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颖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历史的碎片与拼图式叙事空间——《比利·巴思格特》的后现代叙事策略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E.L.多克托罗的经典之作《比利·巴思格特》推翻了传统的线性叙述模式,构建了全新的时间和空间秩序。小说以第一人称个体叙事勾勒出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社会景象,多克托罗重访历史,以史喻今,对"里根时代"的社会丑恶和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地抨击。把虚构人物和历史人物拼贴起来,多克托罗引领读者经历了别样的历史,而小说自身也成了一种彰显历史意义的文本。
- 魏婷颜碧洪彭颖
- 关键词:个体叙事叙事空间
- 困境中的抉择——论保罗·奥斯特《日落公园》中隐含的犹太性
- 2016年
- 文章从保罗·奥斯特《日落公园》隐含的犹太性着手,分析了在美国主流文化和犹太传统文化双重夹击下,主人公们的困惑心理以及他们对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他们求而不得的追寻状态反映出强大的社会力量对人的压制和束缚。同时奥斯特对书写原则进行了逾越,展现出犹太个体对普遍人性的追求,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犹太人应该回归犹太伦理传统,担负起对本民族的责任,才能走出困境。
- 魏婷刘玲彭颖
- 关键词:保罗·奥斯特犹太性越界
- 埃德加·爱伦·坡《我发现了》对“存在巨链”的探索被引量:1
- 2014年
- 埃德加·爱伦·坡的《我发现了》是关于"物质和精神之宇宙的随笔",他在宇宙形成与消亡过程的设想中,赋予了人一种超自然的能力。人类不仅以其精神物质的双重属性连接着物质宇宙与精神宇宙、自然界与上帝,而且还具备巨大的潜能和接近乃至成为上帝的神性。人类的这种特殊属性与传统"存在巨链"的宇宙观对人类的地位与作用的阐释不谋而合,而爱伦·坡认为人类具有成为"上帝之心"这种近乎于神秘主义的力量,也反映了18世纪进化论思想对于"存在巨链"观念的影响。
- 彭颖姜灿
- 对立中的和谐——简析邓恩的《宣布成圣》和《日出》被引量:1
- 2011年
- 分析了约翰.邓恩在诗歌《宣布成圣》和《日出》中对爱情的诠释。认为《宣布成圣》和《日出》诠释了理智与激情的两面性,而邓恩总能在理智与激情之间找到平衡。
- 彭颖
- 关键词:《日出》激情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