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李博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6篇免疫
  • 5篇临床病理
  • 5篇病理
  • 4篇组织化学
  • 4篇细胞
  • 4篇卵巢
  • 4篇卵巢浆液性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浆液
  • 4篇浆液性
  • 3篇蛋白
  • 3篇腺癌
  • 3篇临床病理观察
  • 3篇卵巢浆液性腺...
  • 3篇浆液性腺癌
  • 3篇病理观察
  • 2篇预后
  • 2篇原始神经外胚...

机构

  • 11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娄底市中心医...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无锡市妇幼保...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3篇彭李博
  • 7篇王建东
  • 6篇王海燕
  • 5篇周晓军
  • 4篇王璇
  • 4篇吴波
  • 4篇石群立
  • 3篇文娟娟
  • 3篇吴楠
  • 3篇魏雪
  • 2篇马恒辉
  • 2篇王建军
  • 2篇时姗姗
  • 1篇印永祥
  • 1篇沈勤
  • 1篇吴晋蓉
  • 1篇刘霞
  • 1篇余波
  • 1篇卓士超
  • 1篇陆珍凤

传媒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第十四届全军...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2014江苏...

年份

  • 2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身多发淋巴结内间皮细胞弥漫性增生1例及文献复习
2013年
目的探讨淋巴结内间皮细胞增生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全身多发淋巴结内间皮细胞弥漫性增生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淋巴结结构正常,弥漫增生的上皮样细胞充满扩张的淋巴窦腔,细胞黏附性差,胞界清晰,胞质丰富嗜酸,小泡状核,核仁小而明显,未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Calretinin、CK5/6、D2-40、MC及CKpan均阳性,S-100、HMB-45、Melan-A、TTF-1、CDX-2、Villin、ALK、CD30、CD20、CD3、CD1a及CD68均阴性。对患者随访26个月,未见原发恶性病灶,预后良好。结论淋巴结内间皮细胞弥漫性增生十分罕见,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诊断时需紧密结合临床特征及免疫表型,避免过度治疗。
刘霞彭李博卓士超党宏周晓军沈勤
关键词:淋巴结浆膜腔积液
NKX2.2蛋白在胃肠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NKX2.2蛋白在胃肠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提高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准确性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胃肠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标本41例,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NKX2...
彭李博吴楠王建东周晓军吴波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组化
受体酪氨酸激酶Eph基因表达与人类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人类结直肠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渐进过程,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激酶(erythropoietin producing hepatocyte kinase,Eph)基因的异常表达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Eph及其配体Ephrin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近年来国内外的多项研究发现Eph家族的多个受体在大肠癌中具有异常表达,其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存活率密切相关,由此极大地扩展了对大肠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为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彭李博王建东
关键词:结直肠癌
EphB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EphB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EphB1在74例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将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为低表达(<6分)和高表达(≥6分);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74例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EphB1阳性表达67例(90.5%),阴性表达7例(9.5%);高表达42例(56.8%),低表达32例(43.2%)。EphB1表达在不同WHO分级、肿瘤直径、MDACC分级、转移情况及Ki-67指数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发生部位、临床分期和复发情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hB1高表达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2%和65.5%,低表达者均为6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随访时间>6年,EphB1低表达者的生存率较高表达者有下降趋势。结论 EphB1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且以高表达为主,与卵巢癌的发展及分化程度有关,有可能成为卵巢浆液性腺癌预后的新标志物。
文娟娟王建东王海燕王彩霞彭李博周晓军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7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背景与目的:新近发现的蛋白酪氨酸激酶-7(protein tyrosine kinase-7,PTK7)基因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浸润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PTK7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转移和预后等指标的关系,分析PTK7表达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制备3株卵巢癌细胞系(HO8910、SKOV3、A2780)爬片,并收集14例正常输卵管上皮组织,6例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51例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和97例卵巢浆液性癌组织蜡块,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PTK7蛋白的表达,结合相关病理指标,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Kaplan-Meier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TK7在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及A2780中呈阴性表达,在SKOV3中成弱阳性表达。