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文华

李文华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对植
  • 2篇伸长
  • 2篇四环素
  • 2篇土壤
  • 2篇马铃薯
  • 2篇环素
  • 2篇根伸长
  • 2篇二甲戊灵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毒性
  • 1篇植物种
  • 1篇植物种子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色谱
  • 1篇生态毒性
  • 1篇生态毒性效应
  • 1篇气相
  • 1篇气相色谱

机构

  • 4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李文华
  • 3篇贾春虹
  • 2篇王学东
  • 2篇张乙涵
  • 1篇伍钧
  • 1篇陈莉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第七届全国环...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二甲戊灵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残留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测定马铃薯块茎、植株和土壤中二甲戊灵的残留量。结果显示,二甲戊灵的最低检测量为5.0 pg,最低检出浓度为0.05 mg/kg,二甲戊灵在马铃薯块茎、植株和土壤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5.8%~89.8%、86.2%~101.4%和78.7%~88.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8%~8.08%、6.23%~8.77%和5.24%~7.39%。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高,适合马铃薯块茎、植株和土壤样品中二甲戊灵的残留量测定。
李文华王学东陈莉贾春虹
关键词:二甲戊灵马铃薯土壤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二甲戊灵在两种土壤及马铃薯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被引量:7
2014年
在北京和安徽两地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二甲戊灵在土壤与马铃薯植株中的残留降解动态与残留水平。试验样品中的二甲戊灵用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GCMS法,选择离子模式监测(SIM)定量测定。二甲戊灵在马铃薯块茎、植株和土壤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5%~89.8%、91.5%~101%和78.7%~88.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8%~8.5%、6.2%~8.2%和5.2%~7.8%。结果表明,二甲戊灵在马铃薯植株与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安徽(潮土)和北京(褐土)两地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1.0和30.1d,在马铃薯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9.5和10.6d。收获后,马铃薯块茎中二甲戊灵的残留量小于0.01mg·kg^(-1),低于欧盟规定的二甲戊灵在马铃薯中最大允许残留限量0.05mg·kg^(-1)。研究结果为了解二甲戊灵在环境中的残留水平及食物链迁移转化提供了参考。
陈莉李文华王学东贾春虹
关键词:二甲戊灵降解动态马铃薯土壤
四环素对植物种子芽伸长与根伸长的生态毒性效应
本文研究在种了发芽实验条件下,四环素对8种不同植物种子芽伸长和根伸长的毒性效应,进行剂量-效应关系拟合分析,探究不同植物芽伸长和根伸长对四环素的敏感性差异,为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生态阈值建立与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张乙涵陈莉伍钧李文华
关键词:植物种子四环素污染分析生态毒性效应
文献传递
基于植物根伸长终点测试四环素对植物的毒性阈值及其敏感性分布(SSD)被引量:15
2014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植物根伸长为测试终点,研究了添加不同水平的四环素对8种不同植物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及不同植物对四环素毒害的敏感性差异。水溶液中四环素对植物的毒性阈值采用逻辑斯蒂克分布模型拟合得到,物种敏感性分布采用BurrlizO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子根伸长和芽伸长对四环素生态毒性的敏感顺序均为:根伸长>芽伸长。在0.1~1 mg·L-1浓度范围内,四环素能对植物根伸长和芽伸长产生刺激效应,而在浓度>10 mg·L-1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不同品种植物间,水溶液中四环素毒性阈值浓度(ECx)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植物品种差异有关。水溶液中不同植物对四环素毒性的敏感性频次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番茄和黄瓜对四环素较为敏感,而禾本科植物玉米对四环素毒害的响应最不敏感。此研究可为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生态阈值建立与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张乙涵伍钧陈莉贾春虹李文华
关键词:四环素植物毒性物种敏感性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