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转勤

作品数:7 被引量:187H指数:5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水稻
  • 5篇灌溉
  • 3篇交替灌溉
  • 3篇干湿交替
  • 3篇干湿交替灌溉
  • 2篇氮肥
  • 2篇生理基础
  • 2篇生理特征
  • 2篇水稻品种
  • 2篇籽粒
  • 2篇节水
  • 2篇节水灌溉
  • 2篇节水抗旱
  • 2篇抗旱
  • 2篇灌浆
  • 1篇代谢调控
  • 1篇氮肥管理
  • 1篇氮量
  • 1篇稻麦
  • 1篇稻麦连作

机构

  • 7篇扬州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7篇曹转勤
  • 6篇杨建昌
  • 5篇王志琴
  • 3篇张耗
  • 2篇陈婷婷
  • 2篇李鸿伟
  • 1篇付景
  • 1篇杨凯鹏
  • 1篇张自常
  • 1篇剧成欣
  • 1篇刘洁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 2篇江苏省植物生...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稻米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2个超级稻品种结实率和粒重的影响被引量:23
2014年
大田种植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籼稻)和淮稻9号(粳稻)。自抽穗至成熟设置轻干-湿交替灌溉(WMD)、重干-湿交替灌溉(WSD)和常规灌溉(CI,保持水层)3种灌溉方式,观察其对超级稻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I相比,WMD处理显著增加2个超级稻品种的产量、结实s率和粒重,而WSD处理则降低结实率和粒重。WMD处理显著提高灌浆期剑叶净光合速率、膜质过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氧化力、根系吸收表面积、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比表面积和根系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及吲哚-3-乙酸(IAA)含量及根冠比,WSD处理的结果则相反。说明结实期轻干-湿交替灌溉可以改善超级稻根系和地上部植株的生理功能,进而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付景刘洁曹转勤王志琴张耗杨建昌
关键词:超级稻根系活力
节水灌溉对节水抗旱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生理基础
本文试验将2个节水抗旱品种旱优113(杂交釉稻)和早优8号(杂交粳稻)及2个当地高产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釉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种植于土培池和大田,自移栽后10d至成熟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处理,研究了节水抗旱水稻品...
张耗剧成欣陈婷婷曹转勤王志琴杨建昌
关键词:节水灌溉籽粒产量生理特性
文献传递
施氮量和灌溉方式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被引量:80
2013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氮肥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这对指导水稻高产、优质和高效栽培有重要意义。将两优培九(籼稻)和扬粳4038(粳稻)种植于土培池,设置常规灌溉、轻干湿交替灌溉和重干湿交替灌溉3种灌溉方式及0氮(0kghm–2)、中氮(240kghm–2)和高氮(360kghm–2)3种氮素水平,观察其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氮和高氮水平下,产量、稻米的整精米率、外观品质和崩解值,以轻干湿交替灌溉显著高于或优于常规灌溉。在中氮水平下,重干湿交替灌溉的产量和稻米品质显著低于或劣于常规灌溉;在高氮水平下,重干湿交替灌溉的产量高于常规灌溉,稻米品质在这两种灌溉方式间差异不显著。轻干湿交替灌溉显著提高了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籽粒中ATP酶活性及根系中吲哚-3-乙酸、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和脱落酸含量。说明灌溉方式和氮肥对产量和稻米品质具明显互作效应。在轻干湿交替灌溉和中氮水平下根系、叶片和籽粒生理活性增强是水稻产量提高和稻米品质改善的重要生理原因。
张自常李鸿伟曹转勤王志琴杨建昌
关键词:水稻氮肥
节水灌溉对节水抗旱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生理基础被引量:42
2012年
【目的】探明节水抗旱水稻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形成特点及生理基础。【方法】2个节水抗旱品种旱优113(杂交籼稻)和旱优8号(杂交粳稻)及2个当地高产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种植于土培池和大田,自移栽后10 d至成熟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处理。【结果】与常规灌溉相比,当地高产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显著降低,两种灌溉方式间的节水抗旱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节水灌溉显著减少灌溉水量,提高灌溉水生产力(产量/灌溉水量),节水抗旱品种灌溉水生产力增幅大于当地高产品种。与当地高产品种相比较,节水抗旱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的相对分蘖数和每穗颖花数(节水灌溉分蘖数或颖花数/常规灌溉分蘖数或颖花数)较多,结实率较高;整个生育期绿叶面积持续期长,抽穗期根重较高、抽穗后根系氧化力、根系和叶片中细胞分裂素(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含量、剑叶光合速率和籽粒中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茎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运转率和收获指数较高。土培池与大田试验结果趋势一致。【结论】在节水灌溉条件下节水抗旱品种比当地高产品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节水抗旱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较好的根系性能和地上部植株较强的生理活性是其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基础。
张耗剧成欣陈婷婷曹转勤王志琴杨建昌
关键词:水稻节水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生理特征
水稻强、弱势粒灌浆差异的激素调控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水稻弱势粒充实差不仅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且还限制了对水分和养分的高效利用。本文概述了脱落酸、乙烯、细胞分裂素、吲哚乙酸、赤霉素、多胺和油菜素类固醇等植物激素对籽粒灌浆的调控作用,比较分析了强、弱势粒内源激素的差异;从激素时空分布对籽粒灌浆的调控作用、激素对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的调控、激素对环境的响应及其栽培调控途径等方面提出了水稻籽粒灌浆激素调控机理的研究展望。
曹转勤杨建昌
关键词:水稻强势粒弱势粒灌浆激素
水稻籽粒灌浆生理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从激素和酶的方面综述水稻灌浆的规律对水稻栽培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胚乳发育期参籽粒碳代谢的酶有33种,其中4种酶起关键作用;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多方面的调控作用。
曹转勤
关键词:水稻籽粒灌浆生理特征代谢调控
文献传递
稻麦连作中超高产栽培小麦和水稻的养分吸收与积累特征被引量:40
2013年
以2个小麦品种和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大田种植,稻麦连作,重复2年,设置超高产栽培和当地高产栽培两种栽培模式,旨在探明超高产栽培小麦和水稻养分吸收与积累特征。超高产栽培中,采用实地氮肥管理及水稻轻干湿交替灌溉和小麦控制土壤水分灌溉等关键技术。与当地高产栽培(小麦产量<8thm-2,水稻产量<10thm-2)相比,超高产栽培(小麦产量>9thm-2,水稻产量>12thm-2)小麦和水稻的氮(N)、磷(P)、钾(K)总吸收量显著增加,并表现为拔节前的吸收和积累量显著降低,拔节至开花、开花至成熟的吸收积累量显著提高。超高产栽培的N、P、K的总吸收量,小麦分别为265、58和256kghm-2,水稻分别为256、79和321kghm-2。上述3种元素于生育中后期(拔节至成熟)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比例,小麦为50%~60%,水稻为60%~70%。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N、P、K偏生产力(产量/N、P、K施用量)、养分吸收的养分籽粒生产率(籽粒产量/成熟期植株N、P、K吸收量)和养分收获指数(籽粒N、P、K吸收量/成熟期植株N、P、K吸收量),降低了生产单位籽粒产量的养分吸收量(成熟期植株N、P、K吸收量/籽粒产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超高产栽培小麦和水稻养分吸收与积累具有生育前期较低、生育中期和后期较高的特点,且养分吸收利用效率提高。
李鸿伟杨凯鹏曹转勤王志琴杨建昌
关键词:超高产栽培养分吸收实地氮肥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