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病毒
  • 5篇伤寒
  • 5篇副伤寒
  • 5篇肝炎
  • 4篇细胞
  • 4篇慢性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麻疹
  • 3篇干扰素
  • 3篇白细胞
  • 3篇成人麻疹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肿大
  • 2篇重症手足口病
  • 2篇住院

机构

  • 21篇昆明医学院第...
  • 3篇昆明医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云南省急救中...

作者

  • 24篇张艳梅
  • 11篇杨微波
  • 10篇陈一晖
  • 6篇张宏丽
  • 4篇范晶华
  • 4篇唐宝璋
  • 3篇张禄
  • 3篇迟晓伟
  • 3篇游晶
  • 3篇李武
  • 3篇戴虹
  • 3篇牛英
  • 2篇陈红英
  • 1篇严绍明
  • 1篇胡熙宁
  • 1篇陈皋
  • 1篇周菊
  • 1篇代虹
  • 1篇段勇
  • 1篇程宏忠

传媒

  • 4篇云南医药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肝脏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入性登革热六例报告被引量:3
2009年
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区域性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急起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乏力,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本病多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多见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常引起暴发流行。云南过去曾发生过输入性登革热,昆明市尚少见到发病报道。我科从2001年7月。2007年11月共收治输入性登革热6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戴虹张艳梅李红宾
关键词:输入性登革热亚热带地区淋巴结肿大登革病毒伊蚊传播出血倾向
202例伤寒住院病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张艳梅杨微波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
非典型甲型副伤寒早期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昆明市非典型甲型副伤寒早期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早期诊断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0月66例甲型副伤寒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6例患者均有发热,热型以弛张热为主占73%,且49~59例(74.2%~89.3%)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而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等特征较少见,仅各占16.6%、9.09%;66例均无玫瑰疹。肝肿大(24.2%)、脾肿大(21.2%)常见,ALT活性增高者占21.2%(18/66),总胆红素增高者占10.6%(7/66),WBC正常45例(68.2%),嗜酸粒细胞减少53例(80.3%)。本组并发症发生率以中毒性肝炎最多见,其次为中毒性心肌炎,并发血小板减少者居第三。结论对临床原因不明发热患者,应早作血常规、血培养。特别是WBC正常,嗜酸粒细胞减少对早期甲型副伤寒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而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对早期甲型副伤寒诊断不具备明显参考价值。
陈一晖李武张艳梅
关键词:甲型副伤寒
云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变异与肝细胞癌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大量研究表明,HBV感染所致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tar carcinoma,HCC)占全球HCC的75%~85%,但HBV导致HCC的具体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HBVC基因型引起的炎性坏死及纤维化程度比B型更严重,且C型与肝硬化和HCC有关;B基因型的累积生存率要明显高于C型。
迟晓伟游晶张艳梅陈红英范晶华张禄张宏丽杨微波
关键词:肝细胞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病毒感染者CARCINOMAHBV感染
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评价IFN-α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两者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 HBV DNA及HBeAg阳性的CHB患者215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IFN-α和胸腺肽联合治疗,IFN-α3~5MU,1次·d^1im,15d后改为隔日一次im;胸腺肽100mg,1次·d^1静滴,1mo后改为20mg,1次·d^1im,疗程6mo,B组单用IEN-α,疗程6mo治疗结束后随访6mo,观察两组肝功能和乙肝病毒标志(HBVM及HBV DNA)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A组中81例(63.3%)ALT恢复正常,而B组仅43例(49.4%)正常,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有70%HBV DNA阴转,59.4%HBeAg阴转,56.3%为近期完全应答(ALT复常,HBV DNA及HBeAg均阴转),B组分别为63.2%,48.3%和46.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6mo,A组有65.6%ALT复常,68.8%HBV DNA阴转,66.4%HBeAg阴转,62.5%为持续完全应答;而B组则分别为31.0%,40.2%,37.9%和27.6%,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结束时已产生生化学和(或)病毒学应答的病例,随访期间A组有22.2%ALT又异常,23.3%HBV DNA再转阳,13.2%HBeAg再转阳,B组则分别为44.2%,41.8%和31.0%,B组生化学和病毒学复发率显著高于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无应答的病例中,随访期间A组有44.7%ALT复常,50% HBV DNA阴转,36.5% HBeAg阴转,而B组分别为6.8%,9.4%和8.9%,A组的生化学和病毒学滞后应答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过程中,A组除出现与IFN-α治疗相关的初期副反应外,未发现其他副作用。结论 IFN-α与胸腺肽联合治疗CHB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效果好,明显优于单用IFN-α组,大大提高了IFN-α的远期疗效,使复发率明显降低,是CHB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然,62.5%的持续应答率远非理想效果,需要继续探索新的联合治疗方案。
游晶庄林唐宝璋扬惠扬微波李武张宏丽张艳梅张禄严绍明
关键词:干扰素类乙型肝炎药物疗法
甘利欣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甘利欣是甘草酸应用的第三代产品,其主要成分为中药甘草中分离出的·体甘草酸二铵盐。我们对甘利欣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陈一晖李云波张艳梅
关键词:甘利欣病毒性肝炎中药
α干扰素治疗成人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2002年
杨微波张艳梅陈一晖
关键词:Α干扰素成人麻疹疗效
甲磺酸帕珠沙星治疗甲型副伤寒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近年来甲型副伤寒是昆明地区夏季常见多发病,喹诺酮类抗菌素由于具有价廉、安全的优点,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目前已成为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用药。甲磺酸帕珠沙星是新型喹诺酮类药,本文观察帕珠沙星治疗甲型副伤寒34例,并与左氧氟沙星作对比。现报告如下。
张艳梅牛英张宏丽
关键词:甲磺酸帕珠沙星甲型副伤寒
4年361例伤寒副伤寒住院病例分析
2000年
张艳梅杨微波牛英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患病人数
自身免疫性肝炎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张艳梅唐宝璋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发病机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