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英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纳米银对小鼠骨髓来源pro-B细胞的作用研究
- 纳米银以其良好的抗菌性能成为目前商业化最高的纳米材料之一,其广泛应用大大增加了纳米银对人体的暴露,可通过呼吸、饮食、注射及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与血液或组织接触,并可能产生细胞毒性,因而纳米银的生物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广泛...
- 朱玲英
- 关键词:纳米银浊点萃取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多酚还原制备功能化纳米银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酚还原制备功能化纳米银的新方法,制备工艺如下:(1)配制各反应液原液,包括:含银前驱物原液、多酚化合物原液以及碱性原液;(2)制备多酚化合物溶液:取一定量的多酚化合物原液加入超纯水中,混合均匀;(3...
- 顾宁郭大伟周雪锋黄志海朱玲英
- 文献传递
- 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基因递送是实现基因治疗的关键,基因的有效递送有赖于发展安全有效的递送载体。理想的基因递送载体应具备递送效率高、细胞毒性低、对正常细胞生理影响小以及易于使用和重复等特性。纳米材料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在药物和基因递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尤其是磁性纳米颗粒,其兼具纳米效应和超顺磁性,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载体材料。然而磁性纳米颗粒的基因递送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纳米颗粒的类型、粒径、表面特性和外加磁场等。因此,为了能够进行有效基因递送,应综合考虑设计磁性纳米颗粒。目前,磁性纳米颗粒已经成功应用于基因的体外转染,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然而,其在体内基因递送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郭大伟朱玲英顾宁
- 关键词:磁性纳米颗粒
- 纳米银细胞毒性体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4年
- 纳米银因具有良好的光学、导电和抗菌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相关的许多领域.利用纳米银所产生的细胞毒性有望改善某些疾病的治疗,但银纳米材料的广泛使用也引发了人们对其生物安全性的高度关注.如何更有效、更低毒地使用银纳米材料,需要对其细胞毒性进行更全面的检测.近年来已有大量文献对如何进行纳米银细胞毒性的体外检测进行了研究,本文综述了该领域内的重要进展,有望为进一步开展银纳米材料的体内实验乃至临床实验提供重要参考.
- 朱玲英郭大伟顾宁
- 关键词:纳米银细胞毒性体外检测毒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