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有开

作品数:41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7篇混凝土
  • 22篇再生混凝土
  • 21篇抗震
  • 14篇抗震性
  • 14篇抗震性能
  • 7篇地震
  • 7篇地震作用
  • 7篇建筑
  • 6篇粘结
  • 6篇荷载
  • 6篇TILT
  • 5篇低周
  • 5篇低周反复
  • 5篇再生混凝土框...
  • 5篇混凝土框架
  • 5篇建筑体系
  • 4篇有限元
  • 4篇有限元分析
  • 4篇锚固
  • 4篇抗震设计

机构

  • 38篇北京建筑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北京建筑工程...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北京江河幕墙...
  • 1篇中国寰球工程...
  • 1篇华商国际工程...

作者

  • 40篇彭有开
  • 34篇吴徽
  • 4篇郭建东
  • 3篇高全臣
  • 2篇李鹏程
  • 2篇张国伟
  • 2篇张艳霞
  • 2篇张扬
  • 1篇刘博
  • 1篇焦志超
  • 1篇刘玲
  • 1篇蒋浩
  • 1篇王绍博
  • 1篇徐开

传媒

  • 4篇第四届全国再...
  • 3篇世界地震工程
  • 3篇土木建筑与环...
  • 2篇工程建设与设...
  • 2篇混凝土
  • 2篇水利与建筑工...
  • 2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建筑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第七届全国土...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生粗骨料对钢筋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研究再生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滑移性能,是再生混凝土推广应用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拉拔试验,进行72个再生混凝土试件的拔出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类型和钢筋直径对再生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性能的影响。得到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相对粘结强度提高的结论。最后根据实测的荷载滑移曲线的结果,拟合出适用于再生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表达式。
李鹏程彭有开李峰吴徽
关键词:再生粗骨料粘结滑移性能本构关系拉拔试验粘结强度
箍筋约束再生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模型被引量:2
2020年
为获得箍筋约束再生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对17个足尺再生混凝土圆形截面柱进行轴心受压试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加载应变率为(10-6~10-4)/s,主要变化参数为纵筋配筋率和箍筋约束水平。结果表明:箍筋约束再生混凝土的初始弹性模量主要与棱柱体抗压强度有关,棱柱体抗压强度越高,初始弹性模量越大;峰值应力在箍筋侧向约束下显著增大,提高幅度为侧向压应力的4.17~8.77倍,当箍筋提供的侧向压应力较小时,峰值应力增大程度较大,当箍筋提供的侧向压应力较大时,峰值应力增大程度较小;峰值应变随配箍水平增大呈增大趋势。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箍筋约束再生混凝土受压本构关系模型,上升段与Mander模型一致,下降段中引入曲线形状参数,以调整曲线陡峭程度,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约束本构关系模型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可较好地反映再生混凝土下降段较为陡峭的特点。
彭有开吴超垚于佳傲林海滨梁山吴徽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箍筋约束轴心受压试验应力-应变曲线本构模型
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柱中间节点锚固性能研究
完成了4 个足尺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柱中间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主要目的是研究低轴压比条件下再生混凝土节点区的粘结锚固性能。主要研究参数为节点核心区尺寸(hc)与纵筋直径d 的比值。结果表明,相对锚固长度hc/d ...
李峰彭有开谭艺帅王祥臻吴徽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低周反复荷载粘结锚固
再生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性能试验与设计建议
为推进再生混凝土在抗震结构中的应用,对足尺或接近足尺的12个框架梁试件、7个框架柱试件、4个框架节点试件、6个剪力墙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与普通混凝土构件相近或表现为一定程度降低.跨...
吴徽彭有开
关键词:抗震性能受力性能
文献传递
村镇既有石结构房屋现状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对我国各地村镇石结构房屋的实地调查与资料整理,总结了村镇石结构房屋在我国分布的特点,同时就各个地区的不同种类型的石结构房屋的特点对各地石结构房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单独构件入手分析,指出了不同种类村镇石结构房屋从承重构件到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石家鑫李鹏程彭有开
关键词:石结构抗震
摇摆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摇摆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防屈曲支撑、框架、基础、固定端以及嵌固端。其中所述框架上安装有所述防屈曲支撑,框架通过固定端和嵌固端方式固定在基础上。主要特点为将支撑框架柱与基础的固定端放松约束,在竖向设...
张国伟张艳霞张扬彭有开徐斌吴徽
文献传递
基于MSC.Marc的再生混凝土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本文基于再生混凝土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2011)建立实体单元对6片再生混凝土低矮剪力墙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得到了构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各墙体的极限承载力、初始刚...
郭建东吴徽彭有开
关键词:低矮剪力墙抗震性能
文献传递
Tilt-up建筑体系混凝土墙板抗震设计研究
Tilt-up建筑体系的组成包括结构框架系统、楼盖系统、混凝土墙板和基础,其中混凝土墙板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承受来自楼盖的竖向偏心荷载以及平面外的水平地震和风荷载作用。该建筑体系具有高效、经济、环保、施工简单的优点,在国内...
梁山彭有开吴徽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水平地震作用
Tilt-up建筑体系轻型木楼盖抗震设计研究
以Tilt-up结构一栋单层厂房为例,介绍了美国规范ASCE 7中楼盖抗震设计的步骤与计算方法,对厂房木楼盖进行抗震设计分析。结果表明,柔性的大跨度楼盖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产生显著的面内弯矩和剪力,因此在受拉侧应设置拉梁以抵...
彭宇彭有开吴徽
关键词:抗震设计水平地震作用拉梁
文献传递
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抗震性能试验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再生混凝土框架梁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滞回耗能特性、承载性能、延性以及刚度退化,探讨梁端塑性铰区的配箍要求.方法采用荷载与位移混合控制加载,对剪跨比为3的2根再生混凝土框架梁和2根普通混凝土框架梁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再生混凝土框架梁与普通混凝土框架梁具有相近的承载性能,延性系数均大于4.0.当加密区箍筋间距为100 mm时,再生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延性相近,但前者的极限位移角为后者的1.04倍;当箍筋间距为70 mm时,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延性低于普通混凝土试件4%,极限位移角低于普通混凝土试件9%.与箍筋间距为100 mm时的结果相比,箍筋间距为70 mm的再生混凝土试件的延性系数提高15%,极限位移角提高6%;普通混凝土试件的延性系数提高20%,极限位移角提高23%.结论再生混凝土框架梁的骨架曲线与普通混凝土框架梁类似,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可采用普通混凝土梁的计算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再生混凝土框架梁与普通混凝土框架梁的抗震性能差异不大,可应用于工程中.
彭有开蒋浩吴徽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框架梁抗震性能延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