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卓

作品数:49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省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6篇结核
  • 22篇脊柱
  • 17篇脊柱结核
  • 14篇病灶清除
  • 12篇手术
  • 8篇腰椎
  • 8篇植骨
  • 8篇内固定
  • 7篇腰椎结核
  • 7篇外科
  • 6篇前路
  • 6篇疗效
  • 5篇胸椎
  • 5篇胸椎结核
  • 5篇关节
  • 4篇植骨融合
  • 4篇置管
  • 4篇脓肿
  • 4篇外科手术
  • 4篇骨融合

机构

  • 49篇河北省胸科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冀中能源峰峰...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冀中能源峰峰...
  • 1篇峰峰矿务局

作者

  • 49篇李卓
  • 33篇刘丰胜
  • 33篇贾晨光
  • 27篇董昭良
  • 20篇姚黎明
  • 18篇姚晓伟
  • 14篇高建国
  • 13篇王连波
  • 6篇刘威
  • 5篇付琳
  • 5篇吕翠环
  • 4篇张贺龙
  • 3篇李硕
  • 3篇王林峰
  • 3篇赵茜
  • 3篇郝志芳
  • 2篇申勇
  • 2篇李领娣
  • 2篇陈蕾
  • 2篇郭梅秀

传媒

  • 1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1篇河北医药
  • 7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结核与肺部疾...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4
  • 2篇2003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纯前路与后前路联合手术入路治疗老年腰椎结核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单纯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和后前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腰椎结核的疗效及手术入路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恰当术式提供参考。方法手术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136例老年腰椎结核患者,按单纯前路手术与后前路联合手术入路分为A、B组,分别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畸形矫正、植骨融合、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临床治愈率、植骨融合时间、神经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矫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老年腰椎结核根据病灶的部位、范围以及是否累及椎管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完成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和内固定,前路手术从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优于后前路联合手术,在神经恢复、植骨融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效果方面与后前路联合无明显差别,但后前路联合手术的矫形效果优于单纯前路手术。
李卓刘丰胜刘树仁姚黎明董昭良张贺龙姚晓伟
关键词:腰椎结核老年手术入路
硬化骨均匀钻孔联合同种异体髂骨块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硬化骨均匀钻孔联合同种异体髂骨块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硬化骨均匀钻孔联合同种异体髂骨块手术治疗的47例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6~24个月,47例患者结核全部治愈。椎间植骨块融合时间6~12个月,按骨融合标准优37例,良8例,可2例,差0例。脊柱后凸畸形25例,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Cobb角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Frankel分级:1例A级恢复至C级;2例C级患者中1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3例D级患者全部恢复至E级。结论硬化骨均匀钻孔联合同种异体髂骨块前路一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临床疗效肯定,术后恢复好,是治疗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董昭良李叶桐贾晨光姚晓伟李卓刘丰胜
脊柱结核402例围手术期处理策略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针对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关注要点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回顾性分析40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20例,女性182例,年龄1.5~89岁,平均(47.8±26.6)岁。颈椎10例,颈胸段6例,胸椎152例,胸腰段19例,腰椎170例,腰骶段45例,合并截瘫18例。总结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关注要点、合并症及其相应的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402例患者中病理确诊率为77.11%。术前抗结核时间3~7 d 28例,>7~21 d 280例,>21~90 d 59例,>90 d以上35例。术前伴发其他系统疾病前4位的是肺结核、低蛋白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结核菌培养阳性率48.51%,耐药结核占培养阳性20.40%,耐多药占耐药结核43.90%。术前采用的抗结核方案为初治方案、复治方案、耐药方案。手术方法为颈椎及颈胸段采用前路手术16例,胸腰椎前路326例、后前路15例,腰骶段前路28例、后路5例、后前路12例。1年内384例达到骨病灶愈合标准,愈合率95.52%,8例骨病灶未愈,未愈率1.99%,二次手术清理5例,二次手术率1.24%。1年后骨病灶复发2例,复发率0.50%。围手术期死亡2例,开胸手术后胸腔出血填塞2例,肋间神经痛18例。结论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术前作出准确的诊断及鉴别、做好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是治疗脊柱结核的基础,围手术期做好病原学检查和细菌敏感性试验有利于控制复发,提高治愈率;及时正确处理好其他系统伴发疾病、依据病情合理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刘丰胜贾晨光李卓郝志芳刘威董昭良
关键词:围手术期病灶清除
