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IV感染者认知功能正常时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的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正常时HIV感染者与正常人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情况。方法:按照入选标准搜集25例HIV感染者和2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的差异。应用静息态脑功能技术以双侧大脑各区为种子点,分析两组各种子点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异,体素P取0.005,团簇P取0.05。结果:HIV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各种子点均有统计学差异,经多重校正后有19个种子点8个脑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IV感染组在以左侧额极内侧、双侧海马、双侧前扣带回、左侧顶叶、左侧丘脑、左侧梭状回的种子点与全脑的功能连接高于正常组;HIV感染组在以双侧视觉皮层枕叶、左侧岛叶区域的种子点与全脑的功能连接低于正常组;HIV感染组在以右侧运动皮层、左侧顶下叶的种子点与全脑的功能连接与正常组比较既有升高又有降低。结论:HIV感染者认知功能正常时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提示HIV感染者在认知功能正常时脑功能连接可能已经出现异常,HIV病毒可能影响脑功能的连接。
- 张倩倩赵方罗杰棋张辉徐六妹郑广平王辉李宏军陆普选
- 关键词:HIV感染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 HIV感染合并骨梗死的MRI动态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时间与骨梗死面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行HAART治疗9~32个月的HIV感染患者骨梗死MRI资料,统计分析HAART治疗时间与骨梗死的相关性。结果:16例骨梗死均发生在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均呈双侧股骨下段、胫骨上段对称性发生;均呈多发类椭圆形地图板块样改变,边界清楚,9例见双边征。随着HAART治疗时间的增加,16例骨梗死面积进行性扩大,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HIV感染合并骨梗死的面积与HAART治疗时间呈正相关。
- 郑广平王立非云永兴魏方军彭宇曹义罗杰棋张辉黄铭勇
- 关键词:骨梗死磁共振成像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MRI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和周围型肺癌(PL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PLC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PLC组,另取60例FOP患者作为FOP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和MRI征象[形态学特征(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脓肿形成情况、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病灶最大径及位置];采用ROC曲线分析相关参数对PLC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PLC组患者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脓肿形成、纵隔淋巴结肿大占比均较FOP组大,且ADC值较FOP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毛刺征(AUC=0.658)值和纵隔淋巴结肿大(AUC=0.642),ADC值过低(AUC=0.758)对PLC的发生具有诊断价值,三者联合(AUC=0.767)诊断价值更高(P<0.05)。结论:存在毛刺征和纵隔淋巴结肿大,ADC值过低可以作为筛选PLC和FOP的诊断条件,且三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 张辉郑广平廖启彬周泱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周围型肺癌
- 艾滋病患者治疗中PD-1异构体△42PD1感染机制研究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治疗过程中PD-1异构体△42PD1在HIV-1感染机制研究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9月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00例,在本组患者治疗中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率及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
- 陈伟梅程林张淑琴蒋洁丽王辉何云张辉石义容徐六妹
- 关键词:艾滋病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护理
-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新型隐球菌病患者颅脑MRI及胸腹部CT表现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新型隐球菌病患者颅脑MRI及胸腹部CT表现,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20年0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AIDS合并播散性新型隐球菌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颅脑MRI及胸腹部CT检查,对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61例为脑脊液隐球菌培养或涂片阳性,57例患者颅脑MRI结果显示阳性,占比93.44%:其中以脑炎为主要表现的有14例,以脑膜脑炎为主要表现的有28例,呈现脑膜炎表现的有15例,分别占比24.56%、49.12%、26.32%;120例患者中,胸部CT扫描结果显示72例可见阳性表现:其中显示肺实质病变的有72例,显示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的有38例,显示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的有37例,16例为其他表现,分别占比100.00%、52.78%、51.39%、22.22%;120例患者中,腹部CT扫描结果显示36例可见阳性表现:其中显示腹腔淋巴结肿大的有20例,显示肝脾肿大的有25例,显示脾脏及肝脏实质性病变的有12例,24例为其他多器官受累,分别占比55.56%、69.44%、33.33%、66.67%。结论:AIDS合并播散性新型隐球菌病的颅脑MRI及胸腹部CT结果呈现出多样性,缺乏特异性表现。颅脑MRI主要表现为脑炎、脑膜脑炎、脑膜炎型改变,其中又以胶性假囊及其诱发的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为典型表现;肺内结节为胸部CT最常见表现,特征性表现是结节内空洞;多脏器受累为腹部CT常见表现,其中较为多见的CT表现是肝脾肿大合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 张辉王立非彭巧丽陈伟梅郑广平魏方军罗杰棋彭宇云永兴
- 关键词:艾滋病颅脑MRI胸腹部CT
- 不同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降低静脉伪影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对比剂在64排头颈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行64排头颈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对比剂70 ml+0.9%氯化钠30 ml,B组采用对比剂50 ml+0.9%氯化钠30 ml,C组采用对比剂30 ml+0.9%氯化钠30 ml。比较三组患者动脉(大脑中动脉M1段、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动脉弓)、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显影CT值及图像质量。结果三组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动脉弓显影CT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分别为(752.32±62.18)、(89.22±7.65),低于A组的(805.33±75.38)、(102.03±1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头臂静脉、上腔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上腔静脉的残留显影CT值均低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头颈部CTA检查,选用30 ml对比剂剂量时可有效降低静脉伪影,提高头颈部CTA成像质量。
- 张辉郑广平罗杰棋魏方军王展云永兴王立非
- 关键词:头颈部CT血管成像
- PACS系统在传染病医院的应用价值
- 随着数字影像设备的发展,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的应用已经逐渐规范成熟,我院是深圳乃至周边地区唯一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近几年来门诊量迅速增加,医院规模逐渐扩大,旧的影像科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要求:存在...