PTK7在92.86%(13/14)的正常输卵管上皮、83.33%(5/6)的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45.10%(23/51)的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和28.87%(28/97)的浆液性卵巢癌中阳性表达。正常输卵管上皮与良性浆液性肿瘤、良性浆液性肿瘤与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之间PTK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P=0.102)。浆液性卵巢癌与正常输卵管上皮、良性浆液性肿瘤以及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之间PTK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2,P=0.048)。PTK7在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和(或)腹膜转移情况有关(P=0.038,P=0.038),与其发生部位、年龄无关(P=0.088,P=0.896)。PTK7在卵巢浆液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WHO分级、MDACC病理分级有关(P=0.011,P=0.004,P=0.000),与其发生部位、转移情况、肿瘤直径、年龄无关(P=0.326,P=0.524,P=0.588,P=0.584)。卵巢浆液癌中PTK7阳性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7)。结论:PTK7在输卵管正常上皮、良性浆液性卵巢肿瘤、交界性浆液性卵巢肿瘤和浆液性癌中表达呈逐步下调趋势。PTK7表达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的较晚临床分期、高组织分级、预后
王海燕印永祥郭庆韦玮文娟娟彭李博马恒辉石群立时姗姗王建东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癌
EphA1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海燕彭李博王建军文娟娟石群立王璇周晓军王建东
胃肠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中NKX2.2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检测NKX2.2蛋白在胃肠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胃肠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中NKX2.2、Syn及Cg A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NKX2.2蛋白阳性定位于细胞核,在7个原发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4例正常胰腺胰岛细胞中弥漫强阳性表达,NKX2.2、Syn及CgA在小肠、直肠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总阳性率分别为100%、100%、46.7%;NKX2.2在前肠、中后肠的阳性率分别为30%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P=0.001)。NKX2.2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分级、肿瘤最大径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NKX2.2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在诊断小肠、直肠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上明显优于Cg A,联合检测NKX2.2、Syn、CgA可提高小肠、直肠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彭李博吴楠王璇周晓军吴波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EphB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的研究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高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二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尽管目前大部分患者...
彭李博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甲基化
文献传递
Askin瘤1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Askin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2-05-10-2013-04-16手术或穿刺以及会诊病理确诊的18例Askin瘤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18例Askin瘤患者年龄7~48岁,中位年龄20岁,平均年龄24岁,男女比例2.6∶1。临床通常表现为进行性增大的胸壁肿块,镜检见肿瘤细胞为弥漫或结节状分布的形态单一小圆细胞,胞质少,核呈椭圆形或短梭形,核染色质细颗粒状或稀疏,核分裂像易见,肿瘤内散在不规则坏死灶,部分间质内可见较多厚壁小血管或血窦样腔隙及典型的Homer-Wright菊形团结构。免疫表型,12例CD99(+),3例FLI-1(+)。随访13例患者中10例死亡,生存时间3~48个月,平均生存时间8个月。结论 Askin瘤是发生在胸肺区的一种少见且高度恶性的原始小圆细胞肿瘤,CD99和FLi-1对Askin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彭李博王璇魏雪王海燕周晓军王建东
关键词:ASKIN瘤免疫组织化学病理特征
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PNET)是一种少见的恶性小圆细胞肿瘤,文中探讨肺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例原发于肺的PNET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相关免疫标志物,并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EWS基因易位情况。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33岁和17岁,显微镜下肿瘤细胞为形态单一的小圆细胞,弥漫或片状、梁状分布,细胞质少,核呈椭圆形或短梭形,核分裂象易见,肿瘤内散在不规则坏死灶,可见菊形团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肿瘤细胞均表达CD99、FLI-1和Syn,而CKpan、EMA、Desmin、Cg A、TTF1、CD34均阴性。2例患者EWS基因易位检测均阳性,分别于术后7个月、32个月死亡。结论原发于肺的PNET罕见,选择恰当的免疫标志物(CD99、FLI-1、Syn)及FISH检测EWS基因易位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彭李博魏雪时姗姗周晓军吴波
关键词: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肺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