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继诚
- 作品数:54 被引量:8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管子治国理政思想探究
- <正>管仲(前723-前645年),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经济专家。他相齐四十余年,对内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孔子盛赞他'相桓公,霸诸侯,...
- 戴继诚
- 文献传递
- 现代藏学研究方法探究——以《中国藏学》《西藏研究》期刊为例
- 2020年
- 藏学研究是专门研究藏族社会历史和文化形态的综合性学科,作为藏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学研究方法一直为学界所关注与重视。统计研究发现,在方法论与研究方式层面上,现代藏学研究中应用频次较多的是人文主义与定性研究;在收集资料方法上,藏学研究人员运用最多的是文献法,其次是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与数据库;分析资料方法以定性分析、分类法、问题阐述为主;主题研究与研究方法呈显著相关性;两类期刊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具有显著相关性;方法论、研究方式与具体研究方法之间以及具体研究方法内部之间呈显著相关性。
- 王彦敏戴继诚白文静张琼
- 关键词:研究方法
- 达赖“终结转世”祸教祸国
- 2015年
- 近年来,第14世达赖喇嘛在转世问题上频发怪论,“终结转世”是其中最具欺骗性与蛊惑性的谬论之一。转世或不转世表面上看是“宗教”问题,但由于该制度的废存关乎千百万戚传佛教信众的宗教信仰,且有规范的宗教仪轨与历史定制,因此,达赖为一己之私意图“终结”,不仅有违佛教的慈悲精神,更是淆乱是非,变着法子进行分裂活动,其本质是政治问题。然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达赖的政治图谋必将以失败告终。
- 戴继诚
- 关键词:藏传佛教
- 浅析中国佛教的传播方式与特点被引量:5
- 2008年
- 宗教传播既是宗教生命力的表征,也是其救世精神的要求。两汉之际,佛教东传华夏,开始了它的中国化进程。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人际传播与书本传播为主,走的是一条文化之道、和平之旅。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弘法方式更具启发与借鉴意义。
- 戴继诚
- 关键词:佛教文化
- 当前境外“东突”分裂势力的认同政治叙事探析
- 2024年
- 当前,新疆地区的反分裂斗争已经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然而,“东突”分裂势力为了实现将新疆分裂出去的目标,在美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不断编造涉疆谎言,进行分裂活动。本文从认同政治视域对当前境外“东突”势力的认同叙事进行分析,揭露其共识动员的内在逻辑,提出应对之策。
- 王禹戴继诚
- 关键词:分裂主义认同政治
- 新时代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枫桥经验”的警务实践创新及其启示
- 2024年
- 近年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警务实践紧密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进,因地制宜,取得积极成效,为坚持与发展好边疆民族地区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出一条新路。在警务实践中,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公安机关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坚持以党建工作为中心,创新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全面贯彻群众路线,以科技赋能,提升依法治理能力,不仅维护了边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警民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些做法对提升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启示。
- 查世林戴继诚
- 关键词: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枫桥经验警务实践
- 研几入微 体大思精——读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
- 2003年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近推出方立天先生的大作——《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以下简称《要义》),该书是方先生几十年佛学研究的结晶,是当代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重要著作。 全书分上下两卷,共五编,三十二章,近百万字。集中探讨了中国佛教哲学几乎所有至关重要的问题,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细腻的剖析;既有纵向的中国佛教发展脉络的准确勘定,又……
- 戴继诚
- 关键词:《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书评佛学研究治学理念
- 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被引量:4
- 2018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
- 戴继诚
- 关键词:教育事业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人民满意总书记
- 紫柏大师的“文字禅”理论及其实践被引量:1
- 2005年
- 晚明佛教复兴运动中,紫柏大师对文字禅的鼓吹是中国禅宗史上继宋代慧洪觉范之后对文字禅思想的又一次理论探讨与实践运用,对禅宗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 戴继诚
- 关键词:文字禅大师禅思想禅宗史
- 洪州禅的“作用见性”论被引量:1
- 2004年
- 洪州禅的禅师们在秉承慧能性净自悟思想的同时,又融合中国传统思想,使其修行方式更加贴近生活,甚至融禅修于生活,佛教中国化至此最终完成。在洪州禅各种禅修理念之中,“作用见性”思想颇有特色,它是洪州禅的禅师们试图打通净心与妄心隔阂,消弭二者紧张的一种有益尝试,由于对其理解与诠释歧异,洪州禅的这一思想在教内外引起很大的争议。
- 戴继诚
- 关键词:洪州禅中国传统思想佛教中国化修行方式禅修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