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美玲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癌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肿瘤
  • 3篇腺癌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溶瘤
  • 2篇胃食管
  • 2篇胃食管结合部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化疗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第10号染色...
  • 1篇新辅助放化疗
  • 1篇烟尘
  • 1篇烟尘污染
  • 1篇胰腺癌细胞

机构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朱美玲
  • 8篇郑磊贞
  • 3篇陶双芬
  • 2篇章莉
  • 2篇朱正纲
  • 2篇陈思宇
  • 2篇顾文华
  • 2篇许青
  • 1篇习攀
  • 1篇顾建春
  • 1篇蒋马伟
  • 1篇施娟红
  • 1篇王一玮

传媒

  • 3篇肿瘤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健康之家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1B-55kDa基因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体外和体内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
2021年
目的:研究E1B-55kDa基因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及其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效价的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作用于结肠癌HCT-116、SW480和RKO细胞24、48和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随后,用效价为1.0×10^(7)vp/mL的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处理HCT-116细胞72 h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同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CT-116细胞中腺病毒衣壳蛋白Hexon的表达情况,以及FCM法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不同效价(1.0×10^(6)和2.5×10^(6)vp/mL)的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处理HCT-116细胞48 h后,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对HCT-116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以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对HCT-11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用HCT-116细胞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内注射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观察腺病毒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移植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明显抑制HCT-116细胞的生长活力(P<0.05),且这种抑制作用呈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而SW480和RKO细胞,仅在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效价高(1.0×10^(7)vp/mL)和作用时间长(72 h)时,对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均<0.05)。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1.0×10^(7)vp/mL)处理HCT-116细胞72 h后,HCT-116细胞失去正常形态,悬浮细胞数目增多,并出现细胞破裂导致膜内容物流出;HCT-116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明显降低(P<0.001);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感染后可上调HCT-116细胞中腺病毒衣壳蛋白Hexon的表达水平(P<0.001),证明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可在HCT-116细胞中有效表达。缺陷型溶瘤腺病毒H101抑制HCT-11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均<0.01),并将HCT-116细胞阻滞在S期(P<0.01)。缺陷型�
卞京李夏伊郑于铭徐文晖朱美玲郑磊贞
关键词:细胞增殖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8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行HIFU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治疗的有效率、...
陶双芬顾文华章莉顾建春朱美玲郑磊贞
关键词:中晚期胰腺癌化学治疗临床疗效
《爱思唯尔胃、胃食管结合部与食管癌临床诊疗路径2022中国版》更新与解读
2023年
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一直是各大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和改进的方向。近年来,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和食管癌的基础研究、预防、筛查和诊疗水平均有了很大提升,患者5年生存率也有较大提高,但不同地区间的诊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的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和食管癌在病因学、病理类型、发病部位等方面与欧美国家差异较大,因此,欧美国家的相关指南无法完全满足我国肿瘤规范化治疗的临床实践。2021年,爱思唯尔科研信息分析公司推出了胃、胃食管结合部和食管癌临床诊疗路径中国版,并于2022年完成第1次更新,旨在规范该类肿瘤的诊疗行为,促进肿瘤诊疗的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022中国版临床路径参考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诊疗指南等国内外权威指南,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经验,遵循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已得到推广应用,并依据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
袁敏刘传朱美玲王辰辰李琦郑磊贞朱晓东许青朱正纲
关键词:胃癌食管癌
肺癌的预防与保健
2023年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肺癌发生率明显上升,有明显的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列男性肿瘤首位,为女性肿瘤的第二位。由此可见,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相关研究报道,肺癌的发生与城市污染、烟尘污染、吸烟、工作环境精神压力、遗传因素等相关。由于国人对肺癌认知有限,相关预防与保健知识的普及程度仍然不高。本文主要针对肺癌的预防与保健进行科普.
朱美玲
关键词:肺癌发生率女性肿瘤重大疾病城市污染烟尘污染
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现状和思考被引量:1
2024年
多年来,中国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都是以化疗或放化疗为主。近年来,随着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分子病理指导下的精准治疗以及不同肿瘤负荷表型(T/N负荷相对关系)指导下的导向性选择等不同疗法的涌现,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的传统模式受到了挑战,但这也为重新审视当前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模式提供了新机遇,并且将有助于促进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策略的优化。因此,研究者需要对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的现状充分了解并进行进一步思考。