- 曹义张辉罗杰棋彭宇郑广平吕得刚
- 文献传递
- 甲型H1N1流感床旁摄片指征及防护原则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床旁摄片的指征及防护原则。方法对31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床旁摄片,分两组进行研究,第1组由放射科技术员轮流进行投照,采取卧位或坐位投照,共摄片124张;第2组由专人投照,采取卧位或坐位投照,共照片188张;对两组照片质量进行分析。技术员进入病房隔离区,完全按照传染病区防护标准进行防护,正确穿戴隔离服、帽子、口罩、手套、鞋套等。按照X线防护标准对病人及医技人员进行X线防护。由诊断医师对胸片进行诊断,并确定床旁摄片复查时间。结果第1组甲片率为10.2%,乙片率为70.8%;第2组甲片率为13.5%,乙片率为75.3%,两组胸片结果肺部正常为187例,支气管炎改变65例,肺部炎症为60例,肺部异常影像表现占40%。专人摄片组的甲片、乙片率高于轮流组。60例肺炎患者不同时间床旁胸片复查结果 :在4~6天复查胸片,病灶吸收较明显或明显者占90%以上。实施严格的防护措施后,无放射技术投照人员受到甲型H1N1流感的感染。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应实行专人进行床旁摄片,投照人员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原则进行防护,防止医务人员感染是重要的一环。在床旁摄片过程中还应执行X线防护原则。在保证投照质量的前提下,掌握床旁摄片的指征,减少不必要的病人辐射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曹义郑广平陆普选张辉彭宇余万其罗杰琪
- 关键词:甲型流感H1N1床旁摄片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法鉴别诊断乳腺肿块样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并与常规DWI检查对比。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1例乳腺肿块患者(单发病灶23例,多发病灶8例,总病灶41个,良性病变23个,恶性病变18个),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行乳腺多b值DWI成像扫描,图像质量佳,并获得病理结果。后处理获得IVIM模型及常规扩散加权成像参数:单纯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t检验分析良恶性病变各参数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参数鉴别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病变的ADC、D值均高于恶性病变,而f值高于恶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7)。D、ADC、f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4、0.778、0.714,其中D值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且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佳。结论:采用IVIM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可为诊断乳腺肿块样病变提供更多定量信息,对鉴别病变良恶性具有一定价值。
- 曹义沈丽娟王立非朱文科张辉罗杰棋
- 关键词:乳腺肿块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
- 低剂量与普通剂量MSCT检查肺腺癌的价值对比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探讨低剂量和普通剂量MSCT在检查肺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早期肺腺癌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分别进行低剂量和普通剂量MSCT检查,比较两次检查肺腺癌检出率、受辐射情况(放射剂量、CT剂量权重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检出结节具体情况(毛刺、钙化、分叶、空洞)。结果两次MSCT检查肺腺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MSCT检查放射剂量、CT剂量权重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均低于普通剂量MS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剂量MSCT检查结节毛刺、钙化、分叶、空洞检出率高于低剂量MS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与普通剂量MSCT检查均能检出肺腺癌,普通剂量MSCT检查对于结节具体情况显示更清晰,但是低剂量MSCT检查中放射剂量更小。
- 张辉王立非陈伟梅郑广平张捷魏方军罗杰棋彭宇云永兴
- 关键词:MSCT扫描肺腺癌低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