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东复

作品数:100 被引量:426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3篇细胞
  • 24篇肿瘤
  • 23篇慢性
  • 20篇肝炎
  • 16篇肝癌
  • 14篇基因
  • 14篇肝病
  • 13篇乙型
  • 12篇病毒
  • 11篇免疫
  • 11篇肝硬化
  • 11篇白细胞
  • 10篇乙型肝炎
  • 9篇淋巴
  • 8篇栓塞
  • 8篇淋巴细胞
  • 7篇疗效
  • 6篇蛋白
  • 6篇动脉
  • 6篇疗法

机构

  • 75篇吉林大学第二...
  • 17篇白求恩医科大...
  • 8篇白求恩医科大...
  • 7篇吉林大学中日...
  • 6篇吉林大学
  • 6篇吉林大学白求...
  • 4篇黑龙江省医院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辽宁医学院附...
  • 2篇长春客车厂
  • 2篇吉林省肿瘤医...
  • 2篇吉林省肝胆病...
  • 2篇敦化市中医院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长春生物制品...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吉林工程技术...

作者

  • 100篇李东复
  • 13篇马静婷
  • 11篇陈永胜
  • 10篇太京华
  • 8篇金珍婧
  • 8篇申吉子
  • 8篇闫峻
  • 7篇葛焕琦
  • 6篇胥佳
  • 6篇邱冰
  • 6篇于建勋
  • 6篇杨海山
  • 5篇孟宪明
  • 5篇王丽英
  • 5篇田月丽
  • 5篇潘留兰
  • 5篇杨春荣
  • 4篇王亮
  • 4篇周晓琦
  • 4篇孙梅

传媒

  • 18篇中国免疫学杂...
  • 9篇中国老年学杂...
  • 8篇吉林大学学报...
  • 7篇临床肝胆病杂...
  • 4篇吉林医学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9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肺心病患者辅以免疫因子治疗前后免疫状态变化观察被引量:5
1995年
对24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抗感染的同时辅以白细胞介素2(IL-2)与α-干扰素(IFN-α)等免疫因子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包括NK细胞活性,IL-2R阳性细胞比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NK细胞活性、IL-2R表达的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IL-2R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NK细胞活性、IL-2R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回升,sIL-2R水平下降。
李东复葛焕琦杨春荣黄革
关键词:肺心病NK细胞白细胞介素2免疫疗法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3年
在肿瘤免疫学研究中已证实机体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免疫在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应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2例原发性肝癌和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以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HCC)机体T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金珍婧李东复王艳芬郑姬英杨立波王丽英高永生杨淑芹杨海山王大伟陈光利李晓波
关键词:肝肿瘤原发性T细胞T细胞亚群
粘附性肿瘤杀伤细胞的制备及其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1995年
粘附性肿瘤杀伤细胞的制备及其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李东复,陈光利,王树和,杨海山肿瘤杀伤(LA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又一新的肿瘤治疗方法,但是该疗法需要大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IL-2),由此而导致一系列副作用[1]。因此提高...
李东复陈光利王树和杨海山
关键词:肝脏肿瘤免疫疗法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4种自身抗体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自身免疫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 (RF) ,抗核抗体 (ANA)、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Anti TM)、抗双链DNA抗体 (dsDNA Ab) 4种自身抗体。结果 :6 3例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病组检出一种以上自身抗体者 1 2例 ( 1 9 1 % ) ;40例丙肝病毒性肝病组检出一种以上自身抗体者 1 2例 ( 30 % ) ,明显高于对照组酒精、药物性肝炎组 5 7% ,3 3% (P <0 0 1 )。结论 :自身免疫反应参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慢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测定 ,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李东复杨春荣孟宪明胡明兰
关键词:慢性肝病自身抗体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血清诊断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12水平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12水平、T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 方法 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与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法 ,对5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 -12水平及T细胞亚群进行了测定。结果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IL-12水平、CD细胞、CD/CD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CD细胞则明显增高 ;HBV -DNA阳性组CD细胞、CD/CD比值明显低于HBV -DNA阴性组 ,而CD细胞则明显高于HBV -DNA阴性组 ,IL-12水平则无显著差别。结论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IL-12及T细胞亚群的检测对监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临床类型的疾病活动 ,病毒复制 ,指导治疗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闫峻郑君杰李东复朱雄薛战雄
关键词:IL-12慢性病毒性肝炎T细胞亚群HBV-DNACD4^+细胞
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IL-2、TNF-α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的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已知肝癌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淋巴细胞业群失散.为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灌注IL-2、TNF-α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检测了22例肝癌患者灌注lL-2、TNF-α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自身LAK细胞活性,slL-2R及IL-1、IL-8和TNF-α等细胞因子活性,并与单纯栓塞化疗组加以比较,现报道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42冽,全部病例均行B超、CT及MRI检查显示有肝内占位性病变.男36例,女6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2.6岁.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灌注IL-2、TNF-α组22例,简称细胞因子治疗组.单纯栓塞化疗组20例。
李东复葛焕琦王树和杨海山刘玉珠
关键词:动脉灌注IL-2TNF-Α
胃肠道间质瘤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用CD117、CD34、SMA、Desmin、S-100蛋白质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2例原发性GIST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GIST基本组织形态为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可以伴有囊性变、黏液变、出血及坏死.核分裂像大于5/50HPF的5例中肿瘤直径均大于或等于5 cm,其中4例伴有囊性变、出血或坏死,1例伴有黏液样变.2例核分裂像在2~5/50HPF者均为上皮样细胞型,其中1例伴有黏液样变,肿瘤直径均2~4 cm.免疫组化染色CD17和CD34多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5.5%和68.2%,Desmin不表达,S-100蛋白质和SMA不表达或者呈灶状阳性.结论:GIST肿瘤细胞形态多变和排列方式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CD117、CDa4阳性,Desmin阴性,S-100蛋白和SMA不表达或者呈灶状阳性;肿瘤细胞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核分裂像大于5/50HPF、有出血或坏死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
孙梅王玉新孙亚欣李东复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Bcl-2、C-Raf及双靶点RNAi质粒对HCT-8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Bcl-2、C-Raf及双靶点的RNA干扰质粒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Ambion公司网上设计软件,分别以Bcl-2和C-Raf为靶标,设计合成63个核苷酸的双链RNA,构建质粒pSilencer3·1-H1/Bcl-2、pSilencer3·1-H1/C-Raf及pSilencer3·1-H1/Bcl-2/C-Raf,分别转染结肠癌细胞株HCT-8,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RT-PCR检测Bcl-2和C-Raf的mRNA转录。结果经MTT法检测,构建的Bcl-2和C-Raf基因及双靶点RNAi质粒3个转染组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双靶点质粒转染组较两个单靶点转染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经RT-PCR检测,转染双靶点质粒后,HCT-8细胞中Bcl-2和C-Raf基因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弱。结论Bcl-2、C-Raf及双靶点RNAi质粒对HCT-8细胞株增殖有抑制作用。
王艳芬迟春萍王志武时成波吉海滨牛灵盛军李东复
关键词:BCL-2基因基因沉默
益气养肝方剂对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副作用的干预作用分析
王凯李东复
HLA-Ⅱ类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癌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潘焕峰李东复杨贵贞
关键词:等位基因多态性癌相关性肝炎后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HBV感染率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