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振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海拔
  • 5篇高海拔地区
  • 3篇牙体
  • 3篇磨牙
  • 3篇冠修复
  • 2篇牙体折裂
  • 2篇义齿
  • 2篇折裂
  • 2篇铸瓷
  • 2篇锥体束
  • 2篇锥体束CT
  • 2篇烤瓷
  • 2篇后牙
  • 2篇回族
  • 2篇不同海拔
  • 1篇第一磨牙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多生
  • 1篇多生牙

机构

  • 15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李振华
  • 3篇李迎春
  • 1篇马晨麟
  • 1篇许艳真
  • 1篇王明远
  • 1篇杜玉霞
  • 1篇马骏

传媒

  • 3篇高原医学杂志
  • 2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锆桩核联合纤维桩修复残冠的临床体会被引量:4
2011年
对178例后牙残根、残冠进行氧化锆栓体桩核联合纤维栓道桩修复后作烤瓷全冠修复,1.5年以后,前磨牙组:上颌2例出现桩核脱落,下颌1例出现根折;磨牙组:上颌1例出现冠折,下颌1例出现根尖周反应。用此方法修复残冠,在患者需做特殊辅助检查(MR I)时,不影响临床诊断结果;纤维桩所在根管可二次修复,延长患牙寿命,提高了临床疗效。
李振华
关键词:烤瓷全冠修复纤维桩氧化锆残冠后牙残根
桩核系统选择在冠修复中的临床探讨
2010年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桩核系统,做冠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34例桩核冠失败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论:选择最佳的桩核系统可减少桩核冠的失败率,延长患牙的使用寿命。
李振华
关键词:桩核固位
不同海拔氧环境对种植体骨整合界面影响的研究
李迎春王明远许艳真李振华李彦范微廖晓妤顾惠贞仲秀英杜玉霞马骏
该课题来源于青海省科技厅专项资金。通过在低、中、高海拔地区建立口腔种植体骨整合界面的动物实验模型,按不同的愈合时间(72h,1周,2周,4周)取材,对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形成蛋白-2(BMP-2)免疫组...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力学动物实验
改良的铸瓷贴面法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改良的铸瓷贴面法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接受前牙修复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3例患者的前牙均采用改良的铸瓷贴面法进行修复。在对这63例患者完成前牙修复的2年后对其进行随访,统计并分析其预后的情况。结果:在接受上前牙修复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上前牙发生了贴面脱落,有2例患者的上前牙发生了切角崩瓷。在接受下前牙修复的患者中,有1例患者患上了牙龈炎症。结论:采用改良的铸瓷贴面法对口腔科患者的前牙进行修复的效果显著,而且其预后良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李振华
关键词:前牙美容修复
不同海拔地区烤瓷修复体选色差异原因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海拔高度不同引起烤瓷修复体选色差异的原因。方法:对不同海拔地区各600例烤瓷修复体选色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西宁地区人群牙冠颜色主要为A2-A3色,南京地区人群牙冠颜色主要为D2-D3色。地区差异与选色差异关系经行×列2检验,P<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海拔高度,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种族及饮食习惯不同,可引起牙齿钙化,发育颜色差异。
李振华
关键词:海拔高度
高海拔地区汉、藏、回3个民族上颌窦底与上颌后牙的CBCT位置测量分析
2018年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BCT)检查分析高海拔地区汉、藏、回3个民族上颌窦与上颌后牙的位置关系,为拔牙、口腔外科手术、种植和植骨手术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随机收集汉、藏、回3个民族各110例(男女各55例,左右共110侧),共330例上颌窦的CBCT扫描数据,对其双侧上颌窦底至上颌后牙根尖和牙槽嵴顶距离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和女性上颌窦底至上颌第2前磨牙根尖的平均距离为:汉族(5.52±1.47)和(4.46±1.82)mm,藏族(6.65±1.72)和(6.19±1.71)mm,回族(5.45±2.04)和(4.07±1.74)mm;上颌窦底至上颌第1磨牙根尖的平均距离为:汉族(4.09±1.74)和(2.74±1.59)mm,藏族(5.05±1.62)和(4.25±1.68)mm,回族(4.23±1.71)和(2.72±1.67)mm;上颌窦底至上颌第2磨牙根尖的平均距离为:汉族(3.66±1.79)和(2.55±1.58)mm,藏族(5.29±1.67)和(4.14±1.71)mm,回族(3.49±1.76)和(2.45±1.66)mm;上颌窦底至上颌后磨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为:汉族(12.82±1.69)和(11.83±1.67)mm,藏族(13.70±1.79)和(13.14±1.59)mm,回族(13.25±1.62)和(11.14±1.58)mm。结论高海拔地区汉、藏、回3个民族的上颌窦与上颌后牙的位置关系存在差异;上颌窦底至上颌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牙根距离的平均值:汉族和回族均低于藏族;上颌窦底至上颌后牙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男性:藏族>回族>汉族,女性:藏族>汉族>回族。
李振华马晓华
关键词:民族上颌后牙
重度磨耗合重建的固定修复
2005年
总结重度磨耗合重建的固定义齿修复方法。利用固定义齿对重度磨耗合重建后,不仅咀嚼功能恢复良好,而且美观、合适,更适合于中青年患者。
李迎春李振华马晨麟
关键词:重度磨耗固定义齿
磨牙折裂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2008年
目的:探讨磨牙折裂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83例磨牙折裂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病因分析。结果:磨牙折裂多发生于气候变化最明显的季节,以中年人多见。结论:气候变化、机体代谢、口腔内环境变化是导致磨牙折裂的主要原因。
李振华
关键词:牙体折裂病因
高海拔地区气候变化对牙体折裂影响的研究
李振华李迎春李延霞马汝忠
该课题通过对高海拔地区气候变化对牙体折裂影响的研究,得出在高海拔地区,季节变化对牙体折裂有一定影响,具有创新性,对该项工作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虽然,折裂牙的发生与承受过大牙合力、牙髓坏死、牙体治疗、洞形修复材料等...
关键词:
智齿自体牙移植术后插销式铸瓷嵌体修复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智齿自体牙移植现已成为一种相对简单、便宜、成功率高的修复缺失牙的治疗方法,因此,对年轻患者而言,自体牙移植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移植牙术后,因牙体形态和植入角度和位置关系,临床上常用正畸和冠修复邻接和咬合关系,用正畸的方法耗费时间长,而且花费更为经济。大多患者选择用金属烤瓷冠修复,但其在备牙时,切削大量牙体组织,使牙体抗折能力下降,为增强固位往往设计龈下边缘,不利于移植牙的牙周维护。
李振华吕昕
关键词:嵌体修复移植术后智齿金属烤瓷冠修复铸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