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韧韧

作品数:1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高职
  • 7篇移情
  • 6篇社会
  • 6篇教学
  • 5篇社会文明
  • 5篇文明
  • 4篇德育
  • 4篇思政
  • 4篇思政课
  • 4篇文化
  • 4篇方略
  • 3篇道德
  • 3篇德育文化
  • 3篇学法
  • 3篇政治
  • 3篇政治理论
  • 3篇政治理论课
  • 3篇社会文明程度
  • 3篇思想政治
  • 3篇思想政治理论

机构

  • 19篇江苏建筑职业...

作者

  • 19篇张韧韧
  • 1篇蒋玉玲
  • 1篇齐贵云

传媒

  • 3篇江苏建筑职业...
  • 2篇漯河职业技术...
  • 2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黑河学刊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江苏经贸职业...
  • 1篇河北能源职业...
  • 1篇晋城职业技术...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科教导刊
  • 1篇襄阳职业技术...
  • 1篇佳木斯职业学...
  • 1篇黑龙江工业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民社会视域中公益行为客体的道德权利
2014年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威权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转型时期,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体系和精神原则将为当代公益伦理的构建提供理论平台和结构框架。本文试从公民社会的视角分析公益行为主要客体即社会弱势群体应该享有的"过上合乎人类尊严的生活"的权利、私域权和"自由选择权"以及"参与推动及享受社会发展"的基本道德权利。
张韧韧
关键词:公民社会公益伦理社会弱势群体道德权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进去讲出来”教学行动研究
2015年
"学进去讲出来"的学讲方式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方式实现学、做、练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为出发点,本着"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的理念,提出了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学讲方式及具体的行动策略:通过拍摄微视频,以影音的形式"讲出来";通过撰写读后感、倡议书,以文字的形式"讲出来";通过辩论赛,以言语的形式"讲出来";通过制作漫画、宣传板,以图文的形式"讲出来";通过备课、组织教学,以授课的形式"讲出来";通过问卷调查、践行道德规范,以行动的形式"讲出来"。
张韧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行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建设合宜性的探析
2015年
为了建设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特质的微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开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建设的研究,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中出现的一些与课程性质不合宜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宜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建设合宜性的相关策略,如确定合意的主题内容,甄选合适的表现形式,设计合理的框架结构,辅以合度的情感表达等.
张韧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合宜性教育信息化移情
公民社会界域中公益客体的道德义务
2015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为了科学合理地协调处理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在分析其应该享有道德权利的同时,需要研究其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通过对公民社会及其精神内核以及公益伦理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分析,提出在公民社会界域中公益行为主要客体即社会弱势群体,该群体应该承担接受捐助时诚信的义务,以及接受援助后负责任地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等基本道德义务.
张韧韧
关键词:公民社会公益伦理社会弱势群体道德义务客体
社会文明程度调查设计中移情因素的考量
2022年
社会文明具有“软性”的特质,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也需要合宜的软性指标。西方道德情感主义认为,移情具有引起道德行为的动机功能和信息功能,在社会文明程度调查设计中可以基于移情因素进行考量。从旁观者和违规者的角度分别进行问题设置,重在考察有无移情现象、有无助人行为以及原因分析、对后续行为的影响;并基于移情理论,从旁观者和违规者的角度分别就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出建议。
张韧韧
关键词:社会文明程度移情旁观者违规者
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兵法
2024年
《孙子兵法》既是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案例的重要选取,又为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提供方法遵循。“经之以五事”之计启示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必须考量5个维度,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对道德政治素养的新要求、多元生源下的学情、“三教”改革中的教情、鲜活且丰富的社会生活资源。“知胜有五”之谋启示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要把握5个充分且必要举措,即适时适地适度设置各教学环节、灵活管控利用学情教情、注重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效果、全过程融入多元考核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借鉴“计”“谋”兵法旨在破解当前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困局,推动高职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张韧韧
关键词:孙子兵法高职思政课教学设计
“人际内疚理论”在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中的价值探究
2016年
"人际内疚"是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的有效动机发生作用的,可以促使助人行为的产生,在社会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主要从"违规行为模型下的内疚"是衡量肇事者是否悔过的尺度、"虚假的违规行为模型下的内疚"是衡量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的尺度和"无辜的旁观者模型下的内疚"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三个方面对"人际内疚理论"在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中的价值进行了探究。
张韧韧
关键词:社会文明
高职德育文化理念识别(MI)的内涵解析被引量:2
2015年
为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好地完成"求善""启德"的任务,引入CIS战略,结合我国高职德育的特质和文化的涵化功能,提出德育文化理念识别(MI)的内容,并从人文精神、职业精神和人性向善的理念三方面对高职德育文化理念识别(MI)的内涵进行解析,以期确立与高职院校特色和德育文化宗旨相适应的理念识别系统,做好高职德育文化建设的第一步。
张韧韧
关键词:德育文化人文精神
提升高职德育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移情价值
2015年
移情具有亲社会、道德内化的功能。为了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借鉴移情理论,提升德育教师"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移情价值是重要举措,具体表现为:"学高为师",建构"T"形知识结构;"德高为范",塑造高尚道德和敬业爱岗的楷模;"角色承担",提高真心沟通的能力;爱心永驻,提升尊重心灵的人格魅力。
张韧韧
关键词:高职德育非权力性影响力移情沟通角色承担
高职德育文化视觉识别(VI)移情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2016年
视觉识别(VI)是CIS的外在表现,移情是影响道德发展的首要因素。提升高职德育文化视觉识别(VI)移情力的具体方法为:提升高职德育文化视觉识别(VI)的人文关怀性,重视高职德育文化视觉识别(VI)的"首因效应",强化高职德育文化视觉识别(VI)的企业文化元素,把握高职德育文化视觉传播的"省力原则"和重复强化的效果。
张韧韧
关键词:高职德育文化移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