血栓弹力图在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凝血功能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EG)在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凝血功能检测的作用。方法筛选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拟行脊柱结核手术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接受胸椎结核前路病清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或腰椎结核前路病清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其中胸椎结核患者组66例,腰椎结核患者组61例,分别于术前(T1)、术后(T2)、术后第七天(T3),取静脉血,立即检测TEG,观察各参数变化趋势。结果2组患者术前TEG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2胸椎结核组R值、α角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凝血因子活性更高。T3时R值与α角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值、K值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值2组患者均超出正常参考值,其中胸椎结核组血小板凝集功能更高。同组患者手术前后比较,各数值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术后各组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应用低分子肝素后,R值升高,说明凝血因子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其他参数继续升高说明,患者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结论TEG可提供术后凝血纤溶功能较为全面的信息,更准确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是一种实用、有效的监测手段。TEG应用到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检测中,能更好的监测血小板、凝血因子功能,并能指导安全有效输血,对术后患者血栓风险提供更好的预测作用。
刘树仁董昭良王帅贾晨光刘丰胜李卓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脊柱结核血小板功能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关节结核诊断、药敏、治疗临床研究
李卓刘丰胜高建国吕翠环贾晨光李硕
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技术对关节结核患者及非结核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噬菌体生物扩增法阳性率为47.2%,较抗酸染色、罗氏培养阳性率高。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关节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只需2天,课题研究说明...
关键词:
关键词:关节结核噬菌体生物扩增法
乳腺Paget's病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乳腺Paget’s病又称为乳腺湿疹样癌,1874年由英国的Paget’s医生首先报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1%~3%[1,2]。绝大多数病例合并潜在的乳腺内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首诊误诊率高。Paget’s病通常病理诊断的例数多于临床诊断[1,2]。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邯郸医院自1995至2011年共收治22例,报告如下。
刘晓艳李卓史鹤增李博
关键词:乳腺癌
病灶持续冲洗在脊柱结核并发脓肿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病灶持续冲洗在脊柱结核并发椎旁脓肿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脊柱结核并发椎旁脓肿患者9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2~4周,手术均采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病灶持续冲洗组(冲洗组)51例和常规引流组(引流组)46例。冲洗组术后冲洗时间7~21d,平均冲洗时间(16.0±4.8)d;常规引流组46例,术后常规引流2~10d,平均(7.0±2.3)d,引流液<50mL/24h时拔除引流管。观察2组切口愈合、局部积液、早期体温变化、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1~7d冲洗组体温呈降低趋势,引流组体温上下波动,冲洗组低于引流组,组间、不同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不同时点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d2组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术前,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积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道发生率、二次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脊柱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后行持续病灶冲洗可减轻术后炎症反应,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发热、积液、积脓以及病灶早期不愈的发生率,对骨病灶愈合和植骨融合无不良影响。对有适应证的患者进行此项治疗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刘丰胜姚黎明贾晨光姚晓伟李卓董昭良
关键词:结核脊柱脓肿
SARS疫区高危人群的预防
2003年
目的探讨研究在SARS疫区高危人群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河北省胸科医院今年 4~ 6月份作为SARS定点收治医院 ,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预防的综合措施。结果SARS爆发期间 ,河北省胸科医院高危人数 75 3人 ,其中医务人员 4 85人 ,患者家属 2 6 8人 ,无 1人感染 ,对高危人群预防成功率 10 0 %。收治SARS确诊病例 2 1例 ,疑似病例 4 6例 ,治愈率 10 0 % ,病死率 0 %。结论本结果在SARS世界性爆发 ,治疗原则未成章 ,全球对该病均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河北省胸科医院取得了高危人群零感染 ,预防成功率 10 0 %的成果 ,可以肯定 ,这一预防措施值得推广。
王本余杜瑾王林峰李卓高建国张巧敏陈蕾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
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进展被引量:10
2011年
脊柱结核的发病率居肺外结核的首位,98%以上脊柱结核为椎体结核,各节段患病率不等,胸椎最多占40.57%,腰椎占37.26%,胸腰段占第3位,然后依次为腰骶椎、颈椎、颈胸椎、骶尾椎.很多时候在病灶清除术前,脊柱结核患者较多采取保守治疗,且部分患者在经过系统的治疗后被治愈.因此,一些脊柱结核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
李卓刘晓燕吕翠环刘丰胜高建国
关键词:脊柱结核外科治疗
病灶持续冲洗在脊柱感染性疾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病灶持续冲洗在脊柱感染性疾病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25年12月术前诊断脊柱感染性疾病并行手术治疗同时行病灶持续冲洗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脊柱感染性疾病、...
刘丰胜贾晨光姚黎明姚晓伟李卓董昭良
关键词:结核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