凋亡
  • 3篇增殖
  • 3篇生物化学
  • 3篇生物化学实验
  • 3篇蒽醌
  • 3篇细胞株
  • 3篇教育
  • 3篇化学实验
  • 3篇活性
  • 3篇毕业论文

机构

  • 23篇广东医学院
  • 22篇广东药学院
  • 5篇深圳市儿童医...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附...
  • 1篇广州新海医院

作者

  • 36篇李春梅
  • 20篇刘新光
  • 14篇梁念慈
  • 9篇林小聪
  • 8篇陈小文
  • 6篇吕世静
  • 5篇罗少洪
  • 4篇罗斯
  • 4篇杨红
  • 3篇林元藻
  • 3篇唐湘涓
  • 3篇凌光鑫
  • 3篇周克元
  • 2篇何震宇
  • 2篇梅寒芳
  • 2篇毛建文
  • 2篇黄丹
  • 2篇陈耕夫
  • 1篇黄清松
  • 1篇杨日福

传媒

  • 6篇广东药学院学...
  • 3篇检验医学教育
  • 2篇右江医学
  • 2篇中国药理通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草药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医学检验教育
  • 1篇医学教育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9种蒽醌类衍生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活性的影响及构效浅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9种蒽醌类衍生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活性的影响,并进行构效分析。方法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人CK2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药物作用后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探讨蒽醌类衍生物对重组人CK2全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半数效量概率单位法计算其IC50值。结果米托蒽醌、2-羧基蒽醌、1,2-二氨蒽醌、1,8-二羟蒽醌和醌茜能明显抑制重组人CK2全酶活性,其IC50值分别是0.66、0.81、8.81、28.76和61.26μmol·L-1;其中米托蒽醌、2-羧基蒽醌和1,2-二氨蒽醌的作用效果均强于目前已知的CK2抑制剂DRB和A3。1-氨基蒽醌和1-氯蒽醌对CK2的作用效果较弱,其IC50值分别为143.38和221.18μmol·L-1;而蒽醌和2-乙基蒽醌对CK2的活性则没有明显的影响。构效分析表明:C2上的-COOH、C8位上的-OH以及C2上的-NH2可能分别是2-羧基蒽醌、1,8-二羟蒽醌和1,2-二氨基蒽醌的药效基团;而C2上的-CH2CH3和C1上的-Cl可能分别是2-乙基蒽醌和1-氯蒽醌的非必需基团。结论米托蒽醌、2-羧基蒽醌和1,2-二氨蒽醌是3种较强的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
林小聪李春梅刘新光陈小文梁念慈
关键词:蛋白激酶CK2蒽醌类衍生物IC50
超声在骨质疏松症上的应用
超声是指频率高于2万赫兹、超过人耳听阈高限的声波,目前超声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本文就超声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综述。
李春梅杨日福张伟范晓丹刘刚丘泰球
关键词:超声骨质疏松症
文献传递
蛋白激酶CK2抑制剂的筛选
2003年
李春梅刘新光梁念慈
关键词:肿瘤细胞癌基因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探讨被引量:12
2005年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学校要从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因条件;另一方面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要增强创新意识,转变学习观念,加强实践锻炼,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内因条件。
林满华刘新光李春梅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教育
抗加特纳杆菌卵黄免疫球蛋白(IgY)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观察鸡卵黄中抗加特纳杆菌抗体的产量、纯度、来源及稳定性。方法用阴道加特纳杆菌作为抗原免疫Leghorn鸡。通过改良水稀释法提取卵黄中的IgY。双紫外光波长测定抗体含量 ,SDS -PAGE电泳检测抗体纯度。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测定该抗体来源。ELISA检测IgY对温度、酸碱度的稳定性。结果抗体含量 12 .8mg/mL蛋黄液 ,抗体纯度达 95 %。免疫印迹证明IgY与鸡血清中的IgG具有相同的分子量和抗原性。IgY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对酸碱具有一定的耐受力。结论WD水稀释法能得到高产量、高纯度的特异性IgY 。
林元藻黄清松李春梅邹燕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
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02年
阐述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面临严峻挑战与发展的新机遇。提出如何看待和认识市场经济,以及目前存在的负面效应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新形势,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为新世纪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李春梅吕世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3,6-二羟黄酮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观察3,6二羟黄酮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的直接作用及其酶动力学机制,寻找CK2的抑制剂。方法以重组人CK2全酶为分子靶点,检测不同浓度3,6二羟黄酮对CK2活性的影响,并通过酶的动力学分析其抑制作用机制。CK2活性通过测定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放射活度来检测。结果重组人CK2与天然CK2的性质完全一致。3,6二羟黄酮对重组人CK2全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1393μmol·L-1;进一步分析,它与ATP呈竞争性抑制CK2的活性,抑制常数Ki值为1067μmol·L-1;与酪蛋白呈以非竞争性为主的混合性抑制CK2的活性,抑制常数Ki值为1734μmol·L-1。结论3,6二羟黄酮是一种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重组人CK2可作为一种较为简便地筛选和开发有效的CK2抑制剂的分子靶点。
李春梅刘新光林小聪陈小文梁念慈
关键词:蛋白激酶CK2重组蛋白全酶黄酮酶动力学
七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抑制作用的结构效应关系(英文)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7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活性的影响并进行结构效应关系的分析。方法: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人CK2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药物作用后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CK2全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半数效量概率单位法计算其IC50值。结果:杨梅黄酮、槲皮素、桑色素、毛地黄黄酮、莰非醇、芹菜苷配基和白杨黄素能明显抑制重组人CK2全酶活性,其IC50值分别是1.18,0.51,16.16,0.86,1.88,1.72和13.63μmol/L;其中杨梅黄酮、槲皮素、毛地黄黄酮、莰非醇和芹菜苷配基的作用效果均强于目前已知的CK2抑制剂DRB和A3;而桑色素和白杨黄素的作用效果接近于DRB。结构效应关系分析表明,C6,C3′和C4′上的-OH可能是黄酮类CK2抑制剂发挥抑制作用的药效基团;而在C3上去除1个-OH对其抑制效果基本没有影响;此外,C2′和C5′上的-OH可减弱黄酮类化合物对CK2的抑制作用。结论: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蛋白激酶CK2的抑制效果可能取决于其羟基的位置。
李春梅刘新光林小聪陈小文
关键词:蛋白激酶CK2全酶黄酮类化合物
3,6-二羟黄酮对HL-60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3,6-二羟黄酮对HL-60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台盼蓝拒染观察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258/PI荧光双染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凋亡情况。结果3,6-二羟黄酮对HL-60细胞具有明显地细胞毒作用,呈一定的时效性;流式细胞术、荧光双染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发现了典型的凋亡细胞,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然而统计学分析发现3,6-二羟黄酮并没有引起HL-60细胞周期的变化。结论3,6-二羟黄酮能明显地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能引起细胞的凋亡。
李春梅刘新光梁念慈
关键词:HL-60细胞株凋亡
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的探索被引量:104
2007年
目的:评价PBL教学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问卷调查和考核的方式评价PBL的教学效果。结果:80%以上的学生认为PBL适合自己,能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考核的结果显示PBL教学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好于传统教学。
崔炳权李春梅何震宇林元藻
关键词:PBL教学法生物化学实验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