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为宏
- 作品数:217 被引量:28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含萘酰亚胺单元的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萘酰亚胺单元的二噻吩乙烯类化合物,其由取代的萘酰亚胺和取代的噻吩硼酸通过Suzuki反应制得。该类化合物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从无色变为墨绿色(光致闭环后,其荧光淬灭至开环体的30%),是一类优良的光致变色...
- 朱为宏孟宪乐马哨庆杨玉衡田禾
- 文献传递
- 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用途
- 本发明涉及一类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用途,所述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结构(详见说明书)。本发明提供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将荧光拓展延长至近红外波长区域(最大波长可至721nm),作为近红外(长波长)的聚集诱导荧光探针的应用,很...
- 朱为宏郭志前邵安东王晓航燕宸旭顾开智许丹丹张维伟杨婷婷
- 文献传递
- 光致变色分子和AIE单元共掺杂纳米胶束:光控、可逆荧光调变
- 2016年
- 利用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稀-b-聚丙稀酸(PS-b-PAA)封装二噻吩乙稀光致变色分子(BTO)和染料分子(ED)制备了纳米胶束BTO@Nm、ED@Nm和BTO-ED@Nm,胶束尺寸分布窄(63-201mn),在水溶液中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封装作用诱导ED产生明显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效应(AIE),可使ED@Nm和BTO-ED@Nm在500-700nm范围呈现出明显的荧光.与单体BTO类似,纳米胶束BTO@Nm和BTO-ED@Nm仍然保持从无色(λmax=308nm)到深蓝色(λmax=595nm)可逆光致变色性能,且至少可逆转变5次以上抗疲劳性能.利用BTO及其变环体(C-BTO)与ED之间的能量转移作用,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交替照射下,实现对BTO-ED@Nm焚:光(565nm)定量可逆调控,且至少可调控5次以上.
- 陈尚军朱为宏
- 关键词:光致变色纳米胶束
- 含多面体低聚半倍硅氧烷基硫脲衍生物及其在制备纳米缓释香料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含多面体低聚半倍硅氧烷基的硫脲衍生物及其用途。硫脲衍生物,为式I所示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硫脲衍生物可作为香料(香精)缓释剂的应用。<Image file="DDA0001507958900000011.GIF"...
- 朱为宏张志昂韩建伟王利民肖作兵
- 异卟啉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9年
- 异卟啉是通过改变卟啉大环结构而得到的卟啉类似物。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如阴离子识别、稳定异常价态金属离子、Mbius芳香性、构建新型超分子体系、电子转移以及近红外荧光等特性,异卟啉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本文简要介绍了异卟啉研究的意义,异卟啉的命名以及分类,并重点介绍了N-错位卟啉、扩展卟啉和氧化卟啉原等异卟啉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同时对咔咯、氧化咔咯原、卟啉烯、核修饰卟啉、亚卟啉和杯吡咯等异卟啉的发展现状及其性能作了简要概述。通过对异卟啉化合物研究,可得到很多普通卟啉难以实现的性能,并有望在相关领域获得实际应用。本文在介绍异卟啉研究的同时,还尝试翻译了一些相关专业术语。
- 王全国曾凡花解永树朱为宏
- 关键词:超分子阴离子识别
- 位阻型光致变色染料体系:光控超结构与新型防伪技术
- 构造人工光控手性超分子体系一直是材料化学和超分子化学中最吸引人的话题。然而,由于缺少合适的组装砌块一直是一大挑战。本报告主要介绍苯并二噻二唑位阻型烯桥染料体系,重点放在双稳态、构象异构体及手性异构体的分离等性能的突破,发...
- 胡宏龙李萌祺杨虹奚韩诚朱为宏
- 关键词:光响应防伪技术
- 新型烯桥光致变色染料:超分子自组装、光开关及分子逻辑门的应用
- 朱为宏
- 关键词:光致变色光开关自组装
- 一种具有高信噪比、高稳定性的近红外单线态氧发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信噪比、高稳定性的近红外单线态氧发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发光探针通过模块化方式合成,以4‑甲基喹啉为原料,与碘乙烷反应得到带有活泼甲基的喹啉盐中间体;以2‑溴‑5‑...
- 郭志前卢耀张玉涛李娟赵美玲薛昊云杨婧朱为宏
- β-环戊二酮类化合物的简便合成方法被引量:2
- 1998年
- 在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条件下,以取代邻位二元羧酸或羧酸的衍生物合成β-环戊二酮类化合物,对反应原料及其比例、反应时间以及溶剂等影响因素作了讨论。经研究表明,丙酰氯在无水三氯化铝作用下能发生三聚,其结构已由XRD、IR、1H-NMR和MS表征,并提出了形成机理。
- 朱为宏曹玉蓉
- 基于AIE喹啉腈衍生物自组装检测生物蛋白质的研究
- <正>基于化学小分子荧光探针对疾病进行早期、高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诊断已经是全世界科学家关注的研究热点。然而,有机发光材料的聚集荧光淬灭效应已成为小分子化学荧光传感器在生物体活细胞和组织中应用主要限制之一。在检测时,由...
- 邵安东郭志前朱为宏
- 关键词:聚集诱导发光近红外自组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