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峰
- 作品数:33 被引量:8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水溶液pH值对丙烯酸树脂与非离子性双亲嵌段型聚氨酯相互作用的影响(续)
- 2010年
-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疏水链比例的非离子性双亲嵌段型聚氨酯(PUn),通过水溶液pH值对PAA与PUn相互作用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制备一类可用于无铬鞣工艺操作的新型复鞣剂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pH值范围内,3种PUn都会与PAA相互作用而沉淀,其中PU34与PAA相互作用后,在pH=4.2时即可产生沉淀,从而有望避免常规无铬鞣复鞣阶段为强制复鞣剂沉淀需强酸性固定(通常pH=2.0~3.0)给染色、加脂等后续操作及成革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
- 苗青金勇张彪曹志峰马春彦
- 关键词:丙烯酸树脂相互作用PH值分子间氢键
- 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合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7年
- 介绍了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重点对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类型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 苗青曹志峰金勇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
- 新型非离子性嵌段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研究
- 2010年
- 本文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醚为主要原料,通过逐步聚合得到新型非离子性两、三嵌段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Di/Tri-PUn),使用红外光谱及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表面张力仪对其表面活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出的六种非离子性两、三嵌段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其中Di-PUn系列临界胶束浓度数量级可达10-6),产物Di-PU34水溶液在室温下的表面张力最低可达33.7mN/m,并且在浓度很低时仍具备较好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
- 苗青金勇张彪曹志峰马春彦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聚氨酯表面活性
- 新型非离子性嵌段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研究
-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醚为主要原料,通过逐步聚合得到新型非离子性两、三嵌段型聚氨酯表面活性剂(Di/Tri-PUn),使用红外光谱及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表面张力仪对其表面活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所制...
- 苗青金勇张彪曹志峰马春彦
- 文献传递
- (甲基)丙烯酸-g-聚氧乙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有关(甲基)丙烯酸-g-聚氧乙烯接枝共聚物合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甲基)丙烯酸与聚氧乙烯大单体的共聚接枝法和聚(甲基)丙烯酸与聚氧乙烯链之间,通过酯化或酯交换反应进行的耦合接枝法。
- 马春彦金勇曹志峰
- 关键词:聚氧乙烯接枝共聚物
- 反应型聚氨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被引量:13
- 2010年
-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聚氧丙烯(PPO)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主要原料,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合成了系列反应型聚氨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FT-IR、1HNMR和表面张力仪对其结构及表面活性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浊点、乳化能力、共聚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反应型聚氨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共聚性能和表面活性,产物Ⅱ在摩尔浓度为0.0058mol/L时,可使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到37mN/m。
- 张彪金勇苗青曹志峰马春彦
- 铬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介绍了目前制革业中有关铬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其它鞣剂取代铬鞣剂,部分替代铬鞣剂,铬的回收利用及循环使用以及使用铬鞣助剂四种方法。
- 马春彦金勇曹志峰
- 关键词:铬污染鞣剂
- 一种新型非离子型两嵌段水性聚氨酯高聚物的合成及其表面性能研究
- 本文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醚为主要原料,通过逐步聚合得到一种新型的非离子型两嵌段水性聚氨酯高聚物,使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表面张力仪对其表面活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出的3种非离子型两嵌段水性聚氨...
- 苗青曹志峰金勇杨建平邵双喜
- 关键词: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表面活性
- 文献传递
- Bola型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其应用被引量:12
- 2008年
- 介绍了bola型表面活性剂独特的结构特征与性质,概述了由bola型两亲分子在气液界面自组装形成的单分子膜及囊泡的特征。重点综述了bola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纳米材料、药物缓释、生物矿化、光化学修饰、基因转染及凝胶化试剂等方面的应用作了介绍。最后对其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 金勇苗青张彪曹志峰
- 关键词:BOLA型表面活性剂自组装
-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08年
- 介绍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主要的改性方法及机理,相关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改性研究方向。其中共聚改性由于选择范围广而有可能成为主要的改性手段。
- 曹志峰苗青金勇
- 关键词: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