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惠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白细胞
  • 4篇白细胞介素
  • 3篇白细胞介素2
  • 3篇白细胞介素6
  • 2篇蛋白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病
  • 2篇型心
  • 2篇血浆
  • 2篇血压
  • 2篇球蛋白
  • 2篇肿瘤
  • 2篇微球蛋白
  • 2篇扩张型
  • 2篇扩张型心肌
  • 2篇扩张型心肌病
  • 2篇肌病
  • 2篇高血压

机构

  • 10篇邯郸市第一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电力医院

作者

  • 10篇李惠玲
  • 3篇武彩娥
  • 3篇秦卫国
  • 2篇武彩娥
  • 2篇李徽
  • 2篇王士昌
  • 1篇杨振敏
  • 1篇贾健民
  • 1篇李志国
  • 1篇丁明发
  • 1篇叶静辉
  • 1篇李国田
  • 1篇李杰
  • 1篇程峰
  • 1篇董建琪
  • 1篇赵洪昌
  • 1篇郭瑞霞
  • 1篇陈步星
  • 1篇王梦俊
  • 1篇郭旭梅

传媒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邯郸医学高等...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沙坦与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对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早期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两组,其中氯沙坦组40例,剂量50~100mg·d-1,依那普利组40例,剂量10~20mg·d-1,治疗8周。治疗第0、4和8周末测血压、心率;第0、8周测血肌酐(Scr)、尿肌酐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尿微量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结果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氯沙坦组较治疗前分别下降了34.7%和24.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依那普利组分别下降了38.2%和24.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不仅降低血压而且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与依那普利相比具有同样的保护肾功能作用。
郭旭梅陈步星李惠玲毕隽芳李杰
关键词:氯沙坦依那普利高血压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
血浆白细胞介素2与白细胞介素6在肺癌远道转移前后的水平监测被引量:2
1997年
李惠玲武彩娥秦卫国
关键词:肺肿瘤肿瘤转移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
地尔硫对扩张型心肌病疗效的观察
1998年
我们用地尔硫(艹卓)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病人,观察地尔硫(艹卓)对DCM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预后等方面的疗效。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为1995年7月至1996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DCM病人共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7岁(32~69岁)。
秦卫国杨振敏陈晓峰韩文生武彩娥李惠玲
关键词: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药物疗法地尔硫ZHUO
肿瘤耐药与相关耐药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2003年
李国田李惠玲
关键词:肿瘤多药耐药耐药基因基因表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部手术心肺并发症与术前肺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术后近期心肺并发症与术前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肺癌 3 9例、食管癌 12例术前 1周内测定全部通气指标 ,术前及术后 1、2、3d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心电监护。结果 术后心肺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5 4.9% ,肺炎 16例 ,8例并发呼吸衰竭 ,其中死亡 6例 ;心律失常 12例。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术前最大通气量 (MVV)、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 (FVC)异常状态无关 ,与动脉血氧分压 [P(O2 ) ]有关 ,当P(O2 ) <70mmHg( 1mmHg =0 .13 3kPa)时各种心律失常增多 ;肺炎的发生与MVV、FEV1、和P(O2 )无直接关连 ,而与术前、术后平喘和抗生素应用有关 :死亡 6例中术前MVV、FEV1、FVC、P(O2 )分别小于 5 0 %、5 0 %、60 %、70mmHg ;当MVV、FEV1、和FVC三项均低于5 0 %时 ,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 为减少COPD患者胸部手术心肺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MVV、FEV1两项中至少一项达 5 0 %以上 ,FVC应大于 60 % ,P(O2 ) >70mmHg ,术前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 ,改善通气功能 ,术后常规给予平喘、祛痰及抗生素 ,密切观察动脉血气和心电监测。
叶静辉赵洪昌贾健民李惠玲郭瑞霞祁丽萍
关键词:肺功能COPD胸部外科手术心肺并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浆白介素-2和白介素-6的变化被引量:1
1998年
李国田武彩娥李惠玲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浆白细胞介素2IL-6
血浆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测定在风心病风湿活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2000年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的血浆变化与风湿活动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5例风心病风湿活动患者及30例非风湿活动患者,用放射免疫竟争结合法检测其血浆IL-2和IL-6水平。结果 风心病人风湿活动期血浆IL-6升高,IL-2降低,风心病非风湿活动患者血浆IL-6轻度升高,而IL-2无变化。结论 轻度IL-6升高的非风湿活动患存在隐匿风湿活动,需辅以抗风湿治疗。
武彩娥王士昌李徽李惠玲李志国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活动白细胞介素-2
高血压病各期血与尿中的α_1-微球蛋白的变化
2000年
李惠玲程峰
关键词:高血压Α1-微球蛋白
扩张型心肌病及冠心病血浆白细胞介素6的研究被引量:6
1995年
采用放射免疫竞争结合法测定4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及25例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与对照组(NC)13例相比较,结果表明DCM组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CHD组及NC组(P<0.01),而CHD组与N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IL-6在DCM发病中是主要因子,其作用机理为:一方面通过增强体液及细胞免疫增强抗病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加重抑制性T细胞/细胞溶解性T淋巴细胞(Ts/CTL)功能紊乱,介导自身免疫的发生。在其他方面,IL-6作为其他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的负反馈调节因子,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达到保护心肌的作用,从而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中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秦卫国武彩娥李惠玲丁垂德王梦俊
关键词: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冠心病白细胞介素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左心室纤维肌束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左心室纤维肌束及其特征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 31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 (ERS组 ) ,简单随机法选择 10 0例健康人 (对照组 ) ,检测其左室纤维肌束 ,并对左室纤维肌束发生率、左室纤维肌束位置及数目的构成比、左室纤维肌束的长度、宽度及左室纤维肌束与室间隔的夹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R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左室纤维肌束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左室纤维肌束的不同数目例数构成比、长度、宽度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 ;两组之间左室纤维肌束位置的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ERS组起于室间隔中部而止于左室游离壁中段的左室纤维肌束约 47% ,对照组仅 2 % ;ERS组左室纤维肌束与室间隔的夹角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左室纤维肌束的位置及夹角是导致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推测其原因主要与左室纤维肌束对起止点的牵拉引起部分内膜下心肌较正常激动顺序提前复极 。
武彩娥李徽朱天刚王士昌李惠玲丁明发董建琪
关键词:早期复极综合征心室心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