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学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灸临床两种带教方式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 2000年至2006年来我科实习的贵阳中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针灸专业学生,共计40名,其中男生22名,女生18名。将40名学生随机分为新式带教组:A组;旧带教组:B组。
1.2带教老师我科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住院医师4名。
- 李仕学李义豆伟汪元军
- 关键词:针灸学临床教学
- 针刺治疗80例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同时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肝胆科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针刺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有效缩短患者平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李仕学蒋华松
- 关键词:针刺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
- “发蒙”针法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发蒙”针法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法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加电针治疗,针法组采用“发蒙”针刺法加电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针法组痊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蒙”针法治疗特发性耳鸣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崔秀芳李仕学
- 关键词:电针
- 穴位埋线治疗小儿遗尿症73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小儿遗尿症的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关元、中极、双侧肾俞、膀胱俞、三阴交等穴位组方进行埋线治疗,并观察统计疗效。结果:73例患儿中,治愈50例,好转23例,无效0例。治愈率68.5%,好转率31.5%,总有效率100%。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小儿遗尿症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蒋华松李仕学
- 关键词:穴位埋线针灸小儿遗尿症
- 电针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血清SP和VIP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病人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探讨电针治疗GB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反应观察电针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GBS病人血清SP和VIP含量的变化。结果:电针组和对照组GBS病人血清SP和VIP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电针组与对照组间治疗后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电针对GBS的临床效应可能与电针后血清中SP和VIP的升高有密切的关系。
- 李仕学李义高青罗昌禄蒋华松张世忠
- 关键词:吉兰-巴雷综合征电针针刺疗法SPVIP
- 头针体针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缺血性中风的最佳治疗时间。方法:将确诊为脑血栓形成住院的31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120例)、B组(100例),C组(90例),A组在发病后3天内采用头体针结合治疗,B组采用头体针治疗、C组采用体针治疗,且B、C组分别在2周后进行治疗。2个疗程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4.0%,65.6%。A、B组差异比较P<0.01,B、C组差异比较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优于体针治疗,且早期治疗可缓解中风患者病情发展,可明显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李仕学蒋华松
- 关键词:体针缺血性中风脑梗
- 埋线配合运动疗法治疗陈旧性面瘫7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陈旧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陈旧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埋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79例,单纯用埋线治疗,经治疗Ⅰ疗程(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x^2=5.77,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痊愈率比较,x^2=12.01,P<0.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运用穴位埋线结合运动疗法优于单纯埋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李仕学张世忠蒋华松袁代富汪元军
- 关键词:穴位埋线运动疗法陈旧性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