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惠允

作品数:24 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动脉
  • 8篇缺血
  • 6篇血性
  • 6篇卒中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4篇血管
  • 4篇缺血性脑卒中
  • 4篇脑卒中
  • 4篇进展性缺血性...
  • 4篇颈内
  • 4篇颈内动脉
  • 4篇急性
  • 4篇LOGIST...
  • 4篇LOGIST...
  • 3篇单侧
  • 3篇动脉闭塞
  • 3篇血清
  • 3篇血栓

机构

  • 2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2...

作者

  • 24篇李惠允
  • 11篇周华东
  • 5篇石倩千
  • 5篇梅晶
  • 4篇易旭
  • 4篇曹红元
  • 4篇杨珩
  • 4篇陈东万
  • 3篇严家川
  • 2篇许志强
  • 2篇姚秀卿
  • 2篇王延江
  • 2篇王琳
  • 1篇胥娟
  • 1篇李玮
  • 1篇王鑫
  • 1篇曾凡
  • 1篇温建良
  • 1篇赵瑾
  • 1篇张猛

传媒

  • 4篇解放军医药杂...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开放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正>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基础上单侧颈内动脉(ICA)闭塞后侧支循环的开放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将54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单侧ICA闭塞患者分为脑梗死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和无症状组等...
李惠允周华东
文献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病后90 d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并根据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53例)和预后不良组(4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安全性及发病90 d时的病死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溶栓治疗后,有8例患者发生颅内出血,其中,5例为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病后90 d,共有5例患者死亡;预后良好组患者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史、溶栓前NIHSS评分、起病至治疗时间、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血糖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27、5.126、2.715、4.249、3.918,χ2=7.868,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溶栓治疗后出现不良预后与糖尿病史(OR=1.567)、溶栓前NIHSS评分(OR=1.916)、溶栓前收缩压(OR=1.269)、溶栓前血糖(OR=2.206)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的近期预后与其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糖代谢异常、血压异常等因素有关,临床医生应对这些高危因素给予准确的识别和有效的干预,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梅晶李惠允杨珩陈瑶陈东万
关键词:卒中血栓溶解疗法
雷沙吉兰治疗震颤性麻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2018年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方法探讨雷沙吉兰治疗震颤性麻痹(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和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雷沙吉兰治疗PD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雷沙吉兰组和安慰剂组治疗前后震颤性麻痹综合评分(UPDRS)差值的标准化均方差(SMD)为效应指标,比较雷沙吉兰与安慰剂治疗震颤性麻痹前后UPDRS评分、药物不良反应(TESS)评分有无差别。结果与安慰剂比较,雷沙吉兰可显著降低震颤性麻痹病人UPDRS评分(P<0.05);亚组分析显示1 mg/d雷沙吉兰口服较安慰剂组可使病人治疗后UPDRS平均下降2.14分(P<0.05),2 mg/d雷沙吉兰口服可使病人UPDRS评分下降3.21分(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雷沙吉兰不增加病人不良反应评分(P>0.05)。结论与安慰剂比较,雷沙吉兰口服1 mg/d或2 mg/d可显著降低震颤性麻痹病人UPDRS评分,明显缓解PD病人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李惠允符晓艳
关键词:震颤性麻痹雷沙吉兰临床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例采用Solitaire AB装置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1名患者血管成功再通(TICI≥2b或者3),其中2例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后存在高度狭窄,1例基底动脉栓塞取栓失败,患者死亡。术后症状性出血1例。10例术后NIHSS变化≥10分,30 d随访mRS<2分7例。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MCA、BA急性血管栓塞再通率高,预后较好。
李瑞曹红元刘磊石倩千易旭李惠允周华东
关键词:SOLITAIRE急性脑梗死疗效
颈内动脉迂曲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迂曲为神经科常见的血管形态学异常现象.随着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CTA)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颈内动脉迂曲在临床上被发现.颈内动脉迂曲指颈内动脉颅外段过长、扩张,以致有扭曲、打圈、成襻等血管形态异常导致脑供血不足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可发生于一侧,也可为双侧.但是,在临床中此现象尚未被人们重视,本文就颈内动脉迂曲的研究新进展进行讨论,综述如下.
周华东李惠允
关键词:颈内动脉脑血管障碍
动静脉联合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 评估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风险.方法 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住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82例按自愿原则,接受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31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51例,评估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动静脉联合溶栓组溶栓后Ⅱ~Ⅲ级闭塞血管再通率、早期临床神经功能改善率、3个月较好转归率显著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3个月的病死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相对于静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具有与之相似的安全性,且动静脉联合溶栓拥有更好的疗效,但该结果仍有待于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证实.
曹红元石倩千陈东万易旭李惠允杨珩李玮严家川张猛周华东
关键词:卒中血栓溶解疗法静脉动脉
急性脑梗死后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5
2014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与神经功能评分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10月治疗的35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发病后3 d、7 d、14 d)和43例健康体检者血液,分析炎症因子水平与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γ-干扰素(IFN-γ)在入院时、发病后3 d、7 d、14 d各时点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各炎症因子水平发病24 h内升高,并在卒中后14 d内达到最高水平。入院时血清IL-6水平与入院时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Barthel指数无相关性;入院时血清IL-1β、IL-6水平与发病14 d的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与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后血清IL-1β、IL-6、TNF-α和IFN-γ等炎症因子均增高,并与入院时和卒中14 d时的神经功能评分相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早期卒中严重度及预后。
曹红元刘雨辉李惠允石倩千易旭陈东万王鑫胥娟姚秀卿严家川王琳许志强周华东王延江
关键词:脑梗死白细胞介素类肿瘤坏死因子类
脑出血与脑微出血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脑出血组及对照组之间微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明确微出血是否为脑出血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4月住院的305例急性脑出血(脑出血组)以及与之在一般资料方面相匹配的415例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脑微出血的临床及磁共振影像研究。结果对照组脑微出血发生率16.6%,脑出血组脑微出血发生率44.6%,脑出血组发生微出血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脑出血不同部位之间的脑微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高,对其进行二级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石倩千曹红元陈东万易旭李惠允杨珩梅晶王琳严家川周华东
关键词:脑出血微血管磁共振成像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成功救治1例报道
2009年
李惠允许志强周华东
关键词: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全脑血管造影术救治局部血肿腹膜后血肿
老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PIS患者66例,非PIS患者255例,摘录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情况,并分析与PIS有关的可能因素,在将可能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P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02,95%CI:1.21~3.98,P<0.05),神经功能重度缺损(OR=3.37,95%CI:2.39~4.98,P<0.05)和既往脑卒中病史(OR=2.61,95%CI:1.87~4.22,P<0.05)为P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有糖尿病和既往脑卒中病史的重度神经缺损患者是发生PIS的高危人群。
李惠允
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糖尿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