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勇锋
- 作品数:17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立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日本北九州ECO-HOUSE试验楼节能理念
- 2017年
- 现今日本对建筑节能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了解北九州ECO-HOUSE的被动式节能,对它进行分析与研究。利用文献查阅与现场实验测量等研究方法,得出北九州ECO-HOUSE通过朝向布局、墙体构造、屋顶细部、楼地面结构、基地地能利用等方式,以达到低碳环保的设计目标。
- 管斌君方勇锋池方爱
- 关键词:被动式节能
- 基于宁波城区试点项目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策略探讨被引量:2
- 2020年
-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在全国各试点城市积极推进中,以便探索保护利用新路径,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通过宁波城区试点项目现状分析,阐述了当前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策略。
- 杨家祺郭宜洋方勇锋
- 关键词:历史建筑
- 基于控制论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等现象,引入控制论的有关理论,通过对施教过程中的信息转换进行分析研究,理清了教学进程中的信息传递、反馈和控制载体之间的运行机理,构建出由教师、学生和设计创作组成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系统模型;进而提出宏观把控、阶段划分、注重过程、研讨分享和展评发布的教学设计,使建筑设计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较大提高。
- 邢双军方勇锋
-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 英国体验式设计教学及其支持系统——以中央兰开夏大学建筑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作者于2016年对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的格兰菲尔-贝恩斯建筑学院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访学,从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策略到具体教学举措和支持系统,对该学院的体验式设计教育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析。
- 方勇锋易翰博
-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建筑学设计教育
- 深圳“东海岸”居住项目生态意识研究
- 2009年
- 以深圳"东海岸"大型滨海山地居住项目为例,通过解读该项目的总体规划以及各期实施中的调整过程,探讨滨海山地居住项目的生态意识问题,并总结出若干有助于提高滨海山地居住项目的开发成功率的建议。
- 方勇锋邢双军程权
- 关键词:生态意识
- 以能力为核心的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被引量:5
- 2011年
- 针对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了初步探索,在教学方法上,将设计课程分解成以设计能力培养为目的的"环节链";在教学内容上突破单个课程的局限性,围绕设计课程建立起相应的课程群;在师资安排上设计课教师与其他相关课程教师组成团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适时帮助学生解决设计中的困难,使学生能较快地形成比较完整的建筑设计知识框架,并在此框架下掌握设计方法、培养设计能力以及训练相关技能。
- 邢双军方勇锋陈跃
- 关键词:建筑学
- 基于OBE理念和BOPPPS模式的快速建筑设计集中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9
- 2019年
- 快速建筑设计能力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应掌握的核心能力之一。快速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除了依托建筑设计系列课程,还有赖于以集中教学的形式进行强化与提升。基于OBE理念和BOPPPS模式,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对快速建筑设计集中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分解快速建筑设计教学目标,将过去综合性快速设计目标分解为较为纯粹的方案和表现两个次目标,分别加以针对性的训练;重新设计教学进程,将一周的时间划分为环环相扣的八个环节,并在其中合理安排测评反馈节点;完善考评机制,根据重新设计的教学进程设定更全面的考评标准。这些改革措施,旨在使学生更加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并获得更明晰的学习成果反馈。快速建筑设计课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 王亚莎方勇锋邢双军
-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快速建筑设计教学研究
- 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学专业高年级阶段实践教学模式被引量:3
- 2016年
- 针对建筑学专业高年级阶段实践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学专业高年级阶段实践教学模式,并从建立实习基地、采取"双导师制"、毕业设计、考核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管斌君方勇锋
-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 浙东运河沿线传统集市保护及更新策略研究
- 2023年
- 以浙东地区传统集市为研究对象,以水运交通方式对运河沿线市镇空间形态的影响为切入点,聚焦浙东地区运河沿线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通过分析从古至今商贸活动的发展特点,提炼运河文化之于集市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探讨浙东运河沿线传统集市的保护路径及更新策略,为大运河沿线传统集市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
- 徐楚琳方勇锋王侃
- 乡村过渡空间“参与式”微改造的策略与实践——以宁波市横街镇惠民村实践为例
- 2022年
-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经过近十年的整治改造得到普遍改善,公共空间的提升尤为明显。乡村空间除了乡村公共空间和乡村私密空间(民宅),还有“乡村过渡空间”,包括民宅的门前檐下、多户共用庭院、建筑物外立面、废弃屋基等,大量存在于乡村公共广场周边、公共街巷两侧,构成了乡村公共空间的视觉边界,经常临时承担乡村公共空间的部分功能(比如邻里交往)。“乡村过渡空间”量大面广、形态各异、权属复杂,仅靠政府主导的统一改造见效较慢、维护较难,已成为乡村改造提升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提出依靠“村民参与”开展“乡村过渡空间”微改造,并通过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惠民村的改造实践,围绕“村民参与微改造的内生动力”探索出一套微改造实践策略。
- 方勇锋盛维华杨文王长志
- 关键词:村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