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少奎

作品数:16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团头鲂
  • 4篇微卫星
  • 3篇杂交
  • 3篇厚颌鲂
  • 2篇叶尔羌高原鳅
  • 2篇遗传学
  • 2篇引物
  • 2篇鱼类
  • 2篇育种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研究
  • 2篇泥鳅
  • 2篇亲缘
  • 2篇亲缘关系
  • 2篇亲缘关系鉴定
  • 2篇群体遗传学
  • 2篇总RNA
  • 2篇总RNA提取...
  • 2篇微卫星分子标...
  • 2篇物种

机构

  • 16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湖北百容水产...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16篇易少奎
  • 12篇王卫民
  • 11篇高泽霞
  • 3篇罗伟
  • 2篇周小云
  • 2篇李大鹏
  • 2篇周琼
  • 2篇沈建忠
  • 2篇万世明
  • 2篇钟嘉
  • 2篇万世明
  • 2篇曾聪
  • 1篇邓伟
  • 1篇段晓克
  • 1篇黄松钱
  • 1篇聂竹兰
  • 1篇单保庆
  • 1篇李艳和
  • 1篇杨振华
  • 1篇张大龙

传媒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水产学报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团头鲂EST-SSR在厚颌鲂中的跨种扩增及杂交F_1的鉴定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研究团头鲂微卫星引物在厚颌鲂中跨种扩增的适用性,并进行其杂交F1的鉴定,实验筛查了90个团头鲂EST-SSR位点在厚颌鲂中的扩增效果,同时选取了26对团头鲂与厚颌鲂微卫星引物对团头鲂自交子代、厚颌鲂自交子代及其正交和反交杂交F1共4个组合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团头鲂90个微卫星位点中有76个(84.4%)在厚颌鲂中能够稳定扩增,随机选取50个位点在厚颌鲂30尾野生个体中扩增获得了1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2,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2。通过10对团头鲂EST-SSR与16对厚颌鲂SSR引物在4个组合中扩增后发现,4个位点(MP01,MP03,MP24和MP26)在团头鲂自交子代中无扩增产物,2个位点(MA163和MA189)在厚颌鲂自交子代中无扩增产物,其余20个位点均能在4个组合中稳定扩增,其中9个位点可单独有效鉴定出团头鲂自交子代、厚颌鲂自交子代及包括正交和反交在内的杂交F1,其余位点可以通过组合鉴定出杂交F1。杂交F1中正交组合和反交组合无法通过本实验中的微卫星鉴别。
易少奎高泽霞罗伟段晓克李艳和王卫民
关键词:团头鲂厚颌鲂杂交子代微卫星
叶尔羌高原鳅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叶尔羌高原鳅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DNA标记技术和遗传学应用技术领域。叶尔羌高原鳅微卫星分子标记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10所示,用于扩增所述微卫星分子标记位点的引物如SE...
周小云赵文浩高泽霞易少奎苏君晓周琼李大鹏沈建忠
文献传递
团头鲂微卫星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20个微卫星标记组合建立了6个微卫星多重PCR体系,包括2个四重PCR和4个三重PCR体系。利用构建的6个微卫星多重PCR体系评估了团头鲂淤泥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8,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72和0.77,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601,20个位点中有9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本研究中筛选出的多重PCR组合为团头鲂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亲子鉴定等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罗伟高泽霞曾聪邓伟易少奎钱雪桥王卫民
关键词:团头鲂微卫星多重PCR
一种团头鲂肌间骨总RNA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取团头鲂肌间骨总RNA的方法,其步骤:1)以团头鲂为材料:取其肌间骨置于灭菌预冷的研钵中,研磨,至肌间骨研磨至粉末状后转入离心管中,加Trizol摇匀,室温放置;2)4℃,离心,取上清液,加入1/5体积...
高泽霞万世明易少奎钟嘉王卫民
文献传递
克氏原螯虾感染WSSV后机体抗病毒基因调控分析
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一种主要的致病原。目前已给克氏原螯虾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揭示克氏原螯虾感染...
李艳和易少奎石林林张龙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RNA-SEQWSSV免疫反应
团头鲂leptin,leptin-R和leprotl-1基因的克隆、系统进化及对性腺发育的调控作用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作为我国特有的淡水经济鱼类,是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然而近年来在团头鲂人工养殖群体中出现了性早熟现象,从而导致了生长与性腺发育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瘦素在动物体重...
