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莲芳
- 作品数:33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致黄斑水肿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前后PhNR的变化
- 冯超陈长征梅昌娲易莲芳
-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患者LED刺激器mfERG二阶反应波形研究
- 目的:研究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患者二极管发光刺激器(light emitting diode,LE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 troretin—nogram,mf—ERG)二阶反应波形特点。方法:...
- 陈长征左成果易莲芳熊莎
- 文献传递
- 视网膜电图PhNR和OPs在非增生型DR中的变化特点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视网膜电图PhNR和OPs的变化特点,比较OPs、PhNR指标在早期诊断及评估视网膜功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经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DR患者30例(30眼),同时选取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25例(25眼)作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视力、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FFA检查。比较2组PhNR振幅、OPs振幅及ERG其他参数指标,并探讨不同DR分级与PhNR振幅、OPs振幅的变化关系。结果在OPs指标中,DRⅠ~Ⅳ级OPs振幅与正常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hNR指标显示,DRⅠ级PhNR振幅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Ⅱ~Ⅳ级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比较各参数ROC下面积(AUC)中,OPs指标的AUC最高,为0.866;其次是PhNR指标,AUC为0.754。OPs诊断NP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6%和80%,而PhN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4.5%和73.3%。结论DR在病变初期即出现血液循环性改变、神经细胞功能障碍,表现为PhNR振幅和OPs振幅均明显降低。OPs指标在DR的早期诊断及评估视网膜功能方面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 张姗姗陈长征杨安怀周芸芸易莲芳邢怡桥
- 关键词: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振荡电位
-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视网膜电图(ERG)明视负向反应(PhNR)变化特点,并进行PhNR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视野平均缺损值(MD)、杯盘比(C/D)的相关性研究,探索PhNR在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及视神经节细胞功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正常健康者20例20只眼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患者18例20只眼。分别对两组进行ERG、视野、眼底照相和OCT检查,比较两组视网膜电图PhNR振幅,并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分别与MD、C/D和RNFL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和对照组的ERG中暗视反应、最大反应、30Hz震荡电位的振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视神经萎缩组明视反应a波和b波振幅差异也没有显著性意义,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且PhNR的振幅与视神经损伤情况如RNFLT(r=0.665)、MD(r=0.564)、杯盘比(r=0.686)等相关(均为P<0.01)。结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眼视网膜电图PhNR振幅明显下降甚至消失,PhNR可用于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和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功能的评价。
- 左成果邢怡桥陈长征易莲芳马伟
- 关键词: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
- 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诊断意义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研究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视网膜电图(ERG)各成分及其明视负向反应(PhNR)的变化特点,并进行PhNR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视野平均缺损值(MD),以及杯盘比(C/D)的相关性研究,探索在外伤性视神经萎缩中PhNR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患者21例(25眼)和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25例(25眼)。分别对两组进行ERG、视野、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比较两组视网膜电图,并将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分别与MD、C/D和RNFL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组和对照组的ERG中暗视反应、最大反应、30Hz震荡电位的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神经萎缩组明视反应a波和b波振幅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hNR的振幅与视神经损伤情况如RNFLT(r=0.665)、MD(r=0.564)、杯盘比(r=0.686)等相关,且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网膜电图PhNR振幅在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眼明显地下降甚至消失,PhNR可作为外伤性视神经萎缩的诊断和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功能评价的良好指标。
- 左成果邢怡桥陈长征易莲芳
- 关键词:视神经萎缩外伤性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
- 扫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视觉发育期儿童中的应用
- 李璐陈长征苏钰冯超郑红梅邢怡桥易莲芳
- 近视眼激光术后伴有瘢痕的PTK与PRK联合治疗观察
- 2002年
- 张宁易莲芳
- 关键词:近视激光术后瘢痕PTKPRK
-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LED刺激器多焦视网膜电图二阶反应波形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视神经萎缩(PONA)患者二极管发光器(LE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二阶反应波形特点。方法:选取正常人18例18只眼和11例原发于视神经挫伤、球后视神经炎、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导致PO-NA 15眼,采用视觉电生理记录仪(RETI Scan3.15)分别作阴极射线管(CRT)及LED的mf-ERG二阶反应检查。CRT刺激器记录采用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推荐标准记录,LED刺激时间为10/10(16.7 ms)。观察CRT及LED的mf-ERG总和反应波形特点,两种刺激器记录波形分别比较正常组和PONA组mf-ERG二阶反应形态、振幅密度。结果:PONA组CRT刺激器的mf-ERG二阶反应波形N2波振幅比正常组增加,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ONA组LED刺激器N2波振幅比正常组减小,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ED刺激器mf-ERG二阶反应波形更丰富,其N2波可能包涵了更多视网膜内层信息。
- 周芸芸陈长征熊莎左成果易莲芳
- 关键词:多焦视网膜电图
-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患者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振幅异常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视网膜电图(ERG)明视负向反应(PhNR)在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进展中的变化特点以及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的关系。设计前瞻性、对照性研究。研究对象正常健康者18例(18眼)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稳定期患者15例(18眼)及7例(7眼)视神经挫伤导致视神经萎缩的患者。方法对正常健康者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者进行ERG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比较两组PhNR振幅,并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者的PhNR振幅与RNFLT进行相关分析;另对视神经挫伤导致视神经萎缩者随访半年,研究其PhNR振幅与RNFLT变化规律。主要指标PhNR振幅与RNFLT。结果稳定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和对照组的ERG中暗视反应、最大反应、30Hz震荡电位的振幅及明视反应a波和b波振幅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组的PhNR振幅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而且PhNR的振幅与RNFLT显著相关(r=0.688,P〈0.01)。视神经挫伤导致视神经萎缩的患者随访第1~3个月,PhNR振幅下降先于RNFLT的变薄。结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眼ERGPhNR振幅明显下降甚至消失,且PhNR振幅下降早于RNFLT变薄。(眼科,2006,15:267~271)
- 陈长征左成果邢怡桥易莲芳
- 关键词: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电图明视负向反应
- 扫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视觉发育期儿童中的应用
- 李璐陈长征苏钰冯超郑红梅邢怡桥易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