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根元
- 作品数:21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应用^(15)N研究春小麦对硝酸磷肥及尿素普通过磷酸钙氮素的利用
- 1994年
- 硝酸磷肥与等量尿素普通过磷酸钙作基肥施用,对生物产量的影响没有显著的差异。春小麦对各种形态氨的利用率依次是:硝酸磷肥硝态氨>尿素态氮>硝酸磷肥全氮>硝酸磷肥铵态氨。根据单位重量肥料供给率推得硝酸磷肥铵态氮的有效率只是硝态氨的91.36%。施用硝酸磷肥处理的土壤A_N值高于尿素普通过磷酸钙处理的土壤A_N值。但施用尿素普通过磷酸钙处理的土壤氨的气态损失率较高,是造成A_N值较低的原因之一。
- 陈有君王福钧彭根元吴肖菊张启刚
- 关键词:硝酸磷肥春小麦尿素过磷酸钙
-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叶菜的氮素利用被引量:10
- 1994年
- 本文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芹菜及其下茬油菜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利用及体内硝酸盐的积累。结果表明:芹菜的产量、总氮量、硝酸盐含量、植物吸收肥料氮的百分数、肥料氮对土壤氮的激发效应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的利用率,回收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施用硝酸铵比施用等氮量的硫铵、碳铵使芹菜产量、土壤有效氮的供给数量及对土壤氮的激发效应显著增加。增施有机肥、钾肥使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 郑广胜彭根元张起刚
- 关键词:芹菜氮肥利用率
- ^(14)C-甲霜灵在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动态被引量:2
- 1995年
- 在实验室中研究了甲霜灵在3种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土壤中,甲霜灵的降解主要为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不同的土壤降解速率差别很大。其中甲醇提取残留的降解半衰期对于中国北方潮土、水稻土和粉沙土分别为69,84和159 d。甲醇提取后的土壤用1%NaCl 再提取的残留呈抛物线变化,对于不同土壤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其中北京潮土为4~7周,水稻土为5~7周,粉沙土为15周,峰值分别为引入量的21.5%,33.3%和19.7%。1%NaCl 提取后的土样用燃烧法测得的残留量在实验期间不超过引入量的4%。甲醇提取相发现一种降解产物,其在甲醇展开系统中的 R_1值为0.65,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5周时上述3种土壤中甲醇相的降解物分别占提取量的11.6%,12.7%和7.5%。^(14)C-甲霜灵土壤经3个月培养,用甲醇提取后,引入新鲜的土壤,继续培养,发现甲醇未提取残留可以重新释放出来,并为甲醇提取,在第6周时,对于北方潮土和水稻土提取量可分别占到培养前甲醇未提取残留量的25.91%和32.94%。甲霜灵在土壤中的行为符合两室一阶动力学模型,理论数据与实验数据能够很好拟合。
- 王化国彭根元齐孟文
- 关键词:甲霜灵降解动力学模型
- 灌溉水平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及氮素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2年
- 应用15N示踪技术对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的氮素吸收及氮素平衡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冬小麦的氮素积累及对肥料氮的利用率均以高灌处理较高 ,而肥料氮的损失量则以低灌处理较多。在冬小麦的氮素积累过程中 ,低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冬小麦对肥料氮的吸收持续时间较短 ,尤其是对追肥氮的吸收主要集中在施肥后 2 0d内。在肥料氮素损失过程中 ,低灌导致肥料氮在施肥初期损失量过大 。
- 王声斌张起刚彭根元
- 关键词:灌溉水平冬小麦氮素吸收氮素平衡^15N示踪
- 甲霜灵在土壤-烟草系统中的残留与归宿被引量:6
- 1996年
- 在田间生态箱中研究了(14)C-甲霜灵在土壤—烟草系统中的迁移与归宿。实验结果表明,甲霜灵在实验土壤中的移动,主要受水分运动影响,在土体中甲霜灵甲醇提取残留的半衰期为2~3周,总残留的半衰则为5周,结合残留占总残留的百分比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增,到第6周时可达到23.1%。烟草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甲霜灵,并表现出一定的富集作用,甲醇提取残留浓度从第2周开始下降,半衰期为1~2周,到第6周时为5.35mg/kg。在甲醇提取物中发现一种降解产物。甲霜灵甲醇捉取残留在土壤—烟草中的行为可用两库示踪动力学模型描述。
