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总参谋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氧诱导因子-1α、环氧化酶-2和C反应蛋白联合检查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化酶-2(COX-2)和C反应蛋白(CRP)用于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价值。方法98例溃疡性结肠炎按照病情轻重分为A组(轻度)31例、B组(中度)34例和C组(重度)33例,25例未患溃疡性结肠炎志愿者作为对照组D。采用RT—PCR方法分析各组检查对象结肠组织处HIF-1α、COX-2和C反应蛋白mRNA转录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检查对象血清中HIF-1α、COX-2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HIF-1α mRNA转录水平随着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加重而逐渐增加;COX-2mRNA转录水平A组显著高于D组(P〈0.05),B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mRNA转录水平,B组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血清中HIF-1α、COX-2和C反应蛋白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组(P均〈0.05),且随着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加重水平逐渐升高。结论病灶细胞中HIF-1α、COX-2和C反应蛋白mRNA转录水平和血清蛋白表达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进展呈正相关性,联合检测HIF-1α、COX-2和C反应蛋白有助于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
- 李楠王雪明姜立君苏丽朱建华石玉玲李娜翟俊山王艳梅
- 关键词:环氧化酶-2C反应蛋白
- 复方血竭对烫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复方血竭对烫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无烫伤组10只,烫伤组及烫伤后使用复方血竭组(血竭组)各30只。用沸水制成大鼠背部35%Ⅱ度烫伤,血竭组于烫伤后立即、4 h、8 h用复方血竭20 ml/kg灌胃,烫伤组和无烫伤组口服等量0.85%氯化钠。烫伤组、血竭组分别于烫伤后8、12、24 h处死动物,无烫伤组8h全部处死。大鼠FITC-D灌胃测定肠黏膜通透性,穿刺腹主动脉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IL-10的水平。[结果]烫伤后大鼠门静脉FITC-D标记的葡聚糖及血浆IL-1β、IL-6与无烫伤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使用复方血竭后,门静脉FITC-D标记的葡聚糖及血浆IL-1β、IL-6均明显下降,血竭组IL-1β、IL-6水平较烫伤组明显降低,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烫伤可导致大鼠肠黏膜应激损伤,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血浆IL-1β、IL-6升高;复方血竭可以保护应激状态下的肠黏膜屏障,抑制炎症因子IL-1β、IL-6的产生,上调IL-4和IL-10等抑炎性因子,纠正异常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细胞对炎症的反应性,从而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及组织的修复,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
- 李楠王雪明高柳村王建华嵇扬朱建华石玉玲张林李树林翟俊山
- 关键词:复方血竭肠黏膜屏障烫伤
- 束缚应激诱导大鼠肠黏膜屏障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建立冷-束缚应激(CRS)诱导肠黏膜屏障破坏大鼠模型,探讨肠黏膜屏障变化在应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W 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寒冷加束缚为应激源实施干预,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实验期间通过直结肠扩张(CRD)实验测定内脏敏感性,取大鼠远端结肠及回肠黏膜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两组大鼠5h尿液中乳果糖(L)与甘露醇(M)排泄率(L/M)比值,反映肠黏膜屏障的变化情况。8结果模型组初始感觉阈值、疼痛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阈值分别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肠黏膜病理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5 h尿液中L/M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应激损伤导致大鼠肠黏膜通透性增大,肠黏膜屏障受损可能与应激发病机制有关。
- 李楠王雪明高柳村王建华嵇扬翟俊山石玉玲李娜朱建华张林
- 关键词:束缚应激肠黏膜屏障感觉阈值肠黏膜通透性内脏敏感性远端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