李祥源肖蓉朱美玲
关键词: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新辅助放化疗
放射性肺损伤与铁死亡相关性研究进展
2021年
放射性肺损伤(RILI)是肺癌等胸部肿瘤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而铁死亡是一种由铁依赖的、膜脂质过氧化引起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本文主要从活性氧簇诱导的氧化损伤、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调控的抗氧化网络和铁离子稳态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参与的炎性反应方面来探索RILI和铁死亡之间关系,以期通过调控铁死亡以减轻或抑制RILI发生,从而改善放疗患者预后。
郑于铭蒋马伟郑磊贞朱美玲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
乳腺癌组织中PTEN、MMP-9及p27^(kip1)表达及意义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27(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 27,p27^(ki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讨论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肿瘤科和乳腺外科收治的55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35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乳腺良性病变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入选患者PTEN、MMP-9、p27^(kip1)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良性病变组PTEN和p27^(kip1)的表达率(82.86%,85.71%)均显著高于乳腺癌组(45.45%,43.64%)(P<0.05),MMP-9的表达率(42.86%)显著低于乳腺癌组(69.09%)(P<0.05)。乳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负相关(r=-0.587,P<0.05),与p27^(kip1)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2,P<0.05)。结论 PTEN与p27^(kip1)表达异常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MMP-9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评估乳腺癌浸润和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陶双芬施娟红朱美玲陈思宇章莉
关键词:乳腺癌
热疗对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热疗对化疗诱导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吉西他滨(0,5,10,20,30μM)作用于SW1990细胞不同时间(24,48,72小时)及30μM吉西他滨作用24h联合热疗43℃1h,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E-cadherin蛋白和剪切的Notch1蛋白的表达。结果:1吉西他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明显抑制SW1990细胞的增殖(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吉西他滨作用前24 h给予43℃1h热疗预处理可显著增强吉西他滨对SW1990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2吉西他滨作用SW1990细胞24小时后,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形态变大,细胞呈梭形,且细胞间连接减少;而热疗预处理的联合能够逆转此种形态学变化。3吉西他滨作用24小时后,细胞内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下调、Cleaved Notch1的蛋白表达上调,热疗预处理可明显上调吉西他滨诱导的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并下调Cleaved Notch1蛋白表达的上调。结论:热疗预处理显著逆转吉西他滨所诱导的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的EMT现象,其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有关。
习攀朱美玲顾文华王一玮薛文姬郑磊贞
关键词:SW1990上皮间质转化NOTCH1
《爱思唯尔胃、胃食管结合部与食管癌临床诊疗路径2022中国版》更新与解读被引量:1
2023年
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一直是各大医疗机构不断完善和改进的方向。近年来,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与食管癌的基础研究、预防筛查和诊疗水平均有了很大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有了较大提高,但不同地区间的诊疗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我国胃癌、胃食管结合部癌与食管癌在病因学、病理类型、发病部位等方面与欧美国家差异较大,因此,欧美国家的相关指南无法完全满足我国肿瘤规范化治疗的临床实践。2021年,爱思唯尔科研信息分析公司推出了胃、胃食管结合部与食管癌临床诊疗路径中国版,并于2022年完成第1次更新,旨在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肿瘤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最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2022中国版临床路径参考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临床实践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诊疗指南等国内外权威指南,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临床经验,遵循科学性、普适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已得到推广应用,并依据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更新。
袁敏刘传朱美玲王辰辰李琦郑磊贞朱晓东许青朱正纲
关键词:胃癌食管癌
幽门螺杆菌参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癌症,在东亚和东南亚人群中高发。全球大约有50%以上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HP感染已被证实是GC的致病因素之一,与GC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与GC侵袭转移的关系虽尚无定论但也有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一方面,HP定植胃黏膜后,通过其关键毒力因子空泡细胞毒素A(vacuolating cytotoxin A,VacA)和细胞毒素相关抗原A(cytotoxin-associated antigen A,CagA)的作用使其得以长期存活于胃内,并参与GC细胞的增殖、上皮‒间质转化来促进侵袭转移;另一方面,肿瘤微环境作为宿主免疫系统与肿瘤相互作用的场所,HP通过干扰肿瘤微环境内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促进肿瘤微环境酸性缺氧环境的形成以及改变微环境内细胞分化等方式,促使GC免疫逃逸从而促进GC的侵袭转移。HP感染如今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于GC发生发展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该文主要围绕上述2个方面,即关键毒力因子和肿瘤微环境来阐述HP感染与GC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期望能为GC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肖蓉陶双芬陈思宇郑磊贞朱美玲
关键词:胃肿瘤幽门螺杆菌CAGA蛋白肿瘤转移免疫逃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