- 王化国彭根元齐孟文
- 关键词:甲霜灵降解动力学模型
- 利用^(10)B示踪法研究栗钙土中硼肥的生物效应(简报)被引量:1
- 1992年
- 硼对植物营养生理的作用,不仅能使植物细胞壁坚韧与木质化,促进与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性与抗寒性),而且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及糖在体内的运输等。但是有关硼肥营养机理的研究报道较少,尤其是利用^(10)B 示踪研究植物硼肥营养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更是罕见。为此,我们应用^(10)B 研究了球茎甘蓝在栗钙土上对硼肥的吸收利用。
- 王沛芹马兴旺彭根元黄庆文林英钊
- 关键词:示踪法栗钙土硼肥生物效应硼10
- 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中^(15)N丰度及全氮测量的新方法
- 1993年
- 本方法利用ST-IMS-88型离子质谱计快速测样的特点,结合同位素稀释技术同时测定全氮和^(15)N丰度,并适用于微量氮的分析。该方法技术操作方便,精确度高,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 彭根元张旭黄庆文林英钊
- 关键词:同位素示踪氮15丰度质谱仪
-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的肥料多因子影响及调空研究
- 齐孟文王念萍彭根元石定燧杨茁萌安沙舟
- 正交试验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制约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生长和产量的肥料关键肥料因子是N肥,增施N肥既可以提高作物的生物产量,又可在一定程度增加其粗蛋白含量,结果使粗蛋白产量显著提高,N3(800 kg.hm<'-2>)和...
- 关键词:
- 关键词:杂交酸模肥效试验正交试验鲁梅克斯K-1
- 油料加工过程对豆油中^(14)C-久效磷残留的去除作用
- 1994年
- ^(14)C-久效磷在大豆花期通过注射法引入田间生长的植株.最终在籽粒中的残留浓度为2.193 mg·kg^(-1),总残留相当于引入量的1.04%。用正己烷浸提的粗油中,残留量仅占籽粒中总残留的15.6%,残留浓度降至1.784 mg·kg^(-1)。粗油经精炼后,39%的原有残留被除去,在除臭油中的残留浓度降至1.43 mg·kg^(-1),约降低20%。实验发现,在各精炼过程中,只有除奥过程能降低被精炼油中的残留浓度,然而当把^(14)C-久效磷直接加入普通粗油后进行粗油精炼,发现每一步骤对残留浓度的减小都有明显的作用。经水化与碱解后,95%的原有残留被除去,在整个的精炼过程结束后,除臭油中的残留不足原来粗油中的1%,其浓度从粗油中的37.4mg·kg^(-1)降至0.32 mg·kg^(-1)。TLC 分析表明,粗油中的残留主要是母体化合物,另外有两种代谢物约占25%,精炼过程对除去代谢物较母体化合物有效。考虑到来自田间实验粗油中的残留几乎不能为乙腈提取,因此其残留可能主要以轭合物的形态存在。
- 彭根元齐孟文王化国
- 关键词:大豆油
-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氮磷复(混)合肥料的肥效和残效被引量:1
- 1991年
- 1984~1986年连续4茬作物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①硝酸磷肥、尿素磷铵和尿素普钙对春麦和麦茬稻均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但肥料之间无显著差异。②春麦对不同肥料氮的利用率无明显差异,而对肥料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率略有差异。麦茬稻对尿素普钙中氮的利用高于硝酸磷肥;而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率之间差异较小。③收获春麦后土壤中尿素磷铵和尿素普钙中氮的残留率分别为52.9%和52.1%,高于硝酸磷肥(49.4%)。不同形态氮麦中尿素残留最多;NO_3^--N 次之;磷铵氮最少。在收获麦茬稻后,土壤中仍有1%的残留氮素。④春麦生长期中,氮肥的损失率为12.0%~24.5%。麦茬稻生长期间,氮肥的损失率约为20.0%~30.0%。显然过多的施肥是不经济的。特别是硝酸磷肥和尿素。⑤第四茬水稻对残留肥料仍可利用,其利用率达0.8%~1.1%。
- 彭根元国鹰
- 关键词:复合肥料氮15肥效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