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林 作品数:5 被引量:3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化学工程 更多>>
表面活性剂CTAC和STAB对四尾栅藻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室内培养法考察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对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的生长状况、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分析了CTAC和STAB对四尾栅藻的毒性机理。结果表明:CTAC和STAB对四尾栅藻的生长抑制效应受浓度和时间的影响显著,STAB对四尾栅藻的毒性大于CTAC,且CTAC和STAB作用4d内,藻种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SOD酶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下降。根据5种指标变化与CTAC(或STAB)之间呈现的浓度-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推测,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的最初攻击点是通过改变其细胞膜膜脂分子的水溶性,破坏四尾栅藻的细胞膜;表面活性剂通过刺激细胞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引起脂质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可能是其对四尾栅藻产生毒害效应的主要机制。 荆国华 卓静 李小林 周作明关键词:四尾栅藻 毒性效应 表面活性剂CTAC和STAB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作用 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室内培养法考察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的生长状况、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岐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进而分析了CTAC和STAB对小球藻的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CTAC和STAB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抑制效应受浓度和时间的影响显著,STAB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大于CTAC,且CTAC和STAB作用4 d内,藻细胞蛋白质、叶绿素含量以及SOD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逐渐下降。根据5种指标变化与CTAC(或STAB)之间呈现的浓度-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推测,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的最初攻击点是通过改变其细胞膜膜脂分子的水溶性破坏小球藻的细胞膜,表面活性剂通过刺激细胞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引起脂质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可能是其对小球藻产生毒害效应的主要机制。 卓静 荆国华 李小林 周作明关键词:STAB 蛋白核小球藻 毒性效应 芘降解菌的分离纯化及其降解性能测定 被引量:5 2008年 通过对某炼油厂生化反应池的活性污泥的富集与驯化,得到一组能以芘为唯一碳源的混合微生物DP.将混和菌DP分离纯化,可得到6种芘降解菌DP1,DP2,DP3,DP4,DP5和DP6.通过显微镜观察各降解菌的菌落特征及革兰氏染色实验,初步判断DP1为细菌,其他为放线菌.在芘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培养基中培养44 h后,6种菌对芘的降解率分别为46.2%,83.2%,23.6%,11.3%,53.3%,13.6%,其中DP2为芘的高效降解菌. 刘艳锋 周作明 李小林 荆国华 方柏山关键词:降解菌 纯化 生物降解 多环芳烃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 被引量:9 2008年 通过Chem3D软件及查阅文献得到17种典型多环芳烃的17种理化参数(~1X^V、~1X^V、~2X^V、~3X^V、S、V_c、H_f、logP、MR、G、S_w、M_wμ、E_(homo)、E_(lumo)、E_c、E),以生物比降解速率常数的对数形式(lgk_b)为观测量,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生物降解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回归分析得两种QSBR模型:logK_b=-0.326~1X+0.05μ+0.228E_(lumo)-0.094(线性模型);logK_b=-0.053 (~1X^V)~3-0.755(~1X^V)~2+2.807~1X^V-3.909(非线性模型)。从QSBR模型可见,多环芳烃生物降解主要受空间结构参数的影响,而疏水性常数、分子极性、电性参数等影响较小。 周作明 李小林 刘艳锋 方柏山关键词:多环芳烃 生物降解性 QSBR 多环芳烃沸点和辛醇/水分配系数的QSPR研究 被引量:12 2010年 用量子化学MOPAC-AM1法计算21种多环芳烃(PAHs)的SEDs(steric and electronic descriptors)参数,然后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预测多环芳烃的沸点(BP)和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_(ow))等的QSPR模型,预测BP的模型含3个变量[前线轨道能量差(E_(lumo)-E_(homo))、分子总电子能(EE)和分子总连接性(TCon)],预测logK_(ow)的模型含3个变量[偶极矩(D)、分子总能量(TE)和分子总连接性(TCon)]。所建2个模型的相关系数的平方(R^2)分别为0.997 6和0.9861,交叉验证系数(R_(LOO)~2)分别为0.9820和0.9575,说明模型均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和较强的稳健性,同时也证明SEDs参数适用于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QSPR研究。 李小林 荆国华 周作明 卓静关键词:多环芳烃 沸点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