赵鸿昊易少奎万世明王卫民高泽霞
我国泥鳅属鱼类系统发育、群体结构及其适应性进化研究
泥鳅属(Misgurnu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花鳅亚科(Cobitinae)。泥鳅属鱼类作为一类营底层生活鱼类,广泛分布于河流、湖泊以及稻田等水体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易少奎
关键词:适应性进化密码子偏好性系统发育物种进化
文献传递
团头鲂、鳡及其杂交F1代的形态差异与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利用不同亚科的雌性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雄性鳡(Elopichthys bambusa)进行人工杂交获得子一代杂交个体,对团头鲂、鳡及其杂交子代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团头鲂(♀)×鳡(♂)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扩增和分析。结果显示,在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结构中,杂交F1的性状更加偏向于母本团头鲂。在可数性状上,杂交子代的背鳍棘数、胸鳍棘数、腹鳍棘数和臀鳍棘数与母本团头鲂及父本鳡都一致;而其余大多数性状,如背鳍鳍条数、腹鳍鳍条数、臀鳍鳍条数、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和鳔室数,杂交子代的性状更接近于母本团头鲂。杂交鱼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623 bp,与母本团头鲂一致,其碱基组成为31.23%A、16.19%G、24.69%T和27.90%C,且具有一定的A+T偏向性。其线粒体基因组共编码37个基因,分别为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还有1个非编码区(D-Loop)。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团头鲂(♀)×鳡(♂)与母本团头鲂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父本鳡的亲缘关系较远。
陈静SHALABY Hany said ali易少奎王卫民
关键词:团头鲂远缘杂交系统发育线粒体基因组鲤科鱼类
团头鲂肌间骨发育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24
2014年
研究利用整体骨骼染色、形态学解剖和X光透射的方法,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仔稚鱼肌间骨的出现时期、形态以及成鱼肌间骨数目、形态、分布和长度变化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团头鲂的肌间骨在孵出后20d(体长为1.33 cm)骨化出现,首先出现在尾部,然后向头部方向依次出现,到第40天(体长为2.36 cm)基本全部出现;肌间骨出现与分化的时间受生长发育的影响大于日龄的影响。团头鲂肌间骨数目在108—129,平均为119根,其中躯干部轴上肌中的肌间骨数目最多(40—45根),尾部轴上肌与轴下肌中的肌间骨数目相近(32—39根)。肌间骨形态包括"1"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多叉形和"("形6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肌间骨均是从"1"形发展而来;肌间骨越靠鱼体前端形态越复杂。团头鲂躯干轴上肌中的肌间骨显著长于尾部肌肉中的肌间骨(P<0.05),躯干轴下肌中的肌间骨最短,并且肌间骨长度与个体体重与体长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今后揭示团头鲂肌间骨发生与发育的分子机制,抑制团头鲂肌间骨骨化,培育无肌间骨的团头鲂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万世明易少奎仲嘉王卫民蒋恩明陈柏湘高泽霞
关键词:团头鲂发育过程
鲂属4种鱼类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湖北鄂州梁子湖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T)、浙江钱塘江原种场的三角鲂Magalobrama terminalis(S)、四川泸州龙溪河的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H)、广东西江肇庆的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G)野生亲鱼进行多种杂交组合与自交,所有杂交与自交组合为T♀×T♂、T♀×H♂、T♀×S♂、T♀×G♂、S♀×S♂、S♀×T♂、S♀×G♂、H♀×H♂、H♀×T♂,将各组合受精卵在室内同一水泥池不同孵化桶内孵化,并将各组合子代培育45日龄。结果表明:所有组合的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均相对较高,初步证明鲂属种间杂交具有可行性;团头鲂与厚颌鲂正反交子代除体高杂种优势不明显外,体长与体质量均表现出杂种优势;团头鲂与三角鲂正反交子代的体长、体质量、体高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因广东鲂母本催产失败,团头鲂与广东鲂正反交以及三角鲂与广东鲂正反交子代是否有杂种优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大龙杜睿聂竹兰杨振华罗伟易少奎高泽霞王卫民陈柏湘
关键词:团头鲂三角鲂广东鲂厚颌鲂种间杂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