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振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血管
  • 7篇内皮
  • 6篇血管内皮
  • 5篇血管内皮生长...
  • 5篇内皮生长因子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生长
  • 3篇细胞生长因子
  • 3篇酶联
  • 3篇酶联免疫
  • 3篇酶联免疫吸附
  • 3篇免疫吸附
  • 3篇急性
  • 3篇急性白血
  • 3篇急性白血病
  • 3篇急性白血病患...
  • 3篇肝细胞
  • 3篇肝细胞生长因...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机构

  • 6篇潍坊医学院附...
  • 5篇潍坊医学院
  • 3篇潍坊市人民医...
  • 3篇青岛市肿瘤医...

作者

  • 11篇李振华
  • 7篇刘世超
  • 4篇崔为发
  • 3篇牟凤萍
  • 1篇梁淑娟
  • 1篇蔡伟芹
  • 1篇李伟
  • 1篇王明玲
  • 1篇凌春光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0
  • 4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HGF及VEGF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SIA法动态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清HGF和VEGF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血清HGF、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和未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前血清HGF、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血清HGF及VEGF水平可作为监测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指标。
李振华刘世超牟凤萍
关键词:白血病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一种临床教学用夹板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教学用夹板固定装置,包括长板,长板一侧面设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连接有左固定带固定端,左固定带上设左绑带和左连接环,长板另一侧连接辅助带的一侧,辅助带另一侧连接短板一侧,短板另一侧设第二凹槽,第二凹槽...
李振华
文献传递
一种外科解剖实验展示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解剖实验展示台,包括展示台座,展示台座中部设有下凹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一端设有深水槽,深水槽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处安装有粉碎装置;深水槽的的一侧设有多功能槽,多功能槽与深水槽连通;多功能槽内部设有...
李振华
文献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血清HGF和VEGF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SIA)法动态检测并分析患者疾病不同时期血清HGF和VEGF的水平。结果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血清HGF水平(1 196.86±282.31)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32.55±65.16)ng/L(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血清HGF水平(1 224.53±283.19)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332.55±65.16)ng/L(P<0.01);ANLL患者CR组治疗前后血清HGF水平分别为(1 140.31±266.23)ng/L,(478.50±183.75)ng/L(P<0.01),NR组治疗前后血清HGF水平分别为(1 432.51±235.30)ng/L,(1 386.63±197.95)ng/L(P>0.05)。结论AL患者血清HGF及VEGF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HGF水平及VEGF水平升高。血清HGF及VEGF水平可作为监测AL的疗效指标。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AL的预后判断指标,血清HGF水平对白血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李振华刘世超牟凤萍
关键词:白血病肝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浆内皮生长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8年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显示,NHL组VEGF明显高于对照组,病变Ⅲ~Ⅳ期、有纵隔浸润和腹部或腹部伴纵隔浸润者明显高于病变Ⅰ~Ⅱ期、仅浅表淋巴结肿大者(P均〈0.01);治疗后完全缓解者VEGF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复发/进展者与治疗前比较元统计学差异。提示血浆VEGF水平对判断NHL分期、病变部位、病情、疗效和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李振华崔为发刘世超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抑素研究进展及在抗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内皮抑素是一种新的能强烈抑制血管形成的抑制因子,内皮抑素水平与肿瘤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水平可以作为肿瘤的临床预后指标。内皮抑素的基因治疗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联合应用不仅显著增强其他治疗抗肿瘤效应,而且可减少其他治疗毒副反应,为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内皮抑素的临床研究在肿瘤防治中将有积极的意义。
李振华崔为发刘世超
关键词:内皮抑素血管抑素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肿瘤
一种外科缝合实验用操作板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缝合实验用操作板,包括操作板体,操作板体的操作面上设有固定第一仿真皮肤的夹持件;安装面上设有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二仿真皮肤,且其相对的两条侧边构成深度缝合及打结训练的切口,第二仿真皮肤固定在安装框架上,...
李振华
文献传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抗肿瘤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实体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是实体瘤预后的一项独立指标。恶性肿瘤细胞亦高水平表达VEGF,且与肿瘤血管新生密切相关,VEGF还作用于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促进肿瘤细胞增殖,阻止肿瘤细胞凋亡,也是恶性肿瘤独立的预后指标。抗新生血管治疗的靶点是新生的肿瘤血管,以VEGF及其受体(VEGFR)为靶向的血管新生抑制药物的研发,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随着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基础研究、临床试验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会达到更成熟的阶段。
李振华崔为发刘世超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浆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初治40例NHL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VEGF含量。结果NHL患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变为Ⅲ~Ⅳ期、有纵隔浸润或腹部伴纵隔浸润患者血浆VEGF水平明显高于病变为Ⅰ~Ⅱ期、仅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P〈0.01)。经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血浆VEGF水平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复发/进展者VEGF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VEGF水平可反映体内淋巴瘤细胞的总负荷和疾病状态,测定血浆VEGF水平对NHL分期、病变部位的判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李振华崔为发刘世超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探究山东省省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以及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方法:选取山东省省内六所医学高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63%的研究生对自身的科研能力表示不太满意,81.90%的导师表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不够优秀。结论:山东省省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不容乐观并在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述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吴振张玉丽李振华蔡伟芹王明玲凌春光李伟梁淑娟牛国宇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