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冠球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一氧化碳
  • 2篇通量
  • 2篇夏季
  • 2篇海-气通量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乳化降粘
  • 1篇乳化降黏
  • 1篇乳状液
  • 1篇十二烷基硫酸...
  • 1篇酸钠
  • 1篇特稠油
  • 1篇南黄海
  • 1篇降粘
  • 1篇降黏
  • 1篇海洋环境
  • 1篇稠油

机构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徐冠球
  • 2篇杨桂朋
  • 2篇陆小兰
  • 1篇包木太
  • 1篇李一鸣
  • 1篇王敬
  • 1篇沈梦霞
  • 1篇吴晓静
  • 1篇亓东浩
  • 1篇赵保振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油田化学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海一氧化碳的分布、通量、微生物消耗以及光生产研究
一氧化碳(CO)能够参与大气中许多的反应,被认为是一种间接的温室气体,其在全球变暖和大气化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全球海洋表层海水中CO绝大部分是过饱和的,海洋是大气中 CO重要的自然来源。相比于开阔大洋,近岸海域面...
徐冠球
关键词:海洋环境一氧化碳
文献传递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BS-9在稠油乳化降黏中的应用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BS-9为聚氧乙烯(20)鲸蜡醇醚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及助剂的混合物,由表面张力曲线测得蒸馏水溶液25℃下临界胶束浓度为7×10-5mol/L。黏度(50℃)24.1Pa.s的胜利陈庄特稠油与0.1%的BS-9蒸馏水溶液以体积比8∶2、7∶3、6∶4、5∶5混合形成的乳状液,其黏度比稠油降低73.03%、87.55%、89.13%、80.17%,静置1小时后(50℃)脱水率为82%、96%、88%、98%;当BS-9质量分数增至0.15%,油水体积比为7∶3和6∶4时,稠油乳化降黏率大幅增至96.31%和98.22%,静置1小时脱水率则有所减小(73%和60%),用含Ca2+、Mg2+各0.2g/L、矿化度10g/L的矿化水配制的0.1%BS-9溶液,在油水体积比为8∶2、7∶3、6∶4、5∶5时对稠油的乳化降黏率与0.1%BS-9蒸馏水溶基本相同;BS-9在矿化水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增至0.15%时,除油水体积比8∶2时对稠油的乳化降黏率有所增大外,乳化降黏效果并无改善。BS-9溶液逐步加热至90℃未见浑浊。BS-9可用于高矿化度、高钙镁条件下稠油的乳化降黏开采。
李一鸣吴晓静沈梦霞亓东浩徐冠球包木太
关键词:十二烷基硫酸钠特稠油乳化降粘乳状液
夏季东海和南黄海一氧化碳的浓度分布、海-气通量和微生物消耗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于2013年7月对东海和南黄海海水中CO的浓度分布、时空变化、海-气通量和表层海水中CO微生物消耗进行了研究.夏季东海和南黄海大气中CO的体积分数范围为68×10-9~448×10-9,平均值为117×10-9(SD=68×10-9,n=36),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特点.夏季东海和南黄海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范围为0.23~7.10 nmol·L-1,平均值为2.49 nmol·L-1(SD=2.11,n=36),CO的浓度受太阳辐射影响明显;不同站位CO浓度的垂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CO浓度最大值一般出现在表层,随深度增加CO浓度迅速减小.夏季东海和南黄海海水中CO浓度具有明显的周日变化,最大值是最小值的6~40倍.各层最大值基本出现在中午,最小值基本上出现在凌晨前后.CO明显的周日变化特征进一步证明海水中CO主要由光化学产生.调查期间东海和南黄海表层海水中CO相比大气处于过饱和状态,过饱和系数变化范围为1.99~99.18,平均值为29.36(SD=24.42,n=29),表明调查海域是大气中CO的源.调查期间CO的海-气通量变化范围为0.37~44.84μmol·(m2·d)-1,平均值为12.73μmol·(m2·d)-1(SD=11.40,n=29).调查海域CO的微生物消耗培养实验中,CO的浓度随时间增长呈指数降低,消耗过程符合一级反应的特点,微生物消耗速率常数KCO范围为0.12~1.45 h-1,平均值为0.47 h-1(SD=0.55,n=5),微生物消耗速率与盐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敬陆小兰杨桂朋徐冠球
关键词:一氧化碳海-气通量日变化
夏季东海一氧化碳的浓度分布、海-气通量和微生物消耗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了夏季东海海水中和大气中一氧化碳(CO)的浓度分布、海-气通量和表层海水中CO的微生物消耗。夏季东海大气中C0的体积分数范围为63×10^-9~120×10^-9,平均值为87×10^-9(SD=18×10^-9,n=37),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和北高南低的特点。夏季东海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范围为0.24~5.51nmol/L,平均值为1.48nmol/L(SD=1.46,n=37),CO的浓度受太阳辐射影响明显;CO在垂直分布上表现出浓度随深度增加迅速减小的特征,浓度最大值出现在表层。调查期间表层海水中CO相比大气处于过饱和状态,过饱和系数变化范围为3.65~113.55,平均值为23.63(SD=24.56,n=37),这表明调查海域是大气中C0的源。CO的海-气通量变化范围为0.25~78.50μmol/(m^2·d),平均值为9.97μmol/(m^2·d)(SD=14.92,n=37)。在CO的微生物消耗培养实验中,CO的浓度随时间增长呈指数降低,消耗过程表现出一级反应的特点,速率常数Kco范围为0.043~0.32/h,平均值为0.18/h(SD=0.088,n=9),Kco与盐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徐冠球陆小兰杨桂朋赵保振
关键词:一氧化碳通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