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希芳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杂交
  • 3篇水稻
  • 2篇杂交稻
  • 2篇制种
  • 1篇性状
  • 1篇杂交亲和性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一代
  • 1篇早籼
  • 1篇早籼品种
  • 1篇中粳
  • 1篇杀雄剂
  • 1篇试验初报
  • 1篇亲本
  • 1篇亲和性
  • 1篇化学杀雄
  • 1篇化学杀雄剂
  • 1篇F1
  • 1篇产量性状

机构

  • 4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李希芳
  • 3篇江远汉
  • 2篇吴东辉
  • 2篇黄凤仪
  • 2篇胡达文
  • 1篇李曙光

传媒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0
  • 2篇198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化杀杂交稻F1产量性状优势及其与亲本的关系
1989年
采用较易杀雄制种的品种为母本,与高产品种或品系配制组合19个, 研究化杀杂交稻F1主要产量性状的优势及其与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F1的单株 粒重优势最大,主要由每穗实粒数、总粒数、单株穗数的优势综合构成。F1的单 株粒重、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与亲本平均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父本值呈极显 著或显著正相关,F1实粒数、千粒重与母本值是极显著正相关。选用双亲主要性 状良好的品种配组,易选育出高产化杀组合。
李希芳黄凤仪吴东辉万霞
关键词:杂交稻产量性状亲本水稻
90系列新化学杀雄剂试验初报被引量:1
1995年
以化学杀雄剂1,2号为对照,介绍了新研制的90系列8个杀雄新药剂,经4年7季的田间试验,新药剂优于对照,以及用906药剂制种亩产150kg以上的配套技术。
李希芳吴东辉江远汉李曙光
关键词:化学杀雄剂水稻制种
中粳02428与广东早籼品种杂交亲和性及杂种一代优势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中粳02428与广东目前栽培的6个早籼稻品种组配组合,杂种一代亲和性良好,生物产量优势显著,经济系数与亲本基本相同。认为可提供化杀杂交育种直接利用及亚种间杂交育种的中间材料。
李希芳江远汉胡达文
关键词:水稻杂交亲和性杂种一代
化杀杂交稻的二代利用被引量:4
1989年
化杀杂交稻是以常规品种为母本,以化学药剂诱导其花粉不育,然后用能产生强大优势的父本品种授粉而生产种子。由于化杀方法产生的雄性不育是非遗传性的,无不育基因的参与,二代群体不会分离出不育株,这就为利用某些优势组合的杂种二代提供了可能性。生产实践表明,一些化杀组合杂种二代(下简称化杀二代)仍有较强的优势并获得高产。而且由于化杀二代种子是由杂种一代繁殖,无需经过复杂的制种过程,容易获得大量较低成本的种子,深受农户欢迎。 (一)化杀二代利用价值的依据过去普遍认为,杂种后代由于会产生大量性状分离,在生产上丧失利用价值。但生产实践表明。
李希芳胡达文江远汉黄凤仪
关键词:杂交制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